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虽好,请科学服用!这13个注意事项不能不知

三七怎样服才科学?

撰文 杜金行 高毅洁

编辑 保健君

三七的药性

三七,是我国名贵的特色中药材,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心、小肠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外伤疾病,以及咯血、衄血、吐血、崩中、经水不止等各种出血症。

因中医认为其具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伤新血”(即 良好的止血与活血化瘀的双向调节作用)的特点,故中药三七被当作治疗体内外各种出血之症及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的要药。人们熟知的治疗跌打肿痛及各种出血病症的“国家保密配方”——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

三七的主要用途

1、多种保健治疗作用

三七所含的这些成分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凝集等止血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肝脏和血清中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来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的缺血;双向平衡调节的作用,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2、防护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服用的复方丹参滴丸的主要成分就有三七,其有效成分被证实能有效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外周血管,从而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的血流量,达到抗心肌缺血的目的。

此外,血栓通注射液等,其主要成分就是三七的提取物——三七总皂苷,经药理研究发现其能通过扩张血管来增加局部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缓解细胞变形,保护缺血部位的相关组织,降低细胞水肿程度而发挥治疗作用。

3、三七浑身都是宝

三七浑身都是宝,从根到花全株均可入药。

三七花,为植物三七的干燥花蕾,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平肝、降压的功效,尤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的高血压,以及头昏目眩、耳鸣、咽喉炎、心律失常等病症。

经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三七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具有较好的镇静安神、抗炎、镇痛、降血压、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三七花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它不仅能够降低血压水平,而且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头晕等症状。

三七花味道甘甜,日常可用其泡茶、炒肉、煲汤等,具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服用三七的注意事项

01、不宜过量服用三七。一些已经患上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遵医嘱擅自加大剂量服用,以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试验表明,人体每天能吸收的三七粉量是6~9克,超出部分将被排出体外,发挥不了理想的效果且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 《中国药典》规定,体质正常者每天服用三七粉总量不应超过9克。

02、属于阴虚内热、火气偏大、血虚无瘀或者元气大伤、阴阳俱虚证候的患者,不宜长期服用三七。因三七性偏温,活血化瘀力强,恐其助热生火或损伤正气,使病情加重。

03、妇女孕期禁止使用。因三七活血功效较强,可能会引发流产,并鉴于孕期的谨慎用药原则,以防伤及胎儿。

04、10岁以下的儿童不宜长期服用三七粉。因为长期服用三七粉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儿童自身的免疫系统正在发育阶段,长期服用三七粉可能会阻碍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

05、月经期间不宜使用三七;或者长期服用三七进行养生保健的女性,在月经期间也最好停服三七。因三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经血过多。

06、服用三七时,降压、降糖、调脂类药物不宜立即停服。虽三七具有调节血压、血糖、血脂的作用,但其功效较药物来说效力弱,无法替代常规降压、降糖及调脂类药物的作用。

07、睡前不宜服用三七,避免夜间频繁口渴。由于三七活血作用较强,部分人服用后会出现口渴等。使用三七,建议饭后服用。

08、三七不宜与酸性较强的西药如维生素C、烟酸、稀盐酸合剂及胃酶合剂等同时服用。因在酸性过强的条件下,三七所含的有效成分苷类被分解为苷原和糖,而降低药效。

09、三七不宜与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藏红花等活血中药合用。需要这些药物与三七同时服用时,应谨遵医嘱;并注意三七的用量,因两者活血作用协同,为避免药效的加成,三七的用量应适当减少,每日最好不超过3克,并且错开服用时间,建议至少间隔2小时服用较为稳妥。

10、三低人群(低血糖、低血脂、低血压)不宜服用三七。因三七具有降压、降糖、调脂的作用,故血压、血糖、血脂偏低的人服用三七不但起不到强身健体的保健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11、三七不宜用开水冲服。因三七的有效成分如三七素加热后易分解破坏,而三七的许多功效如活血化瘀、调节“三高”、抗血栓等作用都与这些有效成分有关,所以需生吃才能达到保健或治疗目的。如用滚烫的开水冲服,生粉被烫熟,相应的药效也会发生改变,故最好用温水冲服。

12、三七不宜与中药藜芦或五灵脂同服。此为中药的配伍禁忌,容易产生一定的毒副反应。

13、对三七过敏的人不宜服用。

服用三七前请咨询正规医院中医医师,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

专家简介

杜金行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教授、日本富山大学客座教授、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后备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研究会生命质量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评审专家等;《中华中医药杂志》等多种杂志编委。从事临床30多年来,师承国医大师、国医名师等,多次赴日学习、交流汉方医学,擅长心衰、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律失常、血脂异常及慢性肾脏病、失眠、胃肠疾患的中医特色诊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