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有着浪漫情怀的法国画家,画出女人如花(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

100年前的法国巴黎已然是世界上的时装之都,艺术之都。那是一个充满着欢乐和浪漫情怀的城市,自然也不会缺少有浪漫情怀的艺术家,路易斯·玛丽·德·施莱佛便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画家

和很多同时代的法国画家一样,施莱佛也喜欢描绘巴黎熙熙攘攘的生活,尤其擅长描绘那个时代生活在巴黎的时尚女性。画面清新亮丽,生动感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无处不在

施莱佛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新闻工作者,但他从小便对艺术创作情有独钟。

12岁时,施莱佛开始接受比较系统的绘画训练,13岁就在沙龙展出了他的第一批作品。

在艺术家如过江之鲫的巴黎,施莱佛出色的艺术天赋可见一斑

施莱佛的艺术才华受到了静物画和风俗画家菲利普·卢梭的关注,接受了一段短暂却受益匪浅的培训(Phil三年后,施莱佛年仅17岁。作品《紫丁香 Lilacs》在悉尼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了铜牌,施莱佛的名字不再局限于巴黎艺术圈,开始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

我们欣赏施莱佛的油画作品,不仅仅陶醉于他塑造的女人如花,就连那些卖花小贩、马车和优雅的巴黎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甚至着迷,这种轻松浪漫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使得施莱佛一直处于同时代绘画领域的巅峰水准

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

    两者同属于绘画艺术,总有着太多的不似之处,又存在一些相似之处,那么为何西方油画像真人,中国画却和实际差别很大呢?这应该说的是人物油画和人物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对比,

西方油画人物形神俱备 一切都因为油画是以“色彩”为载体,带给人强烈的视觉效果,而色彩本身就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形状,怎么理解呢?就好像物象的影子就是一个很明显的形状,或者把很多种色彩拼凑在一起就也成了一个形状,就比如,“搭积木”那种,这就是油画艺术里所说的“色彩有了,形就成了”。

油画里的人物之所以可以像真人一样形象逼真,除了“色彩造型”之外,它以素描为基础的“空间透视效果”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艺术家把人体结构按照“黄金分割比例”进行塑造,人物的造型模型有了,然后添加丰富的色彩,进行修饰,自然就形象逼真和真人一样了。 中国画人物和现实人物差距很大, 几千年来,国画都注重“写意”,首先要明白“写意”并不是忽略物象的具体特征,比如,那些花鸟、山水画的形象也很逼真,唯有人物画的形象给人“怪怪的”感觉,和现实中的人物相差甚远,那么为什么人物画就不讲究形象呢?而山水、花鸟却有形象?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是因为,山水、花鸟没有表情,在油画或者国画中都不需要描绘表情,人们在欣赏没有表情的物象只会观察整体特征,不同的物象之间总是相互吸引,所以觉得那些山水、花鸟很逼真;然而,人物是有表情的,只是在国画中看不到色彩,只有笔墨,用笔墨来描绘表情自然没有比用色彩描绘表情显得生动形象,就好比一张苍白的脸是显示不出任何表情的,又由于国画的空间立体感没有油画的强烈,(确切的说国画是依然属于线条艺术)所以国画人物看起来和实际人物差别的很大。

https://www.360kuai.com/pc/detail?url=http%3A%2F%2Fzm.news.so.com%2Ffb744915106c8cd858c2eb4f7595e496&check=b89399a3e604e574&uid=56d16ded3d9cabaceccdb5084974bba8&sign=360%5F36e79513&djsource=XsgsZg&tj_url=981c67d6175ff4438&scene=2&tmprtp=expf%3Dcomindexc2043%2C%26reqid%3D09d1956f-c200-4fd0-b546-de634cf0af05&hsid=4b4cc4fe96229086eb4f9c34bfd35913&nsid=18iKzKSDs020P7Dhc2WgG9b&refer_scene=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