黄帝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E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约奈何?
  【翻译】黄帝道:气有多少的不同,病有盛衰的不同,治法有应缓应急的不同,处方有大小的不同,希望听听划分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原文】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三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翻译】岐伯说:邪气有高下之别,病有远近之分,症状表现,有在里在外之异,所以治法就需要有轻有重,总而言之,以药力达到病所为准则。《大要》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是奇方之法;君药二味,臣药四味,是偶方之法;君药二味,臣药三味,是奇方之法;君药二味,臣药六味,是偶方之法。病在近所用奇方,病在远所用偶方;发汗之剂不用奇方,攻下之剂不用偶方;补上部、治上部的方制宜缓,补下部、治下部的方制宜急;气味迅急的药物其味多厚,性缓的药物其味多薄,方制用药要恰到病处,就是指此而言。如果病所远,而在中道药的气味就已缺乏,就当考虑食前或食后服药,以使药力达到病所,不要违背这个规定。所以平调病气的规律是:如病所近,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小;如病所远,不论用奇方或偶方,其制方服量要大。方制大的,是药的味数少而量重;方制小的,是药的味数多而量轻。味数多的可至九味,味数少的仅用到二味。用奇方而病不去,就用偶方,这叫做重方;用偶方而病仍不去,就用反佐之药以顺其病情来治疗,这就属于反用寒、热、温、凉的药来治疗了。

  【原文】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
  【翻译】黄帝道:病生于本的,我已经明白了。病生于标的怎样治疗呢?

  【原文】岐伯曰: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翻译】岐伯说:与本病相反的,就可知道这是标病。在治疗时不从本病着眼,那就明白了治标的方法。

  【原文】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
  【翻译】黄帝道:六气的胜气,怎样诊察呢?

  【原文】岐伯曰:乘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翻译】岐伯说:这要趁六气到来的时候观察。清肃之气大来,是燥气之胜,燥胜则风木受邪,肝病就发生了。热气大来,是火气之胜,火偏胜则金燥受邪,肺病就发生了。寒气大来,是水气之胜,水偏胜则火热受邪,心病就发生了。湿气大来,是土气之胜,土偏胜则寒水受邪,肾病就发生了。风气大来,是木气之胜,木胜则上湿受邪,脾病就发生了。这些都是所谓感邪而生病的。如果正当岁气不足之年,则邪气更甚;如主时之气不和也使邪气更甚;遇月廓空的时候也使邪气更甚。以上三种情况,如果再感受邪气,病就很危险了。凡是有了胜气,相继而来的必定是报复之气。

  【原文】帝曰:其脉至何如?
  【翻译】黄帝道:六气到来时,脉的体象如何?

  【原文】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濇,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翻译】岐伯说:厥阴之气到来,其脉就应表现为弦;少阴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钩;太阴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沉;少阳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大而浮;阳明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短而涩;太阳之气到来,其脉应表现为大而长。气至而脉和是正常的,气至而脉太盛的是病,气至而脉相反的是病,气至而脉不至的是病,气未至而脉已至的是病,若阴阳之气变易而脉象交错的就很危险了。

  【原文】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
  【翻译】黄帝道:六气的标本,变化不同,是什么原因?

  【原文】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
  【翻译】岐伯说:六气有从本化的,有从标本的,有不从标本的。

  【原文】帝曰:愿卒闻之。
  【翻译】黄帝道:我希望全面了解这个道理。

  【原文】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翻译】岐伯说:少阳太阴从本化,少阴太阳既从本又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其中气。从本的,是因为病邪生于本气。从标从本的,是因为病的发生有从本的,也有从标的。从中气的,是因为病的发生基于中气。

  【原文】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
  【翻译】黄帝道:脉象从而病相反的,如何诊断呢?

  【原文】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诸阳皆然。
  【翻译】岐伯说:脉至与症状相一致,但按之不鼓动而无力的,这就不是真正阳病,各种阳证阳脉都是这样。

  【原文】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
  【翻译】黄帝道:凡是阴证而相反的,其脉象怎样?

  【原文】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翻译】岐伯说:脉至与病症相一致,但按之鼓指而极盛的,这就不是正阴病。所以各种疾病的起始,有发生于本气的,有发生于标气的,有发生于中气的。在治疗上有治其本气而得愈的;有治其标气而得愈的,有治其中气而得愈的,也有标气本气兼治而得愈的。有逆其势而治愈的,有从其情而治愈的。逆,是逆病之情,在治疗上是正治顺治。若顺治,表面虽似顺,其实却是逆。所以说:知道标与本,在临证时,就能没有危害,明白逆治顺治的道理,就尽管施行治疗而无须询问,就是这个意思。不知道这些道理,就不能谈诊断,却足以扰乱经气。所以《大要》上说:庸医沾沾自喜,以为所有病症都已知道了,但一结合临证,他谈论热证尚未终了,寒病征象又开始显现出来了,他不懂得同是一气而所生病变不同,于是心中迷惑,诊断不清,扰乱了经气,就是这个意思。标本的道理,简要而应用极广,从小可以及大,通过一个例子可以明白一切病的变化。所以明白了标与本,就容易治疗而不会发生损害;观察属本还是属标,就可使病气调和。明确懂得六气胜复的道理,就可以作为一般医生的榜样,同时对于天地变化之道也就完全了解了。

  【原文】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
  【翻译】黄帝道:胜气、复气的变动,有早有晚,情况怎样?

  【原文】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胜虚而虚,天之常也。
  【翻译】岐伯说:所谓胜气,胜气到来时人已经病了,而病气蓄积的时候,复气就已经萌发了。那复气,在胜气终了时它乘机而起,得其时位,就会加剧。胜气或轻或重,复气有少有多,胜气平和,复气也就平和,胜气虚,复气也虚,这是天气变化的常规。

  【原文】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
  【翻译】黄帝道:胜复的发作,有时并不恰合它的时位,有的后于时位而来,这是什么缘故?

  【原文】岐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翻译】岐伯说:这是因为六气的发生变化,都有衰和盛的不同。寒暑温凉盛衰的作用,表现就在四维。所以阳气的发动,开始于温暖而极盛于暑热,阴气的发动,开始于清凉而极盛于寒冽,春夏秋冬的气候,各有差别。所以《大要》上说:春天的温暖,发展而为夏天的暑热,秋天的清肃,发展而为冬天的凛冽。谨慎按照四维的变化,侦察其气候的回归,这样,可以见到气的终了,可以知晓气的开始。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帝曰:差有数乎?
  【翻译】黄帝道:四时气候的变迁,它的差别有常数吗?

  【原文】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
  【翻译】岐伯说:大概是三十天的光景。

  【原文】帝曰:其脉应皆何如?
  【翻译】黄帝道:其脉的相应,都是什么?

  【原文】岐伯曰:差同正法,待时而去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濇,秋不数,是谓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其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翻译】岐伯说:差分之脉见于脉象,与正常的相同,只不过在判断时,将所差的时数去掉而已。《脉要》说:春脉毫无沉象,夏脉毫无弦象,冬脉毫无涩象,秋脉毫无数象,叫做四时之气闭塞。沉而太过的是病脉,弦而太过的是病脉,涩而太过的是病脉,数而太过的是病脉,脉气乱而参差的是病脉,气已去而脉复见的是病脉,气未去而脉先去的是病脉,气去而脉不去的是病脉,脉与气相反的是死脉。所以说四时之气相互联系,各有其职,就像秤砣与秤杆一样,缺一不可。阴阳之气,清静时就会生化安宁,变动时就会产生疾病,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帝曰:幽明何如?
  【翻译】黄帝道:什么是幽明?

  【原文】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翻译】岐伯说:两阴之气都尽就称做幽;两阳之气相合就称为明。幽明的配合,成为寒暑的不同。

  【原文】帝曰:分至何如?
  【翻译】黄帝道:分至是什么原因?

  【原文】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
  【翻译】岐伯说:气来叫做至,气去叫做分,气至之时其气是相同的,气分之时其气是不相同的,这就是天地的一般规律。

  【原文】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
  【翻译】黄帝道:你说春秋之气开始于前,冬夏之气开始于后,这我已经知晓了。但是六气往复运动,主岁之气又变换无常,其补泄的方法应怎样?

  【原文】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翻译】岐伯说:司天在泉,上下都有所主,应该随其所利而用补泄,考虑适宜的药物就是治疗的要点。左右间气的治法与此相同。《大要》说:少阳主岁,先用甘药,后用咸药;阳明主岁,先用辛药,后用酸药;太阳主岁,先用咸药,后用苦药;厥阴主岁,先用酸药,后用辛药;少阴主岁,先用甘药,后用咸药;太阴主岁,先用苦药,后用甘药。辅以有利的药物,资助其生化之机,这样就算是适应了六气。

(0)

相关推荐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来自岐伯有道00:0014:51 粤.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9-素问·六微旨大 ...

  • 从无字处读书 从运气解伤寒

    嘉庆二十五年(1820),岁次庚辰,陈修园重订的<伤寒论浅注>刊行在即,其门人陈宾有.陈道著.周易图.黄奕润.何鹤龄.薛步云.胡明怀.郑保纪.林士雍.廖对廷.林永镐.程绍书.陈定中等学习该 ...

  • 黄帝内经| 五常政大论篇{七十(上)}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逥薄,衰盛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 [翻译]黄帝道:宇宙深远广阔无边,五运循环不息.其中有盛衰的不同,随之而有损益的差别,请你告 ...

  • 黄帝内经|五常政大论篇{七十(下)}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帝曰: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其故何也? [翻译]黄帝问:天气不足于西北,北方喊而西方凉:地气不满于东南,南方热而东方温.这是什么缘故? [原文]岐伯 ...

  • 黄帝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A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A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 [翻译]黄帝问道:五运相互交和主岁,太过不及交替为用,我已经知道了.六气分 ...

  • 黄帝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B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B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帝曰:善.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 [翻译]黄帝道:很对.司天在泉之气,淫胜于内而发病的情况是怎样的? [原文]岐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地 ...

  • 黄帝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C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帝曰:六气之复何如? [翻译]黄帝说:六气报复引起人体发病等情况是怎样的? [原文]岐伯曰:悉乎哉问也! [翻译]岐伯说:问得真详细啊! [原文]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痛 ...

  • 黄帝内经| 至真要大论篇(七十四)—F

    原文和白话文翻译 [原文]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錫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汙,工巧神圣,可得闻乎 ...

  •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十四讲

    上古天真论篇第十四讲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  冬 播出时间:2009-03-14 23:00-24:00 经文: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 ...

  • 侃侃而谈 篇七十四:神器推荐, 20个网站任何你想要的资源都有

    创作立场声明:胡侃侃原创,首发在[侃侃而谈]系列.这篇文章是自己日常收藏的超级好用的网站,整合了一下, 并且分享出来. [第一步, 先关注我] 大家好, 我是胡侃侃. 前言 这篇我把自己日常收藏的超级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7-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1)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7-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1)00:0008:41 粤.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7-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