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放榜丨我们不祝你金榜题名
可以查成绩了。很多人会欢欣雀跃,不论成绩如何,这意味着自由,也是以往三年努力的一次证明。这确实值得你高兴,恭喜你。
然而更多人,或许多多少少面临一些失意沮丧。毕竟除了状元,每一个分数段,都面临着填报志愿的困境。
如果考上985名校才算考得好,大部分人是考不好的。
只要上网随便搜索一下985率,就会发现这个数字低得惊人,即使在北京、上海等超级大都市,这个比例大概不过5%。而在其他省份,这个比例大概不过2%。这还是以考生人数做分母,而还有很多你的同龄人,早早就被排除在了考场之外。
如果能考上清北复交等名校,那是在中国的大部分二三线城市,值得在本校甚至当地作为新闻报道的事情,甚至会获得一声“状元”。
即使如此,众人交口称赞的状元,在选择名校的专业时,也未必能够从容自得,往往也要面临分数的掣肘和纠结。省状元市状元区状元县状元、裸分状元总分状元、文科状元理科状元单科状元,大部分名目繁多的状元,在更大视角的今后人生中,不过是个普通人。
考得好是幸运,考不好才是人生。
在中国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史上,状元全国三年只出一人,只有17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相当于乡级省级全国级考试都是状元)。而这其中,大概只有宋庠一人,稍为大众所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辈子考不上才是常态。
25岁的柳永初试科举落榜,愤而写下“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的《鹤冲天》,上了皇帝的黑名单,从此三战皆北,终于在50岁时暮年及第,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
一代奇才康有为,被人视为天才少年,但在科举上表现得一塌糊涂,秀才考了三次,举人考了七次,总共耗费了20年光阴。
他的学生梁启超学贯中西,在考取进士上也是屡战屡败,后来还是因为办报纸暴得大名,才因此终于摆脱了科举的束缚。
“对于很多读书人,尤其所谓帝国精英,他们整个的人生节奏是按照考试的节奏发生的。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举人,三年一次的会试到北京去考,如果考中就得了进士,成为帝国统治阶层的一员。很少有人能一次性考中,所以很多人的人生就围绕着一次一次的考试,三年一次这个机会失去了,他就会重新回来渡过自己的沮丧、困顿,再准备下一次考试。”
这句话出自作家许知远。不知道你看到这句话做何感想,将来如果你经历过高考复读、考研二战三战、公务员考试屡试不第而遥遥无期,身处其境,读来或许会潸然下泪。
梁启超后来成了清华大学的四大导师之一。但是梁启超的孙女孙子,都没能考上清华,即使他们的父亲母亲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我们不祝你金榜题名。因为只有太少太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也不说落榜者常常比状元更广为人知,今日落榜,来日必能大器晚成。因为这并不符合事实,更多的人是按照预定的轨迹,以不同的方式籍籍无名。
我们希望你勇于面对,不管是复读还是入学,为接下来的人生做好准备。在高考以后的人生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成功的经历迟早会到来,但失败的经历一定远远更多。
我们希望你不要垂头沮丧,以为高考就是全部,而人生才刚刚开始;也希望你不要洋洋得意,而站在了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愚昧之巅上。
放榜确实代表着你高考的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人生的起点甚至路径,但是总有不少人,不会任凭自己的命运由考试摆布。
我们祝你,顺逆如常,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