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旧藏清代雕漆剔彩竹林七贤笔筒鉴赏

雕漆是中国传统漆工艺的一种,以髹漆多层在胎体上形成一定厚度并进行浮雕,按漆色细分常见有剔红、剔黑、剔黄、剔彩。其中有包含一种或两种漆色,以朱漆为主的称剔红,以黑漆为主的称为剔黑,出现三种以上漆色的被称为剔彩。

雕漆相传始于唐代,从宋到元代现有实物证明,知其工艺已然成熟,并以明朗大气的艺术风格为世人称颂。明代帝王对剔红的喜爱,并且在风格上接续元朝,成为宫廷漆器的重要品种,然而明初制度中对朱红色使用的限制,使得民间更是少有。明中期以后,在宫廷雕漆中剔彩数量增多,剔彩主要以朱、黄、绿漆层层髹涂,一般朱漆在最上层,剔朱(红)并显现下层黄或绿漆,明后期雕漆趋于繁复,尤其是剔彩,更呈现华贵且繁碎的明晚期宫廷风格。

清中期 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这件剔彩竹林七贤笔筒,不仅构图巧妙,雕漆技艺也属上乘。清代乾隆年间,宫廷中才出现雕漆的制作,并且找来刻竹匠试一试可否雕漆,漆的材质毕竟与竹木等其它材质不同,而后清宫出现大量来自以苏州、扬州为主的南方工匠制作的雕漆,有皇帝要求制作的,也有地方官员敬奉的。此时清代宫廷雕漆形成了自身的风格,雕艺精湛,精巧细密。植物纹能做到结构复杂。人物纹多呈高浮雕状,面部立体。又比如水纹可以雕刻至细如发丝。对比现存的元代晚期、明代初期的雕漆器,清代宫廷雕漆漆层厚重,漆色艳丽,细致有余,气度略失。

清中期 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本文中介绍的这件剔彩竹林七贤笔筒在构图上借鉴元明又巧思新意,虽然没有款识,但是属典型的清中期风格。此外雕漆的传统是除景物外平整的地方刻有锦文,例如,天空的云锦地,水面的水纹锦地,这件雕漆地面刻有万字纹或米字形的菱形锦地,相比元代及明早期锦纹的舒朗,这件笔筒细小紧密的锦纹正是清代雕漆的特点之一。

清中期 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清代宫廷雕漆从乾隆时期出现,并且受到皇帝的喜爱,大量制作,然而嘉庆时期,皇帝一改奢靡崇尚节俭之风,雕漆费工费时,价格昂贵,在这一时期已经鲜见。而后几代清王朝逐渐颓势,雕漆已不再做。所以清代宫廷雕漆主要出现在乾隆时期。乾隆时期宫廷工艺美术发展规模空前,后世也不能相比,乾隆皇帝文治武功可谓得意,在宫廷生活中彰显帝王气派,各个方面体现着他的品味。

清中期 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这件剔彩笔筒也不乏这种宫廷气质,器物表面饰以自古知名的“竹林七贤”为题的园林人物,做为文具上的装饰内容非常贴切,也示意清代宫廷对中原传统文化的承袭。器物表面剔以朱漆为主的红色,气势雍容华贵,并且雕艺繁复,目不暇接。此件并不适合避世简素的茅舍书房,更应放在宫室之中的书案之上,显示帝王气派。

表现历史文化名人场景在明代初期宫廷雕漆上是常见题材,清代中期亦是。“竹林七贤”这一恒久母题,模式化的呈现在器物上,“竹林”“七位文人”就是表现题材的“符号”。不同的文人题材,在程式化的场景中依据特定的人物、植物、动物、器物等来区别定义。

清嘉庆款 剔红山水人物笔筒

例如“嘉庆款剔红山水人物笔筒”中出现似鹅的水禽形象,就可以联想到王羲之爱鹅的人物形象,此笔筒从整体构图上与“剔彩竹林七贤笔筒”场景近似,呈现清中期雕漆装饰的程式化状态,嘉庆时期清代雕漆的兴盛接近尾声,此件嘉庆款笔筒是现存仅有的几件嘉庆款识的雕漆之一,从雕功上能看出乾隆时期的工匠还在制作。这些文人类题材贯穿乾隆时期到嘉庆时期雕漆,可窥见这一历史时段的其中一类雕漆特色。

清中期 剔红竹林七贤笔筒

通过这件清中期剔彩“竹林七贤”笔筒,不仅可以看到宫廷雕漆的特色,同时它也是宫廷书房的一个缩影,在巍峨宏伟的紫禁城中,是众多繁花似锦的宫廷器物中的一抹朱红。(摘编)

文章来源:《收藏家》

202010期《故宫旧藏清代雕漆剔彩竹林七贤笔筒》

作者:邢娜

责任编辑:秦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