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雍也篇(十三)

01

   原  文     

雍也第六

06. 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02

   释  解      

孟之反是鲁国的一位有君子品质的大夫,老师说:“孟之反是有谦谦之德的君子,他从不居功自夸。一次,战役失利,他勇敢地殿后,掩护军队撤退,其勇可嘉。在大军快进城时,他却扬鞭催马,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因为我的马跑得实在不快啊!’”

03

   释  字     

《说文》:奔:走也。从夭,贲省声。与走同意,俱从夭。博昆切。

《释名》:奔:疾走曰奔。奔,变也,有急变,奔赴之也。

金文“奔”上面像一个人前倾甩手奋力奔跑的样子,下面是三个止(趾),表示人跑得很快,足迹多。本义是急走、快跑,引申出逃、败逃、追赶、追求、投奔等义。《说文》“从夭”,徐灏曰:奔训为走,而字但从夭,无以见意。考周石鼓文从犬,盖奔、走皆从犬,取善走之意。本章奔为败逃、溃退之义。

殿

《说文》:殿:击声也。从殳𡱂声。堂练切。段注:“此字本义未见。假借为宫殿字。”

《类篇》:殿:丁练切。军前曰启,后曰殿。又堂练切。

汉字“殿”,从殳从𡱂,𡱂本义为臀部,殳为击义,字形之义为“击臀”(打屁股),臀部常用功能为“坐”,故将在形制上犹如臀部那样稳稳当当地安坐着的高大房屋称之为殿。由臀部在后,故殿有“殿后”义。《说文》“殿:击声也。从殳𡱂声”,段玉裁注:“此字本义未见。假借为宫殿字”,张舜徽认为:“殿的本义已为传写者所脱夺,而误移敲下一训于其下”。本章殿为殿后掩护义。

04

   素  说      

前一章通过老师和子游的对话,一方面表现了子游的识人之法和用人之道,彰显其仁德之境界成就。另一方面表现了虽在乱世,只要心中有仁德,为政者能克己复礼,推行“为政以德”之道,贤士君子自会挺身而出相呼应,礼乐文明的盛象自然会回归于世。让弟子把握君子的察人之法和取人之道。本章承接前面几章,教导已经有了一定成就的弟子,不能停滞在已有的成就上,通过“孟子反不伐”的君子境界,让弟子在行仁之时,把握君子之勇和坦诚。孟之反是鲁国的一位有君子品质的大夫,老师说:“孟之反是有谦谦之德的君子,他从不居功自夸。一次,战役失利,他勇敢地殿后,掩护军队撤退,其勇可嘉。在大军快进城时,他却扬鞭催马,说道:'不是我敢于殿后,而是因为我的马跑得实在不快啊!’”古时战争失利撤退的时候,殿后压阵的人是有功之人。那时的规矩,战败而还,以后为功。战败殿后拒敌需要更多的勇气,因而功劳更大。孟之反“奔而殿”表明了他有功,但快进城时,他却快马扬鞭,他的马跑的很快,而他自己却说是因为马跑得太慢而落后的,这是他的不居功。本章通过孟子反“耻于居功”的君子风范,让弟子把握在礼崩乐坏之世,君子“明哲保身”的谦让之道。

本章需要注意礼崩乐坏之时的明哲保身之道。本章孔子的言说之中可以感受到孟之反的一片忠心,但他居功不张扬,反怕别人知道,还说“马不进”,感到孟子反过分的矫情。其实这些正反映了孔子时代的礼崩乐坏,仁德不彰和丧失。此时作为君子首先要学会明哲保身,但是又不能损害仁德之道。本章之中的智慧今天读来仍有一种悲壮感。另外还要注意,孟之反的言说是以内心仁德为前提的,与巧言令色不同,需要注意之间的区别。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