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傅华清专访
心理咨询——傅华清专访
图片上传中......
记者:心理咨询从本质上面来说是什么?
傅华清:在和一些来访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师的认知有些来源于影视媒体,有些来自玄学宗教,大部分人会觉得心理咨询师很神奇,好像一眼能看穿我。
也有人觉得很可怕,自己会被心理咨询师操控;还有人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给人开导吗,谁不会啊?
心理咨询师不是神,没办法猜透来访者的心思。所以心理咨询师不会算命预测未来,也不能修改和操控记忆。
不论哪一个心理学理论和流派,都是基于大量的实验观察和案例跟踪、统计、分析之后得出的,来源于科学研究。
咨询的过程也一样。咨询师不是凭空想象出某些判断,而是通过谈话,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和收集数据,整理素材,然后才得出推论,并且和来访者去核实讨论。
记者:经常有父母向我感慨,青春期的孩子用两句话就能堵上你所有的话:“关你屁事”和“关我屁事”。当父母向孩子表达关心时,孩子用前者回应;当父母向孩子示弱,求助时,孩子用后者回应。听得为人父母者,心都凉了一截。对待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傅华清:作为一个咨询师,我是无比热爱心理咨询行业。从专业角度解读,冷漠只是表面现象。每个人之所以最终选择“冷漠”,就像他们孩提时选择“热情”一样,是出于自我保护和成长的需要:一开始面对挫折、失败、委屈、伤害时,我们会感觉疼痛、愤怒,伤心和抗拒,如果这些感受没有被看到,没有得到疏解,我们往往只来得及马虎的包扎、压抑、忽略他们。于是为了继续活下去,我们教会自己“不要有感觉”“不要认真投入”,以免不得不再次体验伤痛、愤怒或委屈。长期“不要有感觉”地活着,就像与周围环境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罩,什么都看得到,却什么都不在意。
记者:有研究表明,过去的15年间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提高了近18倍。职场抑郁、空巢抑郁、青少年抑郁......触目惊心,为何现代社会抑郁如此高发?
傅华清:抑郁症的高发不能简单归结于生理和激素的原因,很多时候是心理问题大量堆积的产物。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与人交流,把大量负面情绪“吞”进肚子里,无力消化,又不敢对外攻击,于是全部转化为对自己的攻击---自卑、嫌弃、无价值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觉得没意义,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交,甚至产生自杀的冲动。对自杀事件的事后追溯表明,几乎每一个采取自杀行为的人,都曾经用自己的方式向外界求助过,但往往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疏导。
记者:面对生活中的烦恼,我们该怎样合理释放自己的情绪呢?
傅华清: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直面情绪、直面问题、而习惯于逃到简单的、一时的快感中,大量的成瘾行为才越来越多的充斥在生活中。然而,越逃避,现实层面的问题越恶化,我们越不着手处理问题,于是只能继续逃避,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心理学不能解决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心理疏导也不能。但心理疏导能带给我们:与问题同在的勇气,背着问题上路的信心,接受问题的肚量,跟他人分担问题的智慧......终有一天,我们会慢慢发现,背包里的问题越来越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多,天地也越来越开阔。
记者:偏科问题严重是孩子真的没有天赋么?
傅华清:有些好学生的成绩综合排名比较靠前,但是想让名次再有所提高有一定难度,原因是某一科或几科的成绩比较突出,接近满分,没有提高的空间了,同时有一科成绩很差,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来补习这个学科的成绩,可是并没有太理想的效果。寻找心理咨询师来进行疏导帮助,也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应对偏科情况所采取的措施之一,下面笔者就谈谈针对学习中偏科问题进行心理辅导的经验。
在与学生做心理辅导时,先梳理学生成绩比较好的科目的原因,列举下来,如兴趣很浓、学习方法和技巧掌握的好、知识掌握的牢固等。然后再询问对于差的科目的感觉,帮助梳理原因,通常会有直接的原因,比如学习方法的不适用、很多知识点没有掌握、很多难点没有学懂等等;也会有情绪方面的原因,比如更换了老师导致丧失了学习兴趣,或者某一次小测验的打击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等等。
在咨询中可以通过催眠治疗,让学生学会在身体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思考学习的相关问题。试着引导学生把用在成绩好的科目中的学习方法应用到成绩差的科目上,发挥自己学习能力优势,提高对该科目的学习兴趣。要触碰该学生的情绪困扰,解开心结,改变对这门科目认识,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学科,让学生有信心能提高成绩,从内心认为自己能够全面的发展,有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在这样的心理咨询中,学习方法的辅导和心理疏导要同步进行,要聚焦在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找到适合学生自己的解决方法,咨询师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与陪伴,引导学生提出开创性的解决建议。
只要改变了对偏科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一段时间学习方法的调整,学生偏科的情况能够有很大的改变,能够全面地提高成绩。
记者:请傅华清老师带我们简单分析一下中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及对策。
傅华清: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显示,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只是很多老师和家长还没有发现,如果长期没有改变这种心态,会对孩子的成绩产生影响,同时对于心理素质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学生焦虑的原因:
(一)学校将考试成绩看得太重
(二)家长对孩子学习不科学的认识
(三)学习压力的增加
(四)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社会工作者针对中学生焦虑的干预对策:
(一)校内宣传,提高心理素质
(二)家庭支持,创造温暖环境
(三)教育制度的改革
记者:从小缺爱的女孩怎么逐渐变的阳光开朗 ?
傅华清:有两个基础你必须牢记在心中,否则任何手段都是无效的。
1.情绪是我自己的,我可以决定自己快不快乐。
2.学习爱自己。
第一点是说,我们要掌握感受的主动权。
第二点是说,缺失的爱别人很难补给你,要自己学习爱自己。
如果深信这两点,你只要做好情绪管理,在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去面对它,允许它,观察它,就好。
学会爱自己,包括自己的任何情绪,你就会慢慢变好。
只要你开始变好了,加以时间,你就会越来越好。
记者:抽动症有哪些症状?
傅华清:近年来抽动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了解抽动症的症状,对于孩子出现的任何异 常状况都不能疏忽大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抽动症症状主要包括:
1.运动抽动
(1)简单运动抽动。如眨眼、挑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
(2)复杂运动抽动。表现较完整的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出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 部,常遭周围人的误解和厌恶,患儿不得不停学或不出家门,随之变得孤僻退缩,对人敌意,导致社会功能及个 性障碍。
复杂运动抽动: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
2.声音抽动
(1)简单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地、无意义地单调的重复,如不断地清嗓子、咳嗽、发出“吭吭…”“啊啊…” 等不自主的尖叫声。
(2)复杂声音抽动。出现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也有的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 言秽语。
3.其他行为障碍
(1)部分患儿发生注意缺陷、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 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 患儿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
(2)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 在本症中出现较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活,无法摆脱,为此十分痛苦。表现强迫计数 ,强迫检查,强迫清洗等。
(3)患儿虽然学习困难,但智商往往正常有部分患儿可能有轻微或不稳定的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或出现非特异性 脑电图改变,大多数脑CT检查正常。
根据抽动症的症状,临床上抽动症分为三种类型:
(1)短暂性抽动症。多发于5—7岁,为简单的运动性抽动,很少有发音抽动,病期在一年以内。抽动首发部位 为颜面部,如眨眼、挤眉、缩鼻、努嘴,继之向颈部、躯干、四肢发展,如摇头、斜颈、耸肩、伸屈肢体、弯腰 等。少部分可有清嗓子、咳嗽等发音抽动。一般不影响学业和社会活动。
(2)慢性抽动症。主要指慢性运动性或发声性抽动障碍,当运动抽动或发音抽动变成持久、反复存在,病期超 过一年时,即为慢性。
(3)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之抽动——秽语综合征,表现为运动抽动和发音抽动同时存在,除全身多个部位抽动 外,部分患儿可出现模仿言语、模仿行为、强迫行为、猥亵性言语(秽语)、情绪改变,因为行为怪异而令人讨厌 或被人嘲笑,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
图片上传中......
记者:现在的孩子普遍不爱学习,参加补习班多,升学压力大,请问应该怎么处理?
傅华清:一、基本上四年级是厌学的分水岭。四年级之前,课业难度和竞争压力是比较小的,而且学习习惯的形成也是在四年级之前形成的。但是四年级以后,随着对成绩要求的升高,加上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将近有90%的学生出现不用程度的厌学。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点是培养好奇心和自信。这两点都是可以从1、2岁的时候开始的,孩子会本能的对一切事物 产生好奇,父母不要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结果,而要多问问孩子, 多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孩子就会变得善于探索,就可以为以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如果孩子在探索中遭遇挫折,就要及时的鼓励和保护,小的成功越来越多,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很好的自信,现在学生叛逆的、抑郁的、自杀跳楼的、不结婚不恋爱啊的,都和不自信有关系。
三、如果想提升学习成绩,父母是需要一起做出努力的。很多时候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是错误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也很多,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一个现象,同时还可能存在沉迷游戏、挑食叛逆、打人骂人、社交恐惧,等。当亲子关系变好了以后,父母会发现,孩子身上的毛病都会消失,而不只是成绩提升。这种时候,我们会建议父母去参加心理咨询。父母做咨询,孩子变优秀。这就是亲子关系的互动!
记者: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呢?
傅华清:自20世纪初以来,不同的病理学解释不断被提出,这其中包括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解释,以及行为学解释、认知学解释和生理/医学解释等。这些观点汇聚成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普遍认识,也就是:抑郁症是由遗传,生物,环境和心理因素共同引起的,风险因素包括抑郁症个人或家族史,重大生活变化,创伤或压力或某些身体疾病和药物。
记者:您刚才说的这些现象,真的是非常普遍的。我觉得现在的家长,像您说的,非常好的是他们有一个觉知、有一个觉醒,主动去学习并寻求帮助。
傅华清常年深入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一线咨询师,专注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多动症,抽动症心理咨询,通过心理测评、心理疏导、促进孩子学业与身心的健康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