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一组真实的清末刑罚老照片:刑罚种类五花八门,图九女子饱受折磨
相信大家在清宫剧中经常听到过“慎刑司”这个词,其实这个地方就是对犯事的太监宫女进行处罚、处决的地方。其实这些电视剧中所展现出来的刑罚并不是为了表演效果,这在历朝历代中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这些刑罚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还有很多刑罚是极其残忍。今天,我们就通过下面这组照片看看清末那些五花八门的刑罚。这张照片里就是清朝末期的“打板子”。
照片中一个戴着枷锁跪在地上的犯人在枷锁上贴着两张封条上面写着“上海县正堂封”。枷锁主要是枷和锁构成,是旧时拘系犯人的两种刑具。画面中的这位犯人跪在地上,仔细看他的表情,瞪着双眼,张着嘴巴,一脸惊恐,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东西,或许是看到其他犯人挨打后的表现。
这张照片是清朝末期被抓的蒙古犯人,在照片里中间一名年轻犯人的脖子上戴了一根非常粗重的铁链子,这条链子看起来就有几十斤重。如果一直挂在脖子上,别说走路了,就算是站着都得时不时停下歇会儿。这就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
照片中是被绑在木架上的犯人们。这是是 E.H.Wilson在1899年-1910年期间拍下的,画面中的犯人们都被牢牢的固定在木架上,这些犯人都是即将被押到死刑现场的。这些绑着犯人的木架在很多古装剧里也有过。
照片中一名赤裸上身的犯人即将被处以绞刑。绞刑,实际上分成缢死和勒死两种。缢死,俗称吊死,是指以绳索将人的脖子吊在半空而死亡的方法。勒死,是指以绳索勒住人的脖子而使之死亡的方法。绞刑的类别主要有三种,照片中是其中一种。这种就是将活套套住犯人,把绳子穿过滑轮或滑槽,然后使劲拉绳将犯人从地面吊起。
照片中是站笼中的犯人们。“站笼”就是让犯人站在笼子里。大家不要认为站在笼子里很轻松,其实在古代这是一项极其残忍的刑罚。犯人们被关在笼子里,将其头卡在两个木棍之间,双腿悬空,只有脚尖可以触及到底,一般人们会在这些犯人的脚下放置几块木板,然后将其在太阳下曝晒,有些犯人很快就支撑不住了。有些为了让犯人们死得更快,有时会在笼子四周装有铁钉,或者事先将犯人脚下的板子抽出,这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
照片中是古田教案中即将被处以斩首的犯人们。斩首,原理是割断脖子,也就是说将头和躯干分离。这种极刑并不是要造成受刑人肢体残缺,而是因为被截去部分相当重要,能导致立即死亡。纵观各种极刑的多样性和残酷性,斩首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死刑。
照片中是带着枷锁被流放的犯人。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流放之刑的起源虽然很早,然而远古以来多是零星出现,到秦汉时代才逐渐形成体制。隋唐之际,以徒流刑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确立。自此,流放之刑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刑罚史上,并一直影响到清末。
照片中是清朝末期蒙古那边的墪锁刑。这种刑罚具体做法是,在一个木箱子里面,用木板把女犯人卡在里面,再在箱子的侧面留出一个洞来卡住他的头和手臂。这样一来,犯人在箱子里基本上不能动弹,只能吃饭,就连上厕所也要在箱子里面进行,确实又是一种很折磨人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