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好怕你爱我……”用爱控制孩子,是最温柔的暴力!

前几天Professor看了一部名为《你好,未来人类》的纪录片,其中的一对母子给Professor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岁的华裔少年何家进,是儿童智力竞技节目《天才儿童》上的明星选手。

他不仅学习好,还擅长小提琴、钢琴、足球。

但是,在这个“别人家的孩子”的背后,却站着一个控制型的母亲。

她密切关注着儿子成长的每一步,为他提前规划好一切,制定了一套远超学校进度的课程表,从比赛主题到科研方向,儿子的每个重要决定都需要听从她的意见。

测试表明,家进的各项学习潜能指标都远超同龄人,毫无短板,但他经常会通过咬指甲来纾解焦虑,他最大的短板就是长期隐藏于他潜意识里的压力和紧张

有专家建议家进妈妈:

给孩子更多空间,可以引导他,但不要过早干预。过早为孩子设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控制其发展方向,反而会限制他的可能性。

很多父母在育儿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得陷入强势的“陷阱”,缺乏对孩子判断能力的信任。

如何破除这种“惯性”,如何改善亲子关系,更加积极正向的引导孩子成长,是为人父母者需要细细思考的问题。

用爱来控制孩子,真的对孩子好吗?

“我大,你小,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容易犯一个错——无意识地站在成年人的高度“贬低”孩子的想法。

电影《玛蒂尔达》就讲述了一个天才女孩摆脱自大的父母和老师控制的故事。

玛蒂尔达的父母奉行“读书无用论”,发现女儿爱看书后,深感自己做为父母的权威被威胁,便总是借机打压她,贬低她从书本中学到的新知识,强行把她的头转向电视机。

而且,还总是向她灌输“我很聪明,你很愚蠢” 、“我大,你小,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的观念,试图通过不断的打压来控制她。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很少有像电影里的这种蛮不讲理的父母,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想要控制孩子,要求孩子要听自己的话。

梁文道在《圆桌派》中谈到父母的控制欲时表示:

父母把“为你好”挂在嘴上,那不是在为孩子好,而是在为自己好,其实是在成全自己的价值观,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其实说白了,不以尊重为前提的控制,归根结底是源于自大和固执,没有把孩子当做平等独立的个体来对待。

家长要比孩子拥有更多的阅历和更全面的认知,这点不假,但这并不代表家长100%是对的。只有认清自身的局限性,爸爸妈妈们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成长。

选择权,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对孩子而言,父母最好的帮助不是帮他们做决定,而是给他们自己选择的自由。

林卓宇被誉为“90后作家掌门人”。他在5岁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小凤凰》,12岁出版第一本30万字著作,15岁就加入了湖南省作家协会,还成为中国作协最年轻的会员。

谈到自己的教育心得,林卓宇的母亲说,她一直坚持尊重孩子的兴趣。

作为家长,她只注意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在其他事上都让他自由生长。

“从不强迫孩子学什么,过多的条条框框容易泯灭孩子的天性。”

林卓宇喜欢旅游,喜欢养花花草草,他们夫妻俩就陪他一起四处游历,在家中腾出地方种花草。

林卓宇从小就表现出了对阅读的兴趣,她就引导孩子试着自己动笔写作,但不会给他太大压力。

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无限的潜能,前提是父母敢于放手,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

黄执中曾在《奇葩说》中说过:

完美的人生,就是在人生每时每刻,都能尽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选择权。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就是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他。

有智慧的父母选择做孩子的朋友

前段时间,林依轮17岁小儿子的恋情曝光。

有网友指责其未成年早恋,实在不该!

林依轮却在微博回应道:小儿子和女友已经认识多年,两个人还像小时候一样好。

他说:

“作为父母,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们快乐幸福。”

“早恋晚恋我们并不给孩子下规矩,幸运的是孩子不隐瞒、不随便,双方父母也都尊重和祝福。”

林依轮开明的教育观赢得了许多网友点赞。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总会出现一些“小意外”,充分尊重、积极引导,让他们学会承担自我的责任。一味打压,反而会适得其反,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

有智慧的父母选择做孩子的朋友,与孩子平视,平等地与他们交流,用同理心去理解,而不是一味地设置规矩,让孩子圈缚自己,自我设限。

窦靖童也曾在采访时,谈及母亲王菲对自己的教育方式。

她说:从小到大,王菲给了她足够的尊重,所以她其实并不叛逆,因为根本不需要通过叛逆来争取额外的空间。

她和王菲的相处模式更像是朋友和姐妹,什么事情都能商量、沟通。

就像王菲在歌曲《童》里所唱的那样:

“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

尊重孩子,就是要在大处着眼,在小处放手,允许孩子们在适当的范围内掌控自己的人生。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让孩子走自己的路,是来自父母的最好祝福。

Professor点评:

以爱为名的控制,最后都会演变成孩子不得不咽下的苦果。

与其让孩子变成失去生命力的“提线木偶”,不如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点这里!快来带宝贝一起体验精彩瑞思课堂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