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黄帝内经》1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
相传《易经》有三个阶段,就是三个体系的《易经》排列,《周礼·春官·大卜》中明确规定“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
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由于周朝周文王将《易经》八卦八八相乘变成了64卦384爻,后人将周文王排列的《易经》称为《周易》。
春秋时期孔子及门人弟子对《周易》做了卦辞和爻辞的解释,《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七种十篇,称之为“十翼”。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黄帝内经》虽然没有一处清楚的提到《易经》,但易经的术数分支基础“阴阳、八卦、河图、洛书、五行、天干、地支、二十八宿、象数义理”等时空模型和具体运用,都可以和《黄帝内经》所对应, 中医学界自古就有“医易同源”之说,唐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从而指出了易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
故古代中医大家要求学医者,不但要学习《内经》《难经》《本草纲目》《伤寒论》外,还通过学习、体悟《易经》而明天地万物之理,在博览群书、融汇古今,方能有所大成。
明朝张景岳著《类经图翼·医易义》:
“医有内经,何借于易?
舍近求远,奚必其然?
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开;
学到知羞,方克渐悟。
乃知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
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
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
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
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
医易同原者,同此变化也。
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
医之为道,身心之易也,医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
“是以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