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也借此时机,进行了党史的学习。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道德与法治课讲过“集体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我爸经常说“存在主义”。除此之外,平时生活中更是有“爱国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一系列“主义”。那么这么多主义,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能不能不先谈主义,直接做事奋斗呢?在词典中,“主义”有三个含义:一是如“马列主义”这种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及学术问题所持有的系统理论和主张;“存在主义”指的也是这个含义。二是如“小团体主义”这种思想作风,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都属于此类型;三是如“社会主义”这种社会制度和政治经济体系,当然也包括资本主义、帝国主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谈到的“主义”,多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我认为,“主义”既然是一种主张,那么它会影响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以及行动,这就是主义的实际意义。并且,主义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总是把更符合文化或社会发展方向的主义主张认为是“正确”的。比如说,我们中国的文化中看重大局和整体,所以相应的集体主义也就成为了“正确”的并被广泛接纳,也正是如此,当疫情来临时,全国人民重视国家大集体利益,配合防疫工作,从而快速遏制住了疫情的扩散。
从疫情这件事可以看出,一个集体中的所有个体思想主义相同,确实会产生强大的合力,但是完全的思想统一并不一定是完美的。比方说明清时期,由于严重的思想专制,整个国家上上下下全都是封建主义,认为天朝物产丰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不断落后于世界,最终导致了近代的一个又一个屈辱的历史事件。然而近代的乱世又促成了主义多样化,使得中国得到了马列主义,最终在一代代人民的奋斗下,中华民族再次崛起了。不难发现,无论是控制疫情,还是新中国崛起,最初都是一个信念,一个“主义”。但最终的结果都是人们奋斗出来的。如果我们只说配合国家工作,但不遵守防疫规则,医护人员也不去驰援武汉,疫情如何控制?如果当时的青年人只背《资本论》,不去冒着生命危险去游行起义,或是盲从俄国革命经验,不去思考中国和俄国的不同,不去做“马列主义中国化”,怎么会有今天如此繁荣的新中国?因此,我们不能空谈“主义”,只有明确努力方向,付出行动,努力奋斗才能够有实际的效果。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六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公号创建者,周五专栏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元宝爸的话:元宝发我这篇周记,我问他,有没有看过胡适的文章?于是推荐他看《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当他为自己和大家共鸣而得意时,我提醒他,“主义”是一个高度汇总与概括的中性词,英文中带-lism后缀的都是“主义”,也多得了不得。需要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主义”,切不可一见“主义”就想到假大空,这也是一种极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