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壬与知人6

  八专不得时不得地,阴阳混杂而无克。无拘无束,无有自制力。阴阳混杂一混,无克无制二混,此类人,俗语称为“混混”。等到矾加于水中,雨过了天晴,点石成金,则精神顿现,摇身而成英雄,也是常事。过去看电影,好人就是一好百好,处处好,时时好,坏人就是什么都坏,永远坏……这一种脸谱化的概念,为害甚大,既不符合生活,也不符合道理。

  “涉害有进,则忍辱负重,有越王之志。”这一句说的是:

  涉害课,屡涉风波,举动艰涩之象。如果逢此课,而又在课象上有向上的前进的气象,则有一种忍辱负重,排除困难,努力成功之象。好似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后成功的故事。这种课成功得来不易,成果自然失去也不容易,是一种稳固之象。

  这种人拿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一种有潜能的人。屡败屡战,愈挫愈奋,随着事情的展开,能力也慢慢被激发出来。这种人一般长相朴实,做事规矩,慧多于智。动作反应不是很灵活,迅速的适应力也不是很好,进入状态很慢。但如果在一个领域时间足够长的话,苦心孤诣,后劲超凡。属于智慧坚毅之人,也是人才中的一种大才。这种人如果处于一个平庸的环境中,不会有很大的成就。

  这一类的例子也很多,历史书中这种人也不少。我们所能发现的这一类人才,一般都是成功以后大家才认识的。战争年代,自然选择,淘优劣汰,这种人身居高位的多一些。现实生活中,从事商企活动有所成就的人当中,多见于制造业,工程业,码头业,能源业中。政界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这种人很不起眼,人们一般不容易发现,多以平庸木讷之人论之。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先决条件是这个人本来是有潜能的,否则,困难一压就趴下了。个人是这样,种群也是这样。以岭南比较优秀的两个群落(潮州人、客家人)来看,就种群本身的经历就是一部迁移史、苦难史,选择史,奋斗史、自强史,同时也是也是重新塑造自身的历史。去年和潮商协会某负责人在酒席上相遇,用各个优秀种群横向对比的方法,发表了一些对于潮商文化浅陋的认识,这位先生大感兴趣,邀我一定写成文章。只我疏懒,至今还未动笔。

  “龙德而隐,君子情怀。时泰而安,大人海量”是说:

  所谓“隐”,古人有大隐,小隐种种名类。究其实质,凡着“隐”的人,内心都有一种脱出现实的人生追求。他的生活的目标,不是紧盯着现实的周围,不屑或者不忍在现实中争名利。有他自己的追求。再细体会,这种人甚至有一种淡淡的羞涩之感,或者有一种淡淡的仁爱之心。

  正因为他有超现实的价值观念,所以他不会随波逐流,也不会为私利争个你死我活,也不会因为现实利益的多少而情绪大起大落。

  古人有关君子与小人之辨,也源于以上观念。

  “君子同而不党,小人党而不同”,“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大同小异。君子和小人的这种不同的表现,实际上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的内在不同而决定的,是必然的。

  “隐”的表现方式有各种各样,有“隐于山”,有“隐于市”,有“大隐”,有“小隐”等等名目。实际上就是藏起来,把一种自己的本来有的东西藏起来,或者把自己干脆藏起来。藏的办法很多,有时候藏于九天之上,有时候藏于九地之下,有时候干脆藏在你的眼底下,像孙子兵法讲:“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形式多样。

  生活中的“隐”我们暂时不谈,返回到我们小小网络的话题。记得当时有一个小聊天室,大家在里边谈天说地谈易理,很是热闹。有一个网友也经常来,插科打诨,嘻嘻哈哈。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很喜欢开玩笑的人,一个很爱热闹的人。当时网上有些故弄神奇的人,好多没有阅历的网友去追随。我记得当时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这个网友单刀直入,说的很爽快,一下就点出了这些人的实质。当时众人皆无语。我顿时刮目相看。在当时的情境下,除了一些老江湖在那里装糊涂,清醒的人并不是很多。你如果当时说出实话,会惹来好多人的指责。使我惊异的是,这个网友,并没有特别深的阅历,而能做到那样的清醒,难能可贵。后来这么多年过来,他依旧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作风,在易学界这个大江湖中,认人准确,方向不迷,把个事业还搞得红红火火,这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人才呀。把极锐利的清醒,藏于嘻笑之中,浪迹于红尘,而能独立行事,这也是“隐”的一种啊。

  后面的内容都有解释,要细说起来,一本书也是不够写的。下面我们随便拿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不是专门说相法,也不是专门说六壬,就算四不像的知人之术吧,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1、前几年在论坛上,有一个网友,专骂各种大师,言词激烈,情绪激动,大家都很拥护,我当时也没有留意,凭直感认为这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后来看了他骂的内容以后觉得稍有点过火。稍微留心一下,发觉此骂非彼骂也。因为大家骂那些没有诚信的大师,大都有点根据,或者是一种本能的正义的情绪,这都很正常。我看他的帖子,有点不分清红皂白,用语极苛,若有私忿。于是断定他必定时隔不长,要大捧大师。结果不时长,其人果然一改往日风格,大捧大师,网友皆惊。殊不知,这是此类人的必然表现。如果你在生活中细细体察,细细琢磨,也会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些朋友可能要说,这是“物极必反”的道理,有点相似,但不全是。这是反吟的道理。

  2、旁边的照片中的战士,大家可以猜猜看,他是谁?他是干什么的?试着猜测一下他的的性格和情况。

  这个照片,我让几个网友看过。这些网友都很聪明,但是没有看出所以然,他们说,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当兵的吗?好像还有点窝囊,还有点害怕的样子。这个说害怕的网友是一个搞绘画的,他的观察力是很好的。

  越女论剑:“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如好妇,夺之如惧虎。布形侯气,与神俱往。杳之若日,偏若腾兔,追形遂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

  古人又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看过这张照片,你可能会领会,什么叫“大勇若怯”,这个不是虚话,是实有其征的。暂不说人,你仔细去观察那些良种犬,你走过它的跟前,它不动神色,细细感觉,它的毛在微张,像害怕,却又很警觉,又有受惊的感觉。就象箭挂在弦上的样子,感觉有一丝颤动,细看又不动,随时待发。

  返回来说这个当兵的,他就是获得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的张桃芳。他的战绩是436发子弹,毙伤214敌方人员。自己毫发未损,这在战争史上是个奇迹。他曾经和敌方的狙击手斗智斗勇,以相差零点几秒的速度进行生死之决。

  你细细观看他的手,纤瘦而修长(观人一定要观手观走),他的眼神专注而不浮泛,神气内敛,手的动作灵动巧妙,类似于无力。但是再仔细体察,体内处于一种极警觉的状态,好像连轻微的呼吸声也像炸雷似的感觉。真是:“布形候气,与神俱往。追形遂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

  试想一下,一个咬牙切齿,面目狰狞,全身肌肉暴跳的人,就像普通人平常映象当中的那种猛将形象,在这种高级较量中,只能是来一个给一个,来一双送一对的一面倒的游戏。

  再看一幅照片,这个是最近网络上大家争论很大的一个武术家,名叫陈守孚。由于这个人以前不怎么出名,在张大侠的妙笔下,横空出世。在武术论坛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照片面世以后,争论更大。有些网友认为,这个拳架,不合法度,功夫自是一般。

  让我们仔细来观察他一下。武人文相,穿着打扮类于书生,但是不很讲究。眉发极浓而有光泽,皮肤油亮而有弹力。身形粗看有些疲沓,仔细再看是形疲而神不疲,这种疲劳只是做事疲劳所致,并不是本身形成的。手梢略沉,略有削尖之意。看眼神,好象空泛而无物,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整个人好象心不在焉,经常游离于环境之外的感觉。

  我们给他下个结论。文章中说他幼时体弱多病。此类人到青年时期,身体素质一定极好,身体极协调,速度很快,而且有爆发。就是不练拳,反应速度一般人是比不上的。此人一定心灵手巧,很内秀,不十分爱表现自己。略微有点羞涩的感觉。五十多岁的人,仍可见一股清气,一则说明出身有根基,二则说明常年锻炼,整体力很好。三则说明,此人经历了好多事,心还是很静,有童真之气。眼神外空而内藏,说明此人多历世事,干过好多行当,屡经磨炼,机警过人。但不善于经营自己,表现自己,路程多艰。心性聪慧,秉赋很好,又能沉下心来。武功肯定是好的,不是俗手,真打实斗能力不弱。此人容易相处,只要他认可你,是很好相处的。

  3、前几天和一个项目公司的财务总监吃饭。大家闲聊,说起了他的情况,他的工资情况,他的待遇情况。因为他是我好朋友的弟弟,所以我也就对他的公司和老总就以他的这几句话,作一番推测。讲一讲他老总的性格为人处事,以及公司今后的走向,他觉得很对。

  老总魄力很大,为人很热心,与人交往很气派。但是他的老总虽然有这么大的气魄,做事肯定外松内紧,用人不放手,做事胆量大于毅力,交际人胜于知人用人。做事后劲有些不足,如果再没有特殊的措施,实现事业目标困难很大。而且短时间内就会有结果,一旦事业失败的话,对他影响会很大,很有可能面临重新创业的情势。

  为什么就凭两三句话,有这么多的信息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没有魄力和胆量,没有人敢操作这样的项目公司。没有魄力和胆量,也不会参与到这个行业。再一个这么大公司的一个财务负责人的待遇,一看就偏低,而且觉得这个财务负责人没有底气,权利肯定有限。因为恰当的报酬,也是恒量一个公司主要负责人知人用人的重要指标。所以由此就可断定,此人用人不精,只是表面上知人,不能实在衡量出一个人的价值,和他本身带的资源。

  这种项目公司,前期费用花很多。如果项目顺利上马,很快就会变为巨富。如果上不了马,以前的各种费用,就算泡汤了。说到底,就是把自己的资产,才能,资源压到轮盘上,大赌一把。运气不必说,玩的是胆识,玩的是人才,玩的是时空大挪移。和打仗一样,对于领兵主帅来讲,“胆、识、智、仁、勇、毅”缺一不可。用人至为重要,要用人不疑,不计小节。到了关键时刻,一切为了胜利,不能顾忌坛坛罐罐,该投入预备队就投入,要临机果断。一旦等到大势一去,保留下预备队也无用处。这个大账算来是很清楚的。所以,用人不能尽其才,将士不能尽力效命,其最后结果是很难预料的。功败垂成,大半是决策者用人上的失误。而且这种项目上的事情,受国家政策影响很大,夜长梦多,宁可多投入求速战速决,也不可优柔寡断坐失良机。

  项目也好,打仗也好,到了关键时刻,对手下人宁可厚,不可薄,更不可猜疑束缚。只有大家拚力向前,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汉朝张子房对此深有心得,当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求救于韩信,韩信发去使者,对刘邦说:“现在形势多变,需要有一个王的称号来镇服四方。就是封个假王也行呀。”刘邦一听就火了,“老子在这里被围,他还有心思当什么假王!……”张子房赶紧拿脚踹他,在他耳边悄悄说:“我的汉王,都到什么时候了,什么王不王的。他不来救,我们就完了。他就是真要当王,现在你能管得了吗?”刘邦一听,惊醒了过来。一拍脑门子,哎哟!这真是昏头了,于是继续大骂:“这哪里像干大事情的人,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于是任命韩信为齐王。随即又大封诸候,大家这才纷纷发兵,把项羽困于垓下。

  以前曹操和袁绍大战之前,袁绍兵多将广,曹操有所疑虑。深谋远虑的谋士郭嘉指出:“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这一段名虽说的是曹袁之战,实际上道出了为帅者十胜十不胜的原则。当然这十条原则内容大多也是相对的,假若袁绍的对手是比他素质差的人,那说这番话的可能就是袁绍的谋士了,失败者也就不是袁绍了。

  有“元首”之志,却没有“元首”的优点,无论“过”还是“不及”,都是取败的根由啊。

  话说了这么多,还是什么也没讲清楚。再写下去,就不能叫博客了,就此打住吧。识人知人,一言难尽。我曾读过一些书,也行过好多路,三教九流,阅人也算是多的,例子数不胜数。阅人略微有点心得,拿出来与朋友们讨论。倘若能在茫茫人海中,少一些肓目性,于自身有所裨益,社会也多一些和谐。

  阅人无它,唯多见耳。平常能多见多思,理论联系实际。真到用时,不管表象是什么,以何种形式出现,静下心来,细加体悟,一定会有所收获。

  还是那句话,知人不是目的。知识不应该成为障碍,思想也不应成为负担。让我们多保留一些率真,一些宽容,一些憨厚,一些仁爱,这才是真正的大道呀。

(0)

相关推荐

  • 蒯越传——我将妻儿老小托付给曹操,是我错了吗?

    这是<真.三国志>第69篇文章 今天来说 蒯越 蒯越,字异度,今湖北襄阳人. 蒯越是荆州南郡的望族,据说,蒯通是其先人. 蒯通是汉初有名的说客,曾劝韩信拥兵自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只可 ...

  • 戏评老朱《诗说36计》七绝一组

    本期点评老师:红  妆 瞒天过海 老  朱 广东茂名市人,古诗词爱好者. 一 瞒天过海阴阳计,欲问前程得设防. 古道西风吹又走,螳螂捕雀莫慌张. [红妆按] 伪装到牙齿的节奏! 起句干净利落,点题.次 ...

  • 同为汉初三杰,为何萧何结局比韩信好很多?司马光一语道出原因

    说起刘邦建立汉朝,很多人都不得不佩服刘邦的能力,实际上刘邦平定天下,与自身的文治武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能够登上皇帝宝座,靠得是会笼络人,会用人,诚如<资治通鉴>记载刘邦在洛阳与群臣对话, ...

  • 有功不邀功

    公元前205年,在彭城之戰中,西楚霸王项羽率领区区3万之师,在半日内便击溃了刘邦的56万汉军.这一战,刘邦遭遇了起兵以来的最大惨败,几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其父刘太公.妻子吕雉均被楚军俘获.千钧一发之 ...

  • 知壬与知人1

    知壬者亦应知人,其理一也.知壬者,观壬象也,知人者,观人相也.其象则稍异,其理则一也. 知人的功夫,也是知己的功夫.外观的功夫,也就是内观的功夫.所以知人的功夫往往来源于自省的功夫.人常说" ...

  • 知壬与知人2

    所谓知人的功夫,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极少的信息.更多地了解此人的思想,习惯,思维,行为规律.术数上的知人,还包括去推论人的穷通运数. 以前朋友们之间开玩笑抬杠,有人说"人说真话难&quo ...

  • 知壬与知人3

    看到网友王仙客在博客中的留言:"听其言而知其人,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的人生经验和个人修为了." 这句话很好,他说明了中国学问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术的规定性不很严格,与操术者本身的 ...

  • 知壬与知人4

    知人用人,是一个亘久的话题.古往今来,有好多这方面的论述.也产生了许多的方法和理论. 从古代的相法到现代的人事心理学,以及时尚的各种人力资源测评方法头绪繁多.外国这方面的专家,有很多推祟中国的古老的知 ...

  • 知壬与知人5

    何为"绝嗣兴讼,必有独夫之志"? 书中说:凡四下俱贼上,乃为绝嗣之格.乃是以下犯上,欺君弑父,兴讼之象. 这种人的特征就是不会心平气和地讲道理,古人今人名人周围人一通乱批,兴师问讼 ...

  • 一分钟知你啥命,可知天、知地、知人 (第二章)《六十甲子纳音表——知地篇》

    第二部分,知地篇 所谓知地,便是知国家社会发展规律.六十甲子纳音表便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无上法宝.我们的祖先在亿万年历史长河中不断观察.实践.总结,最终将大道化简,隐藏在这个看似无奇的小小表格之中.我们 ...

  • 论语的生活智慧—由知物而知人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不知人也.」 今译:不要忧虑别人不了解我,要忧虑我不能了解别人. 引述:多多认识别人.把别人当做镜子,以便反过来映照自己,使自己更明白真相.知人与被知,孔子认为前者比 ...

  • 知事不声张,知人不评人,知理不争辩

    <格言联璧·接物>说:"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简单来说,就是为人处世,要懂得慎言的重要性. 我们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 ...

  • 警世名言100句: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警世名言100句: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