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臣传:反复无常孟子度
作者 王敦 授权转载
说到三国历史上卖主求荣的小人,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三姓家奴吕布吕奉先,但本文打算介绍的却是另一位“三姓家奴”,三易其主、见利忘义的孟达孟子度。
一、家世乱世
孟达字子敬,扶风人,凉州刺史孟他之子,也算是个官二代了。
孟达的父亲孟他极善钻营,此人混迹于官场,可一直找不到升官的门路,无奈之下只好把眼光转向了当时皇帝亲近的太监张让。
可张让与孟他素不相识啊,长袖善舞的孟他很快找到了突破口,我搞定不了大佬,那就去搞定大佬的小弟,再让他们去搞定大佬啊。于是他想方设法与张让的手下拉上关系,又是送礼又是联姻,十分殷勤,以至于搞得自己家财丧尽成穷光蛋了。
张让的手下们比较尴尬了,毕竟收钱不办事总是不好,就问孟他想要他们帮什么忙,孟他心想花了这么多功夫不就等你们这句话嘛,赶紧说:“你们给我个官当当就是了。”张让手下拿了人家这么多好处,自然也没有不容易的道理,于是预约了个时间让他去拜见张让。
当时张让是洛阳炙手可热的人物,门前求见宾客的车辆多达数百,挤满了道路,有的人就算等了几天也见不到张公公本尊。孟他故意大摇大摆驾车到求见队伍的最后,张让手下也蛮配合他的表演,一呼而集簇拥孟他车架引进张让家门,愿意花钱办事的人也好骗,都以为孟他是张府的常客,争先恐后赠予他财物,希望他能帮自己美言,行贿老手孟他并不贪图这点小便宜,不仅将这些财物全上交给了张让,而且还献上了珍贵的葡萄酒。张让得财大喜,估计又觉得孟他为人老实可用,于是活动运作为他谋上了凉州刺史的位置。
张让是汉灵帝宠幸的宦官,与段珪、赵忠等十二人合称为十常侍,十常侍贪污残暴、横征暴敛,为天下共恨。
虽然老爹官至刺史,可这对孟达的仕途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建安初年,扶风出现了饥荒,孟达只有和同乡法正一同逃难到蜀地。其实从初平年间三辅地区就被李傕、郭汜这些凉州悍将带兵祸祸了一通,本来还有数十万户口,硬是给弄成了无人区,孟达和法正坚持到建安年间才入蜀,极有可能是一开始依附哪一家豪姓的坞堡,后面坞堡被敌对势力攻破采取的不得已举动吧。
二、初入蜀地
虽然最后也平安抵达蜀地,但因为是建安年间才加入的萌新,蜀地的统治者益州牧刘璋也不太重视这一对难兄难弟,再加上两人的确品性不端,一位唯利是图、反复无常,另一位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慢慢得就连同样是避难益州的乡党也看不上这哥俩了,两人迎来了人生的低潮期。
改变两人命运的,是张松。
张松何许人也?
汉朝人,哦不,确切地说,益州蜀郡人也,官拜益州别驾,也就是刘璋的属官。建安十三年,当曹操兴兵南征,降服刘琮,赶跑刘备后,一开始稳坐钓鱼台的刘璋彻底慌了,赶紧派遣张松出使曹操,想着先把曹老板讨好了就算以后是降是和也有个商量的余地。之所以选择张松做使者,也是因为张松的兄长张肃在去年已经给曹操送过礼物了,曹老板还对这个张肃蛮满意,让他做了广汉太守,这次安排张松也是看着这层关系打打感情牌吧。
刘璋这如意算盘可是打错了,张肃张松虽然是亲兄弟,但是容貌特征却是天差地别,张肃长得英俊高大,张松却身材矮小、不重仪表,使者也是要看气质的,你让形象猥琐的人做使者,给别人的首要印象就大打折扣了。
再加上曹老板从官渡之战后到攻占襄阳这一时间段一直是顺风顺水,搞定了袁氏占据中原,暴打了乌桓,远在三辅的诸侯马腾都率家属归附,接管荆州的刘琮举州投降,就连死对头刘备也被打得落荒而逃,形势一片大好,放眼天下再无敌手的情况下自然不怎么看得上其貌不扬的张松。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张松没有受到礼遇,把曹操恨上了。
不过就连老板刘璋都不敢跟曹操对着干,张别驾就是刘璋手底下区区一个属员、又哪里来的底气报复曹操呢?
张松决定投靠刘备。毕竟刘大耳朵也是那个时代反曹最坚定的人了。不过想加入别人,总要送点礼品意思意思吧,张松自己没什么好送的,就决定把自己的老板刘璋和益州这块地盘送出去。
张松出使荆州回来后,讲了不少曹操的坏话,并积极鼓动刘璋与刘备结盟。刘璋也是糊涂,偏听偏信,就真的在张松的推荐下派了同样有反心的法正去向刘备示好。
建安十六年,曹操派兵进攻汉中,打算灭掉当地的诸侯张鲁,刘璋看到张鲁的地盘紧挨着自己,又开始慌了,生怕曹老板把自己和张鲁一起收拾了。这个时候刘备却处于事业上升期,在与孙权联手于赤壁一战击退曹军后,很快抢先一步占据了荆南四郡,又虎口拔牙,从孙权手里头借到了南郡,比起以往漂泊无依的日子,总算是有了一块根据地,张松一看自己选中的潜力股增值了,更坚定了弃暗投明的决心。
于是开启忽悠大法后,张别驾吧啦吧啦对着刘璋一通瞎扯:“曹操手下兵力强盛,天下无敌,如果攻打益州的话,我们怎么挡得住呢,再说现在我们的将领庞羲、李异等人都不服管束,到时曹操从外面进攻,他们在里头造反,一切都完蛋了啊。荆州的刘备是您的宗亲,而且一向与曹操敌对,把他喊过来征讨张鲁,给您镇场子,岂不美哉?”。刘璋一如既往地没脑子,听信了张松的谗言,就让法正带着四千人去迎接刘备入蜀。
本文的主人公孟达身为法正的同乡好友,自然也得到了表现机会,作为法正的副将一同前往荆州,这两人至此彻底断绝了与刘璋的主从关系。
三国全面战争刘璋形象,长相猥琐,看上去呆萌无知,很符合其历史形象
三、反复曹刘
刘备接纳了两人的投降,但对这两个人的安排却不同,他让法正跟随自己入蜀,而要孟达跟着关羽等人驻守江陵,之所以把他们分开也是防止两人抱团打小算盘吧,毕竟是刚投过来的新人,谈不上有多高的信任度。
在法正等人的帮助下,刘大耳很快降服了刘璋,平定了蜀地,法正因为随军献策的功绩被封为统管京畿的蜀郡太守,小孟一向是跟着法大哥混的,也被连带着高升为宜都太守。比较搞笑的是始作俑者张松结局最惨,此人为了立下更大的功劳,决定继续以益州别驾的身份潜伏在州牧府窃取情报,不料被兄长张肃告发,愤怒的刘璋当场将他处死。
本来只是漂泊无依的流民,通过一次简单的变节就爬上了两千石太守的位置,小孟估计欣喜若狂,更加坚定“做对事不如跟对人”的认识,幻想着这次换主公当上了市长,下次再换个主子估计就可以进国务院了。
刘备攻打汉中时,又命令孟达进攻房陵,从侧面掩护自己的行动,孟达虽然也没什么军事才能,不过打打杂兵搞搞事还是不成问题的,很快就斩杀了房陵太守蒯祺,拿下了城池。
就在小孟厉兵秣马,打算一鼓作气拿下上庸时,情况又发生了变化,刘备已经逼退了曹操的大军,夺下了汉中的控制权,几乎在同一时刻命令跟随自己在汉中征战的养子刘封去接管孟达的部队。原来刘备从头到尾就不信任入伙没几年的孟达,开始之所以给他独领一军的权力,无非是主力陷在汉中无人可用罢了,现在腾得出手来,自然要换上自己的亲信统领军队。
孟子敬,哦不,为了避刘备叔父刘子敬的讳,孟达已经把表字改为子度了。孟子度一看自己辛辛苦苦调练出的人马转眼被别人摘了桃子,一下子别提有多郁闷了,不过谁让他是降将呢,能降刘备,自然也能降别人,倒也不怪人家刘大耳朵小心提防他。
小孟也没办法,以前手里头有兵马撑腰,怎么说还有点资本,现在兵权都被别人抢走,也只好俯首甘为孺子牛了。结局也不出意料,攻下上庸后,空降司令刘封升任副军将军,负责组织兵马的小孟什么奖赏都没捞到,白忙活一场为他人做了嫁衣。
西城、上庸、房陵合称为东三郡,由地图可看出,它们紧靠南阳、襄阳,连结蜀、吴,地理位置重要,也是孟达中、晚年主要活动地点。
如果这件事尚且可以忍耐,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事直接促成孟达决心要“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就在孟达、刘封攻打上庸的同年,刘大耳朵手下另一员大将关羽也带着荆州兵马开始北伐,应该也是想与汉中的刘备相呼应吧,刚开始也确实进军顺利,很快推进到樊城一线。
可是在和盟友孙权闹翻后,形势就急转直下了,曹操不断给派去支援的徐晃增兵,拼命解除了关羽对樊城的包围,孙权又派遣将军吕蒙袭取了关羽的老巢江陵,两路夹击下,就算是孙武再世也没辙了,关羽很快被俘杀,其部全军覆灭。
本来说这事跟孟达也没多大关系,问题是关羽当初在攻打襄樊时曾经要求刘封、孟达两人过去支援,关羽这人大家都知道,平日里仗着自己能打战看不起别的同僚,自然也得罪过刘、孟二人。
这俩人一看,哟呵,你关大将军平时牛逼哄哄的,怎么还要向我们求助了,现在低声下气来求援,到时候打胜的功劳还不是你自己独吞,不去,不去,坚决不去。于是随便找个理由搪塞了过去。
结果关羽不但没打胜战,反而落了个兵败身死的下场,刘大耳朵痛失爱将,恼怒不已,首先便把火气撒到上庸这两位身上,你们不去帮忙,害我爱将,好啊,看我怎么整你们。
其实这对难兄难弟之间也不怎么和睦,刘封之所以被安排到孟达身边就是为了夺兵权,涉及到权力之争那不就是斗来斗去?再加上刘封仗着自己养子的身份使劲欺负孟达,把孟达的仪仗队都抢走了。
现在的情况是县官和现管都跟自己过不去,孟达再不打算换老板,那就不是孟达了。他也是从反水过来的,怎么叛逃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了,很快在延康元年便带着四千家部曲降魏,成功完成第二次变节。
四、殒命新城
此时魏国的统治者已经换成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看到孟达来投欣喜若狂,自己也是才继位,刚刚向周边各国刷了波存在感就有敌将降伏,自己的威望无形中就提升了,于是也蛮重视这事,连派了几位使者去表扬孟达,孟达继承了他父亲善于跟领导身边人搞好关系的基因,使者们对他十分满意,在曹丕面前放肆吹捧他,有的说:“孟达有名将之风啊。”;有的说:“孟达有宰相之才啊。”,他们倒不如合起来进谏,直接让曹丕把王位让给文武双全的孟达好了。曹丕一听,原来小孟同志这么优秀啊,对他更感兴趣了,就下诏让孟达来谯城拜见自己。
曹丕搭着小辇外出,正好孟达赶来觐见,曹丕一看孟子度真是个人才,说话又好听,长得又好看,一改平时刻薄的性格,直接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为新城郡,封孟达做了新城太守。小孟这次投机可谓是翻身降将把歌唱,做了东三郡的主人了。
魏国到底还是有明白人,大臣刘晔是跟着曹操一路征战过来的谋臣,在群雄纷争的大乱世中见多了孟达这种有奶就是娘的机会主义者,直接对曹丕表示让这种小人守边疆不是给他叛乱的机会?亲信司马懿也劝说曹丕不要重用孟达,但曹丕对小孟爱的实在深沉,根本没有去管别人的意见。
曹丕其实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当时的东三郡还在刘备手里,孟达之前就在那里驻防,了解当地的兵力部署,有了这个带路党的帮助,魏军攻占三郡也是易如反掌,问题是人家给你卖命,总要拿些好处呀,曹丕明摆着告诉孟达只要你帮我们把刘备的势力赶出东三郡,打下的地盘都是你的。
孟达果然没有辜负曹丕的期望,他一看出头之日要来了,毫不犹豫将刀剑砍向了昔日的同僚,不过这人下限实在太低,竟然无耻地写了封劝降信给上庸守将刘封,说刘备要搞你,赶紧来投靠我们吧,荣华富贵大大的有。人家刘封可不像他这样节操丧尽,不但拒绝投降,而且拼命抵抗,只是另一对墙头草,上庸豪强申耽、申仪两兄弟也投降了魏军,加上熟悉情况的孟达带着夏侯尚、徐晃等人猛烈进攻,刘封抵挡不住,只能败走成都。
刘封之所以宁愿跑到成都也不愿跟孟达同流合污,就是知道他养父一向仁慈,应该会看着他拼死守城的份上宽恕之前的过失。应该说他还是不了解自己这位养父,这位养父再怎么宽仁和蔼,终究也是一方诸侯,你要是放点小错误他确实可能揭过不提,可关键是你这养子跟人家亲儿子的地位都有直接冲突了,他活着尚且可以制服你,等他死了你还会一心拥戴他亲儿子吗?最终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以不救关羽、逼反孟达的罪名命令刘封自裁,刘封做梦也没想到平日当父亲看待的人一心想置自己于死地,自己的死对头提出的建议反而能救自己一命,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他最终也只有哀叹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忠臣死了,小人还继续着丑陋的表演,孟达投魏以后充分发挥左右逢源的特长,不但曹丕对他很满意,还和顶头上司荆州刺史夏侯尚、近臣侍中桓阶拉扯上了关系,自然得到了不少关照,地位稳如磐石,曹丕在位七年,是孟达经历最滋润的一段时间了。
可随着曹丕的驾崩,孟子度享有的优待也结束了,新帝曹叡对孟达基本无感,就派了一向看不起孟达的辅政大臣、骠骑将军司马懿都督荆、豫两州诸军事,想借机一步步削弱孟达的势力。
领导换上了跟自己不对付的人,孟达知道自己好日子到头了,众所周知,此人一向是个不安分的主,自然没有窦融这种放弃权势归朝享求荣华富贵的觉悟,他只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啊,于是暗地里开始疯狂找下家,这一找不要紧,竟然找出两个来,老东家蜀汉和逼他投魏的罪魁祸首东吴,都秘密跟他谈归降条件。他倒是聪明,知道待价而沽,谁给的好处多就去哪里,如果这两边条件还不如魏国,那就索性当一切没发生,不跑路了。
影视剧虎啸龙吟中孟达形象,在宴会将坐拥新城、待价而沽的想法解释了一遍,历史上的孟达应该也是同样的想法。
此时刘备已死,是诸葛亮在管理蜀汉,诸葛亮富有智谋,自然不会相信孟达这样的小人,但他同时也希望孟达反叛能够消耗曹魏的力量,为自己接下来要进行的北伐创造条件,于是给孟达写信说:“以前你之所以叛逃,是因为刘封逼迫,现在我们真诚地欢迎你回来啊。”吴国孙权估计也是打着同样的小算盘,毕竟有个叛徒在魏国搞事对他也是有利无害的。
孟达算好了一切,就是忽略了新领导司马懿的水平,他看人家一没什么军事战绩,二没什么地方政绩,还以为人家只是在朝堂上拍拍马屁、放放空话的幸臣,靠关系才混上这个位置,丝毫没把这位未来的晋宣帝放在眼里,一心一意给自己和新城找个好买主。
诸葛亮跟他联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尽快搞事吸引魏军的注意力,哪有心情干等着他,很快派遣郭模前去另一位东三郡豪强、魏国的魏兴太守申仪那里诈降,直接把孟达的叛乱计划竹筒倒豆子,全部抖了出来。申仪是建安年间就在东三郡混的土著,自然看不上孟达这样的外来户,如今好不容易抓到了他的把柄,赶紧上报给了朝廷,曹叡到底刚登基,经验还不丰富,一想申、孟两人素来不合,没准就是造谣中伤,还不太相信这件事,不过老狐狸司马懿可不是那么好瞒住的。
司马懿也没遮遮掩掩,直接派人去跟孟达说:“你当初来投诚,我们给了你这么多好处,你又怎么会想叛变呢?郭模就是个小人物,怎么会知道这种机密,蜀人恨你入骨,一心想除掉你,这一定是他们的反间计啊。”孟达看到司马懿这么好糊弄,干脆也不急着做准备工作了,不紧不慢跟蜀、吴谈条件,期待获得更多好处。
遗憾的是他真的不了解司马懿,如果他再多活个十年八年,就知道这位仁兄满嘴跑火车,说的话都是要反过来理解的。孟达是被司马懿坑的第一人,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孟达也是把计划想好了,反正宛城距洛阳八百里,距新城一千二百里,司马懿就算是想来攻打他,也要上表天子请求批准,这一来一往搞完也要下个月了,那时候他的城池都修建好了,谁来都不怕。
想法倒是挺好,可惜碰上了不按常规出牌的司马懿,这种应对一般人的计划实在是无用武之地。司马懿在带话给孟达的同时,就偷偷带着大军摸向新城,日夜兼程,八天就到了城下。
直到魏军兵临城下之时孟达才察觉到,现在就算他再怎么多权变也没辙了,只能痛骂司马懿不讲武德,你个刚带兵的读书人,来骗、来偷袭我戎马十几年的老同志,这好吗?这不好。希望你好好反思,大魏要以和为贵,不要搞窝里斗......
司马懿可没工夫跟他扯这么多,他仗着突袭的优势,兵力又四倍于孟达,显然是有备而来。魏军分为八部猛烈进攻新城,城内临时设置的木栅根本无法阻挡,全部被毁坏,孟达之前还嘲笑刘封、申耽连这么坚固的城池都守不住,风水轮流转,现在到他倒霉了。
孟达暗地里联络的盟友蜀、吴两国也象征性派兵马援救,可司马懿棋高一着,分兵将他们都挡了回去,彻底将新城围死。孟达知道自己只剩下孤城一座了,他心急如焚,苦苦思索着应敌之策,却没有时间关注自己手下的想法,他本人性格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又怎么能指望手下在危难时刻对自己保持忠诚呢?
在城池被包围十六天后,孟达的外甥邓贤和将军李辅再也忍受不了魏军猛烈的进攻,打开城门请求投降,孟达也被冲进来的魏军杀死,这位跳梁小丑成也造反,败也造反,也算得上宿命的安排吧。
比较讽刺的是孟达的冤家申仪虽然有检举之功,却同样没落得个好下场,司马懿清楚地认识到这些豪强想的只是闭门自守,壮大势力,根本不会跟朝廷一条心,于是以私刻官印、假传圣旨的罪名将他逮捕,和孟达的首级一起送到洛阳,东三郡至此结束了群魔乱舞的时代。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 江东独步王文度!
IOS系统打赏通道:
(本文如果收到打赏,将转账给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