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三)

衢江南岸的让宅渡口(以前叫让宅埠头,属金华市洋埠镇),历史悠久。以前这里的人流量远远超过其他渡口。人们都要经过这个渡口去附近最大的商旅重镇、交通枢纽——游埠古镇。

今年78岁的胡老伯有15年摆渡经验,据他回忆, 40年前(大约1970年左右)还是生产队集体化的日子里,大队里五个生产队一共有五只渡船,每天一只船休息,其余四只船轮流摆渡。当时船票只有三分,但涨大水就贵一点,一般涨水船票从三分到五分,再涨,船票就升到八分,所谓水涨船高。哪怕只有三分渡的情况下,一天最高的收入仍可达一两百元。这些高产日,也就是游埠会场,农历五月十三、七月二十二。那真是人挤人,尤其是山里人,一窝蜂似的从四面八方乘渡船往游埠赶。买小猪的最多。也有卖农产品的,比如这边的辣椒拿到游埠卖,然后从游埠酱油坊买榨酱油剩下的豆瓣渣,用来喂猪。最热闹的时候,早上四点,渡口已经人声鼎沸,船来来回回没有十三四个小时根本歇不下来。

顺着胡老伯的指点,我来到曾经的渡口。蓝天下,水面上,河面平静,岸边水浅;白鹭鸟在它的地盘尽情撒欢,时而啄啄小石子,时而撩拨撩拨江水,时而在空中飞舞;岸边的蜻蜓成群结队,扑面而来,好像在热情地迎接我这位不速之客;年轻的杨树,纹丝不动,在太阳底下静静守护这和谐的画面。

可是谁又能想到,就在这个繁华的渡口,就在这个平静的水面,曾经发生过一次重大翻船事故,无情的江水吞噬了许多人的生命。

“胡阿公生于1934年,他的亲哥哥就在那只船上溺水,所以当他回忆起那段往事,心情特别沉重。”

“我记得那年,65年前,也就是1953年,我20岁,农历3月24----游埠赶集的日子,游埠的集市一四七(后来改为二五八)。我哥当时29岁,早上他去游埠买小猪,大概下午3:00的时候船从游埠返回,江上突然起了风暴,风雨交加,摆渡人的是瘸腿的,行动不便,掉头来不及了,整只船翻了。人呀猪呀全部落到了河里,究竟有多少人救起,多少人生还,我没有一个确切的数目。但我亲眼看见的死人是十个,我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有一对夫妻也在船上,丈夫没了,怀孕足月的妻子被人救起,在岸上倒拎倒出肚子里的水,不久就生下一个女儿,女儿是个遗腹子,今年有65岁了。”

“天一直下雨,河水一直涨,很多尸体让水流漂走,大家都各自找。我出门找我哥的尸体,日日找,日日找,还是找不到,只找到一根他曾经用过的扁担,静静地躺在溪摊的柴堆里。”

“直到第八日,对岸伍家圩传来消息,说发现尸体叫我们去认领。当时我们不能确定,直到有人来帮我们剪回了一块裤脚边。那个裤脚边是横着缝的,一般人家都竖着缝,是我嫂子亲手缝的。家里就派我到伍家圩守着我哥的尸体,等着家里人用船来装运。记得中洲政府的工作人员还给了我满满一大碗饭,饭里有笋有肉。

在守我哥的时候,太阳出来了,看见其他死尸漂过来。伍家圩地势比较缓,水流到这里回旋。首先看到三个金华人(指的是城里人,非本地人))。怎么知道的呢?因为他们身上绑有三块蓝汤布(一种擦汗的汗巾)搁在树上,当时只有金华人用蓝色汤布,我们当地汤溪这一地人用的是白色汤布。后来看到有草鞋蓑衣浮起来,那个是何家人。还有的挂在木排上尸体都腐烂了,眼睛都没了。不久又有水上漂下来其他的尸体,人溺水先是沉入水底,过几天发胀才会浮上来,后张等其他村的人也看到,恶心得很。”

“我晓得死掉的十个人。让宅村一人,上洪村一人,青阳一个,何家一个,金华人三个,我们马宅基除了我哥还有一对父子。他们是富农成分,家里没得吃,当时坐船去对岸游埠买饭,买饭要排队,一碗饭是一毛二分钱。然后这碗饭拿回来,配点青菜加点水变成泡饭,分成两个人吃。结果父子俩还没来得及填饱肚子就做了饿死鬼。”

“这个摆渡人因这个事故,被抓了劳改,大概几个月,从此以后上面经常来检查,要求注意安全,天气不好不能摆渡。”

如今,老的渡口修葺一新,几步之遥的游埠枢纽可以通车步行,历史翻过新的一页,人们无需摆渡,悲剧不会再演,“埠头街”的茶馆里依然飘荡着老人的欢声笑语。

(0)

相关推荐

  • 一百人要到江对岸,只有80张船票,怎么分...

    一百人要到江对岸,只有80张船票,怎么分?这五步走的方案,绝了! 第一步:改船 船上只有80个座位,把它直接改建成10个头等舱座位+10个经济舱座位,其它的区域装修成休闲区.办公区.咖啡厅和商业区,既 ...

  • 涉县人看过来:没有清漳大桥的时候,如何过桥?

    看见了涉县的船票 听说过涉县摆渡,一直以为是临时民间义举,不想还曾私营.村办.私营公助.公私合营,更想不到,今天还见到了旧时的涉县船票(照片)! 这张船票,确定是我们涉县本地的.船票应是印制的,细麻纸 ...

  • 码头和轮船

    童年本来是一个码头,它并不非要精建细修,只要靠着江水,那么就可能无法拆除.因为我们踏上的是我们自己的船.我们是在奔腾的江水之上,那么我们就说,童年还是船! 我总是跟着外祖母在十六铺码头上船.这是个很老 ...

  • 搁浅的小木船

    文/石文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隆冬,我们学校十九名师生徒步去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沿途瞻仰了左权烈士陵园和刘胡兰烈士纪念馆. 这天傍午,我们来到濒临黄河的永和县城.被告知黄河岸边小渡口已住满了串连的 ...

  • 当年没登上泰坦尼克的7人:都是富豪名人,不上船的理由很奇特

    说到泰坦尼克号,大家对它都不陌生.它在1912年永远沉没于海底,它是世界上体型最大,装修最奢华的邮轮.经过一番隆重的宣传和精心准备后,在1912年4月10日开始它的初次航行.当时,厂商邀请了不少有名誉 ...

  • 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其人其事(三)

    八王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是晋武帝司马炎(司马昭之子)在安排继任者人选上的重大失误.他在立皇太子和选太子妃问题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皇后贾南风得于干政弄权. ᐃ八王之乱 晋武帝的继任者是晋惠帝司马衷,他是晋 ...

  • 识人看事的三点微感悟

    识人看事的三点微感悟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

    拜访徐阿婆后,我来到了伍家圩对岸的后张村渡口(属于金华市罗埠镇),见到了摆渡人俞师傅.如果说摆渡是一场接力赛,俞师傅正好接过了徐阿婆的那一棒-----徐阿婆大约1985年歇业,俞师傅则是1980年开始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四)

    今天来到邵家渡口,几经周折找到摆渡人,外号叫洋铁皮.下面是他的口述. 我今年65岁了,28岁(恰好改革开放)开始摆渡,摆渡了14年,力气最好的时候.刚好单干,船是大队里的,承包费交给大队里二百元一年.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续五)

    这次我来到了洋港渡口------衢江兰溪段最大的港口,也是最迟停渡的渡口.在洋港渡口没费什么劲,我就找到了住在岸边的摆渡人张国儒老伯. 当我到他家门口时,他正准备外出.知道我的来意后,他说,我比较忙, ...

  • 摆渡,摆渡,那些人,那些事

    横跨衢江两岸的姚家枢纽工程即将竣工,每天晚上,枢纽南岸的大坝热闹非凡.这儿聚集了上吴.许家湾.下包.上吴.大园畈.唐家.后杨等附近村庄的几百位村民 ,他们唱歌.跳舞.散步.聊天.骑行--,这儿渐渐变成 ...

  • 摆渡、摆渡,那人,那事(再续)

    在衢江沿岸的三港村(属于游埠镇)我见到了老张,他今年70岁,曾经做过五年摆渡人. 说起四十年前的往事,他记忆犹新. 印象最深的是渡船装运小猪.小猪怎么装呢?三港附近的游埠古镇有大型小猪市场,远近闻名. ...

  • 【甘肃】牧风《摆渡时光的人(三章)》

    21世纪散文诗·第86期 摆渡时光的人(三章) [甘肃]牧风 一个人 青藏腹地的扎古录藏寨,在夏日的夜晚柔美如少女均匀的呼吸.这个夜晚是属于我的,一个漫游者悄悄生长的思绪. 歌声从洮水的边缘透过夜色漫 ...

  • 丹凤晒晒‖摆渡人(短篇小说第三章,宋爱华诵读)

    (3) 一到冬天,州河一下子收敛了暴躁的脾气,开始减肥了.这条县城最大的渡船,也闲了下来,停靠在岸边.微波荡漾,它也跟着晃荡,做梦一样. 王顺叼了旱烟袋,背了秤,带着大儿子,去山里收船租. 有的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