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36计】澧县朋翔家庭农场:多元增收 家庭农场巧扶贫

多元增收 家庭农场巧扶贫
——澧县朋翔家庭农场产业扶贫模式

澧县朋翔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集水果种植、能繁母猪养殖于一体的私营企业。朋翔家庭农场依托洈水得天独厚的优美生态环境,农场坚持“举生态农业牌,走循环农业路”的经营理念,以打造生态水果基地、生态养殖基地为楔入点,整合镇村资源,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推动精准扶贫,实现了产业升级和镇村振兴之目的。2017年12月,澧县朋翔家庭农场被评为全国绿色农业产业指定生产基地。

着力产业发展,夯实扶贫基础

朋翔家庭农场毗邻洈水河,山清水秀,土壤肥沃。农场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种植、养殖业,实施精准扶贫。

2017年,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湖南朋翔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湖南朋翔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流转耕地、山林3700亩,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平整、堰塘扩容和道路绿化,建成并投产了容量为2500头能繁母猪养殖基地。目前,岩门村、河口村已成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美丽小山村,是澧县西部山丘区杂粮、牲猪、特种水产、油菜等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主要基地之一。

1.建立了能繁母猪养殖基地。2017年,农场成立了湖南朋翔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确保能繁母猪养殖有可靠的技术支撑,经过多方努力,与宜昌正大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聘请了3名正大公司技术员长期提供技术服务。基地现有存栏母猪1000多头,肥猪1500多头。吸纳村民就业9人,其中贫困人口2人。

2.建立了生态果木林基地。在认真考察市场行情的基础上,2015年从山东、四川等省引进寿桃、车厘子、杨梅等十多个优良水果品种,定植了975亩。目前,挂果面积已达400余亩。生态果木林种植现已解决了岩门村20多个贫困人口就业的问题。

3.建立了澧县朋翔自来水厂。至目前,水厂用户超过480户,绝大多数村民吃上放心的自来水,基本解决长期困扰村民的吃水难问题。

加快土地流转,解决后顾之忧

澧县朋翔农场法人代表皮世朋,多年前离开家乡在外打拼,曾担任江西省吉安市钢铁厂厂长,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在外拼搏多年,但他心中最牵挂的还是生他养他的小山村。2014年,皮世朋回到甘溪滩镇岩门村,开始为家乡建设筹谋规划。

岩门村、河口村位于澧县西部山丘区,是典型传统农业种植村。由于种植效益低下,村里的精壮劳力多外出务工,剩下“3861”人员,无法承担繁重的农事生产任务。此外,农业基础设施年久未修,大量耕地、山林抛荒,守着青山绿水金饭碗,却饱受贫困之苦。本着“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的原则,农场制定了一系列与脱贫需求深度契合的创业规划,与村民签订长期租赁合同,流转了岩门村、河口村耕地及山林共3700亩,由企业统一规划经营。通过兴办规模化农场,为57个贫困户带来收入共计15万多元。

落实惠农政策,多措并举增加收入

为切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企业承担了金融扶贫项目,涉及岩门村56个贫困户进行贷款分红。企业将严格遵守协议规定,不论盈利与否,按不低于每户每年2800元的标准分红。

在继续投资改善村里公共设施条件、捐资助教基础上,农场加强了经营,进一步加大了土地流转力度,扩大生产规模,吸纳更多的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1.土地流转收益。与村民签定土地流转协议后,农场按年150元/亩、200元/亩、400元/亩的标准发放了流转费185万元。其中:支付贫困户流转费7万元,人均近500元。

2.务工收益。随着农村经营环境的逐步改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返乡到农场务工。根据自愿、就近原则,重点吸呐有劳动力能力的贫困人口务工。目前,已有28个贫困户成了农场正式职工,每人年工资性收入可达2万多元。在农场带动下,2017年,村民人均增收2000多元。2018年村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岩门村、河口村643个贫困人口中已有587人实现了脱贫,占91.3%。根据目前的发展态势,2020年岩门村、河口村所有贫困户完全可以实现稳定脱贫。◆

(联系人:皮世朋 电话:18679619999)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