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芳: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回顾与未来展望
新春将至,万象更新。过去这一年,新冠疫情这只突如其来的“黑天鹅”给社会经济与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正是过去这一年,最美的“逆行者”乘风破浪,勤劳的“打工人”苦中作乐,坚强的“尾款人”买中带泪,共同支撑起全社会的稳定运转;过去这一年,尽管艰难,但我们见证中国“上天”,我们看到中国“下海”,我们创造中国“脱贫”奇迹,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中国电影业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至暗时刻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复苏,以204亿元的票房成绩完美收官。在岁末的最后一期,《电影人物》不搞凡尔赛!奉上货真价实的干货一篇!
本期人物——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的掌门人吴曼芳教授,从事电影教育、产业研究三十余年。今天电影圈中的一众大佬有很多都曾是她的学生,因此圈内人亲切地称之她为“吴妈”。今天的访谈中,“吴妈”对2020年中国电影产业数据进行了深入解读,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电影人物
吴 曼 芳
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 院长、党总支书记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研究院 执行院长
中国视协双新委员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影协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 联席会长
中国影协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 秘书长
电影人物:2020年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首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去年产业发展的一些具体情况和特点?
吴曼芳:2020年对于很多行业而言都十分艰难,电影业也不例外。但是依靠国家积极严谨的防疫政策,中国电影实现了快速复苏。尤其是下半年以来,伴随《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一批优秀影片的上映,全年电影票房最终突破200亿,首次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领跑者。
电影《八佰》、《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海报
去年的这份成绩单,市场各项指标有了比较大幅度的下降,但行业的基本面和发展趋势都是积极向好的:
首先是总票房。204亿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半以上,但是考虑到影院长期限流以及局部疫情不稳定等现实情况,这样的成绩其实已经展现出我们电影行业的巨大韧性与潜力。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北美同期票房降幅超过80%,全球票房降幅也在70%以上,中国电影票房实际上对全球电影市场而言也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其次是票房结构。2020年全年上映影片约270部,其中,国产电影超过200部,票房占比高达84%,创下国产电影市场份额新高。这中间既有部分好莱坞大片缺位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观众的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即便是《神奇女侠1984》、《疯狂原始人2》这样的头部进口片对国内观众的吸引力也在下降。所以去年票房前十名的作品都是国产电影,说明国产片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中国创作”的竞争力大幅提升,这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一个趋势。
第三是观影人次。去年全国观影总人次是5.41亿,较2019 年同期下降68.9%。但是从下半年影院复工之后的数据来看,2020年国庆档前7天总观影人次达到0.93亿,较2019年同期降幅缩小至19.8%;今年元旦三天观影总人次是3400万,较2019年同期增长了23.3%。两个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当前我们电影市场正在持续回暖,人次等关键指标逐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电影人物:根据您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从困境中走出来了?
吴曼芳:您说的困境,是指疫情给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觉得正在一步步好转,这点是肯定的。这种快速恢复一方面依赖国家以及主管部门的各项纾困与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行业扎实稳固的发展根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不是没有疫情,电影行业就再没有问题呢?我觉得未必。刚才的这些数据为我们描绘了行业的基本面。但如果把视角放宽,跨度拉长,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早已若隐若现。2016年,我们的一些产业指标就出现了变化的信号,最明显的是票房增速换挡,人次与票房都出现增速放缓的问题。不仅如此,2020年故事片产量是530部,但供给下降的趋势在2016年剧本备案数量下滑时就出现了苗头。受到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影院单银幕票房产出只有27万,但这一指标已经连续下降五年,即便是没有疫情的2019年,94万元的单银幕产出也只有2007年的水平。这些数据反映的既有产业转型升级的矛盾,也有增长动力转变的问题,都值得我们重视!
2013-2019全国电影备案数表
2007-2019全国影院单银幕产出表
电影人物:所以疫情对电影行业来说也不全都是负面影响,至少让大家看到行业深处的一些问题。
吴曼芳:是的。正是因为疫情这种突发因素,一下之间将问题放大,我们才会去关注,去改变。因为人往往在逆境中才更加懂得思考,去积极求变。比如说,最典型的就是PVOD模式。其实好几年前,国内外都有打破传统发行窗口期,尝试院网同步发行的先例,但却始终没能成功。直到这次疫情出现,全球电影发行模式被一举颠覆,大大加速了院网融合的发展进程。不能否认,是疫情倒逼全球电影行业进行改革,推动制片方、电影院线、流媒体平台三方之间坐下来寻找合作契机,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重构商业模式。
电影《囧嘛》、《魔法精灵2》、《肥龙过江》海报
技术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否有疫情,互联网与电影融合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都是我们所无法回避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有5g,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众多新兴科技可能会对电影的创作方式、审美原则、商业模式带来改变甚至是颠覆。如果通过这次疫情,能引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反思电影与科技、电影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系,我觉得一定程度上也是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电影人物:除了院线电影之外,您也积极支持网络电影发展,您认为疫情对于网络电影是否是一个好的发展机遇?
吴曼芳:不仅是网络电影,所有基于互联网的视听产品在2020年都是有发展红利的。我们看到一些积极拥抱互联网的传统企业,在疫情期间也都获得了快速发展,这还是大趋势的问题。
去年有79部电影分账过千万,同比增加41部。千万级影片票房规模13.9亿元,同比增长125%。市场上也出现了豆瓣评价超过8分的作品,“减量提质”效果显著,商业模式不断更新,行业生态也逐渐成熟。所以去年网络电影的发展,疫情有一定助力,但更多的还是近年来行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网络电影的问题还是很明显,即便在院线电影集体缺失的上半年,仍然没有一部高品质的网络电影脱颖而出,实现圈层的突破,我觉得这是一个遗憾。但是也真正体现出了一个产业的发展无法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慢慢沉淀,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国网络电影行业年度报告2020》
所以,网络电影的发展,不是建立在牺牲院线电影的基础上实现的,他们之间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两者除了发行渠道的差异,并无本质区别,甚至谈不上竞争。所以我更喜欢从电影产业的整体角度来看,思考网络电影如何在院线电影之外找准自己的定位,从市场补充到形成新的增长点,一起做大做强电影产业。
电影人物:所以您认为网络电影更具发展潜力?
吴曼芳:准确地说,我认为互联网媒介更具潜力。去年底,我们国家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89亿,这些年我的感受是,观众从免费观看、会员收费到现在单片付费,网民付费观影习惯正在一点点形成。硬件上,60寸的智能电视只需要2000元左右,在价格平民化的同时,无论是观看效果、用户体验也都显著提升,“大屏生态”的重建让许多年轻人都在重返客厅。看看直播带货、短视频的影响力,可以说,未来的网络视听内容一定是引领新型消费的重要形式,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我觉得电影人要做的是如何借助互联网科技的顺风车,顺势而为,帮助电影业实现创新和升级。
电影人物:您怎么看待今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吴曼芳:从我们的研究来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是持续向好的,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电影。这得益于我们深厚的文化渊源,广阔的消费市场,积极的政策支持以及广大电影人持久不懈的共同努力。关于行业的未来发展,我认为有几个大方向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首先,产业融合发展所致的电影行业深度变革与转型升级的问题;第二,国际环境不稳定对中国电影海外布局的影响问题;第三,科技创新发展引起专业复合型电影人才的供需匹配问题。第四,电影工业化体系构建与电影产品创新之间的矛盾与平衡问题。
电影人物:最后,作为电影教育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与广大青年电影人分享吗?
吴曼芳:我一直都觉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电影其实不是一个能够让人大富大贵的行业。大多数人是因为对电影行业的热爱才得以一直坚持下来。
所以我希望青年电影人能够坚持以赤子之心、敬畏之心、工匠之心去创作每一部作品,用真正优质的内容回馈我们的广大观众。未来有一天,电影的形式或许难以想象,但内容为王的本质将会是这个行业永不过时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