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 北京现代用水溯源 赵润田

.

问渠那得清如许 

北京现代用水溯源 

赵润田

北京晚报 | 20210408

.

  如今的东直门是个热闹地方,立交桥西有“吃货”们无人不晓的簋街,样样美食都勾人馋虫,桥东则是一片商业繁荣,拥有众多公交线路的交通枢纽,显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但可能不少人没有料到,就在这繁荣热闹的背后,从交通枢纽公交总站稍稍往北走,有一个清静巨大的院落,那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藏宝秘地,里面收藏着全北京最早的自来水设施和建筑,100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现代城市文物的独特资格。

.

  东直门自来水厂来水亭

  东直门自来水厂烟囱

  东直门自来水厂车间历史建筑

  东直门自来水厂更房

  东直门自来水厂第一号水井

  东直门的神秘之地

  我曾寻找北京地区告别农耕文明而走上现代市政的源头,有趣的是,其中有两大重要源头都是在前门附近,一处是最早的华商电灯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华北电力集团公司所在地,肇始于1906年,现在的楼房就是原地所建;另一处是前门辇儿胡同的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08年。

  电和水,是现代城市生活首要条件,须臾不可离之,“电”的最初岁月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叙述过,关于“水”,我在探寻过程中先是找到辇儿胡同的自来水公司旧址,楼有沧桑之相,但已看不出与自来水的联系,真正能够更多地看到“真东西”的地方则是在东直门外,那里是1908年清政府筹建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的旧址,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北京市民告别水井的时间并不遥远,近几年大规模拆迁工程中,发现某个院子里有一眼水井,不算是新鲜事。旧时北京街巷里往往有集中供水处,唤作“水窝子”,水管进院是后来的事,最初哪个院子有水管,门楼上由自来水公司给钉上一个蓝色铁牌作为标记。我少小时,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大杂院里还是全院共用一个水龙头,每到冬日,天寒地冻,要给露出地面的水管子缠上好几层旧布条、草绳子,给它“穿”上“衣服”以防寒,以使它不致冻裂。即便这样,第二天清早,还难免用热水烫化水龙头里的结冰,最冷的时候,则须每晚关掉截门回水,把水管里的水放尽,否则会把水管冻裂。就这样,第二天上午,太阳高照了老半天后,打开阀门,水还是冻的,需要用热水去烫开龙头和水管。不几天,水龙头周围就被冰包围了,小冰山似的,去打水须格外小心。相信每一个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都会有围绕水管子的故事。不方便是肯定的了,整个一冬,水龙头下的地面都堆着冰,滑滑的。那时,走在一些胡同里,还能看到设在胡同不碍事的地方、几个院子合用的水龙头和下水池。走路渴了的人,拧开龙头就可喝上一气儿。

  北京居民用水现在已基本走完现代化的过程了,可以说是三部曲:首先是自来水进街道水站,然后是进院子,最后是进屋子。旧日水管子的故事只能在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了,那么,北京是从什么时候告别“水窝子”而开始使用自来水的呢?

  这就必须走进东直门老自来水厂,也就是现在称为自来水博物馆的秘地来观赏北京地区最早的自来水工程旧迹。

  中德建筑风格的组合

  我最早走进这个厂区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为着自己文史研究的一个专题,在东直门清水苑小区东面实地踏勘,找到了它。

  很大、很静、很美,是这里给我的最深印象。整个厂区,只我一个人在里面走来走去,简直太奢侈了。

  这里早已不是生产单位,周围一片静寂,远远地就看见一座奇特的建筑温和而又厚道地矗立在蓝天阳光下,红墙白柱,尖顶圆檐,窗低门阔,与北京街头偶然可见的教堂不大一样,但一派洋味却是不减的。

  那是一座德式厂房,盖得一点都不含糊,看见它,你会想起自己所读过的德国童话,以为那是一座王宫,里面有王子和公主。

  王子和公主是没有的,作为展品,大块头的水阀倒是有一些。当年这里是蒸汽机车间,高12米,面积600多平方米,巨大的蒸汽机作为动力源带动抽水机,将处理过的水灌到54米高的水塔里,从而沿着管线送往城内各水站。

  走到厂房的侧面,感觉又有点像大礼堂或是电影院的门面。还有一样东西堪称一绝,车间东侧,是一座八棱形的烟囱,峻拔,精巧,檐口有很美的装饰,这让它保持着自己的“老味”。它是当年用糯米灌浆、磨砖对缝的中国传统方法建造的,当然结实得很。这种八棱形的烟囱在北京恐怕找不到第二份,可谓北京最美的一座老烟囱。

  这种厂房和烟囱即使放在德国恐怕也是古董了。北京前些年的盖房热中,有一些楼盘喊着嚷着地标榜自己是“德式”,他们可能用了一些德式建筑元素,可要让人一眼望去便看出是“德式”,恐怕难说。而这敦敦实实的厂房却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你,这是真正的德式。

  大厂房后面是一个很大的后院,大片的草坪中,最北面的正中是一座外形很像北京展览馆剧场的建筑,那是建于1908年的“来水亭”,上下两层,周遭有雕刻精美的巴洛克石柱环绕,楼上覆绿顶,美丽得很。东侧拐角处是一座小巧的阁楼,也是两层,中式灰瓦顶,那是一座更楼,当年供值勤人员使用,也建于1908年,仍显得很结实。靠西头那座圆柱形建筑叫“聚水井”,是当年储水用的,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整个后院幽静极了,完全是一个庭园式的厂区,不亚于公园,置身其间,真有一种“又得浮生半日闲”的享受,让人不想走。当年,这一草坪所在地是水厂的蓄水池,整个北京的用水,在1949年以前都源于这儿。可惜,水塔已经不复存在,水厂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损害。

  大厂房前院是另一番景象,可以找到一些旧日的联排车间,显然简易得多,但那窗户与大厂房的窗户还是有着一致性的。我走到那里时看到,已经闲下来的车间外面还堆有生产废料,但显然已许久没有人动它们了。

  前院还有老自来水公司的办公和宿舍用房。门楼前有好几株美人松,虽在严冬,枝叶也是一片绿色。它们靠门楼太近了,以致绕来绕去也不好拍全这座有着精美细节的门楼。灰色和红色构成门楼的主体色彩,浑圆的门柱和砖砌的装饰给它增添了几许洋味,而门额上的砖匾却是中国传统样式。

  推门进去才知道,这是一个穿堂门,里面包容着三进大院子,里面正房、厢房都十分俨然,檐下的花格木衬尤其好看。我去的时候,院里的房子还用作旅馆,收拾得很整洁,院心里还残留着积雪,此外别无杂物,很安静。遥想公司在宣统年间开业时,院里该是进进出出的繁忙景象。百来年过去了,开创北京现代市政设施的人们也早已作古,办公室的房子却依然安好,把那样一个时代的那样一群人以及他们的味道永远地留在院中,让今天站在院里的人去想象、去揣摩。

  前不久我再去此地,自来水博物馆整修的大门已开在整个厂区的东侧路边,依然是中西合璧的风格。老厂办公区的房屋味道依旧,我曾在几个不同的电视剧中见过它的美丽姿容,看来编导们很看中这些建筑富有年代感的独特风情。

  成了影视剧的外景地,这恐怕是慈禧、袁世凯和周学熙当年都没有料到的事。

  东直门自来水厂办公楼大门,位于老水厂南部原办公区,作者摄于2008年前

  京师自来水公司水票

  周学熙

  慈禧太后“恩准”的股份制企业

  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的创建离不开一个重要人物:周学熙。这是一个与南通状元实业家张謇齐名的创业者,当年人们誉为“南张北周”。

  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起点,北京自来水的最初起意,竟是来自紫禁城中的一次关于消防的廷议。慈禧太后与袁世凯一次议政时,太监传来宫中库房起火已经扑灭的消息,慈禧顺便问袁世凯京城出现火灾怎么办,老袁趁机答曰:用自来水。其实,袁世凯早有修建自来水设施的想法,宫中火灾恰是一个拾起话题的机会。于是,办水厂的事上了朝廷的议程。

  旧京火灾虽说不上频仍,但每一有警,动辄连街而起,以人担井水之法去扑救,难得及时奏效。北京人口稠密的著名商街大栅栏、鲜鱼口都曾起过大火,人们只能眼看着万千资财顷刻之间荡为灰烬。紫禁城中,也多次遇到火险,成为宫廷的腹心之患。北方大城市中,天津的自来水先北京一步于1898年建成,曾在天津任职的老袁自然见过自来水消防龙头的威力,面对太后询问故有现成的廷对。

  慈禧太后点头了,具体事项则落在周学熙身上。

  1908年,周学熙主持筹建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集资300万元,5月开工,历时将近两年,建成东直门水厂、孙河水厂和300余里输水管线,1910320日实现首次供水。这项现代化工程虽然是慈禧太后“恩准”特批的,但她没能喝上自来水便归西了。

  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开始筹办了,有意思的是,它采取了民间筹款的股份制方式,当时叫“官督商办”,资金来源于“招商集股”,公司的股东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清政府的农工商部负责监督。以股份方式集资运作公益和商务兼有的城市规划建设,这在今天看来也是一种先进模式。这一项目先由周学熙担任督办的天津官银号垫股本银50万两作为兴办专款,并每年拨银15万两作为保息,以保证公司信誉,另外300万元股金面向社会集资,很快被认购一空。

  公司内部设董事会事务联络室、秘书室、技术室、总务科、会计科、材料科、营业科及供水科,成为完整的管理机构。公司历任领导人是周学熙、潘承业和王树芳。该公司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称北京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农商部。1928年以后称北平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归北平特别市社会局管辖,并在南京的工商部注册登记。1937年“七七事变”后,该公司又划归北京特别市公用管理总局管理,改名为自来水管理局。1945年抗战胜利后,公司由北平市政府接管,改名为北平市自来水管理处。1948 3月,北平市政府将自来水管理处的产权又发还民营,成立北平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19493月该公司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

  这家公司有着十分完整的业务管理档案,从各个时期的组织章程、组织系统表,公司的施政方针、董事、股东会议记录,业务会议记录,自来水局局报,资产负债表、营业支出账、收入预算书,清查公司产权、股权的报告,自来水营业法案,第一次至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的训令及实施状况报告书,公司职员名册,履历表,各级职员任免、调动、辞聘的指令,人事管理规则,员工福利待遇的规定,公司内国民党党员名单;直到业务概况、营业计划、营业报告、工程计划、承包自来水工程合同、水厂统计表、全城管线略图和调查井口地图、供水装置登记表、订购机器设备合同、固定资产统计表、调整水费、水源清洁、水质化验的报告等等,一应俱全。

  这为研究北京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一个铜板四张水票

  京师自来水公司选定京城东北部的孙河(今温榆河)作为水源地,经14公里长、管径为400毫米的管道送到东直门水厂“来水亭”,经漂白粉消毒,进入如今已改成草坪的清水池中,然后用蒸汽机带动的水泵将水打到54米高的水塔,最终通过管线输送到各街道的水站。水站建有棚顶,设专人管理,配有专门给用户送水的水夫,市民多数人还是自己到水站购水。京师自来水股份公司发行“水票”,1910年一个铜板可以买4张水票,每张水票可买水一挑,一挑水为100磅。

  信步自来水博物馆内,我看到搅拌漂白粉的两口水缸,约一米高,下端凿眼安有水龙头,想来,当年来水亭里的工人把缸里的漂白粉搅匀后,打开龙头,粉液淙淙流入水池,那情景虽很是“原始”,但却是当时的“先进生产力”了。

  水厂于1910年建成后,北京城内25万市民开始改变饮水习惯。此前,人们都使用井水,当时市内约有1200多口水井,一些胡同就是因此得名的,譬如:王府井、柳树井、大甜水井胡同、三眼井胡同,很多。自来水作为一个新事物来到人们面前,一些人还不适应,以前到井沿挑水出来就用,这回要花钱买了,再说,谁知这水怎么样啊?当时有传言说,此水是“洋胰子水”,不能喝。急得新开张的京师自来水公司向居民免费送水两个月,还花钱在媒体上做广告,同时四下里散发传单说:“但有一宗事须向大家声明的,就是这龙头乍放出来的水,拿着显微镜细细地瞧,全是极小的水泡儿,因为这个水,起孙河汲上东直门的水楼子,借水楼子上的压力,然后再送到各街市龙头,水楼子高,压力大,又遇着这个冷天,那水管子里面有些冷气,被水的压力催的紧,一时散不尽,就跟着水一块儿出来了,所以水里头有些白泡儿。不过一分多钟的时候,那水泡就化得干干净净,这个水就全变清了,有不知道的以为是管子洗不净,又有说跟洋胰子水一样,殊不知这个道理,一说便明白了,大家就不致误会啦。”

  周学熙:成功的财政人才

  公司首任总理周学熙曾是一位举人,在创办京师自来水公司之前创办过中国最早的一批水泥厂和煤矿,还举办工艺学堂,培养中国本土技术人才,后来又两度做过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

  说起来,周学熙应该算是袁世凯非常信任、倚重的朋友兼合作者,周袁两家本是世交,周学熙的父亲周馥曾任两江总督、两广总督,初时以周易占卜赚钱度日,后因精于书法被李鸿章看中,带在身边效力,进而擢为直隶布政使。李鸿章死后,袁世凯升为直隶总督及北洋大臣,而袁留下的山东巡抚位置由周馥接替。先于此时,周馥与袁世凯的叔父袁保庆曾同在两江总督府做事,10岁的袁世凯和3岁的周学熙就在那时成为府里的玩伴。如此说来,两人可谓“发小”,结成的情谊可想而知。甲午战争时,周馥由李鸿章指派,到前方营中效力,并派袁世凯协助,两家关系更加密切。甲午战败后,朝廷内外纷纷攘攘,中国走入重大的历史调整期,原本一心要考中举人的周学熙弃学而进取实业,协助袁世凯在工商、金融诸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事情,展示出不凡的经营实业和财政的才能。

  周学熙是1897年开始进入实业的,两年后成为河北开平矿务局总办。1901年受清政府指派,为山东大学堂总办,后来又进入直隶银元局。周学熙是有国际眼光的人,他曾经赴日本考察实业,回国后提出创办“直隶工艺总局”,同时在天津、唐山创办重工业企业。北洋劝铁厂、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北洋滦州官矿有限公司和滦州矿地产有限公司等,都是他二十世纪最初十年里创办的,成就斐然。

  19127月,周学熙担任财政总长,主要负责对外借款事宜,这就是著名的“善后大借款”。对于初始阶段的民国财政,此举无疑是成功的,它使当时捉襟见肘的财政状态迈过了艰难门槛。用3年时间,使国家财政收入从1912年的不足3000万元上升到1915年的1.3亿元。这一巨大跨越,襄助民国北京政府度过了最初的难关,局面由此而稳定下来。周学熙担任财政总长期间,正是清廷退位后国家财政框架面临再造、一切从头做起的艰难时日,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建立新的财政体系,尤其是开创了国税与地税分开的国民税收体制,为后来所沿用。

  周学熙不仅是成功的财政人才和实业家,还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书法高手,其书朴厚圆润,笔笔不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遗留作品不多,但弥足珍贵。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这个清静幽深之地,凝聚着北京自来水的历史,见证着北京城市市政工程走向现代的起点。它得以基本完整地存留下来,殊为宝贵。走进这个院落,就是走进历史,走进砖瓦、钢铁铸成的教科书。

.

(0)

相关推荐

  • 因火得水,京城从此有了自来水

    1910年3月,京师自来水公司正式向北京城区供水,日供水能力1.87万立方米,从此,北京人跨入使用卫生洁净的自来水时代.这是京城第一家自来水厂,而兴建它的缘由,可以说是"因火得水" ...

  • 老北京如何用水,玉泉山的水质量最轻

     位于东直门外香河园街的北京自来水厂旧址,如今是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民国初年自来水厂的送水广告  玉泉山 炎炎夏日,人们最喜欢的莫过于清凉的水了.说到老北京的水,很多人会想到不少关于水的地域,比如什刹 ...

  • 自来水厂和自来水公司不是一回事

    自来水厂是生产单位,就是只管生产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自来水公司是经营单位,负责安装管线.供水.维护.收费等,实现再生产并实现一定利润.一般自来水公司至少包含一家自来水厂,有的可能有若干家自来水厂 ...

  • 朱熹读书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奢侈事.尤其对于职场人而言--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记不住.用不上--这些问题仍然在消磨着许多人的读书热情. 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读书,有效读书,并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94年,64岁的朱熹在宫中担任待讲时,因为希望能够效法古代缺席,制约君权,结果得罪了宋宁宗和宰相韩侂胄,被罢免还居建阳. 1196年,有人叫嚣要"斩朱熹以绝伪学",他的门人也被 ...

  • 张斌:问渠那得清如许

    问渠那得清如许 文/辽宁丹东 张斌 "有时常想无有时""细水长流",这是母亲生前经常说给我们的话,是母亲的忠告. 母亲在缺吃少穿的岁月里挣扎了大半生,饿怕了,穷 ...

  • 李海河诗词50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李海河诗词50首 一.喜庆类 律诗 庆祝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 黄花红叶映祥云, 盛会京城翘首吟. 一曲清音琴韵远, 千丝好雨物华新. 倡廉反腐民心暖, 富国强军捷报频. 同晋小康圆绮梦, 中华锦绣万年春 ...

  • 《十八洞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正如电影<十八洞村>的海报一样,影片中的十八洞村,也是一个风景绝美的所在,全村大面积覆盖的森林,沟沟壑壑间的如镜梯田,还有特别原生态的一栋栋老屋,看起来苗族风情非常浓郁.但,当我们跟随电影 ...

  • 问渠那得清如许|郜灿(江西)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文学 梦想成真的摇篮 作家 异彩纷呈的平台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二)|郜灿(江西)

    *文学新高地 时代最强音* *弘扬真善美 汇聚正能量* 文学 梦想成真的摇篮 作家 异彩纷呈的平台 扩版増栏谱新篇 --纸刊<天赋文学>报二期新颜 <天赋文学>报,由天赋文学社 ...

  • 问渠那得清如许,那的读音与字形

    阅读本文之前,请先投个票. 收到一位小伙伴的信息,说家里娃娃的老师,要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那"读作nà,要求我写写这个字.遵嘱执行. 这句话的意思是:池塘 ...

  •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谁水来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今天在预习下周二的<大学>研习读书会 看到这句本末先后终始,意蕴深厚 本末,与体用,源流,因果,乾坤可有关联性思考.我现在喜欢用源流来做思考.万事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