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有格局、有远见的好战略?

文丨大胯 · 主播丨涂山

你肯定听说过“战略”这个词,至少在10年前,能够说出这个词的人还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高大上”。

但最近几年,“战略”这个词被过分泛化了——好像什么都能够被称为“战略”一样:

· 线下随便搞了个会销,就被称为“落地营销战略”;

· 库存积压抄底大甩卖,就被称为“低价促销战略”;

· 企业剧烈亏损被收购,就被称为“转型增长战略”;

……

甚至很多人把“战略”这个词和“打鸡血”、“假大空”划上了等号……

总之,当一个词的意思已经被扩展到无所不包,甚至到“吹爆”了的程度,那这个词本身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战略”这个词虽然看似被很多人“玩坏了”,但并不代表它不重要。这就好像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常常被人们当做茶余饭后的幽默笑话,但你能说这句话没有道理吗?

内观己心

换个角度来看,“被玩坏了的战略”绝大多数都是“坏战略”。从更大的视角来看,“坏战略”还是普遍存在的,甚至还衍生出了一个“增强回路”:

坏战略的出现→小部分人讽刺→引来更多人关注→更多的坏战略出现……

著名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过一句非常有趣的话:

如果我知道自己最终会死在哪儿就好了,那样的话,我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这句话当然有半开玩笑的意思。表面上看,它是用在人身上的,但深想一步,将其用在企业管理上则显得更加意味深长:

想想看,如果你要把某件事情做成,最重要的是先思考“怎样不把这件事情搞砸”,进而思考这件事情的更多反面。

外察世界

顺着这个思路,一个“好战略”的基本逻辑是下面两条:

· 一、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坏战略”?

· 二、在此基础上,如何搞点“不一样”的?

“坏战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之一:

1.晦涩难懂,绕圈子。这种战略往往会使用一些浮夸、深奥甚至是生僻的概念,故作高深的姿态,以至于你看到这个战略之后,很难一眼就知道它想表达的意思。

2.扭扭捏捏,不正视。它往往并没有找到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或是故意避开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

3.空有目标,不落地。很多坏战略都只是泛泛地谈一些美好的愿景,而没有如何克服困难的具体行动计划。

4.目标太多,和稀泥。战略目标是为了达成最终目的而设定的——如果战略目标无法解决关键的问题,或是各项战略目标之间是相互冲突的,那这样的战略本质上属于“大杂烩”或是“和稀泥”。

启迪多元思维

反过来考虑,“好战略”往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简单易懂,超聚焦。实际上,战略制定的首要原则就是:放弃。真正的好战略,从来都不是使用所有资源去达成所有的目标,而是选择那些少量重要的目标,放弃次要的目标。

乔布斯在被赶出苹果之后,苹果业绩逐年下降。在重返苹果之后,乔布斯调整了战略,比如:

· 将苹果的台式机型号从15个减少到1个;

· 将所有手提及手持设备的型号减少到1个;

· 完全砍掉了打印机及外围设备的业务;

· 将全国性的零售商数量从6个缩减到了1个;

· 几乎将所有制造方面的业务转移到中国台湾;

这个战略的真正威力在于,通过采取聚焦化和协调性的措施,直接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他并没有宣布宏伟的收入目标,没有像救世主那样描述苹果公司未来的愿景,也没有盲目改革,而是围绕着如何通过“有限的途径”和“简化的产品”来调整苹果公司的商业打法。

2.扬长避短,找机会。这里的“机会”,指的是找到那些可以让自己“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劣势不再重要”的战场或是环境,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取长补短”。

大约在公元前1030年,矮小的牧童大卫击败了巨人歌利亚就是典型的案例——大卫身材矮小,出征前,扫罗王给他一副厚重的铠甲,并劝阻他放弃挑战。但大卫并没有使用铠甲,而是找到一块空旷的场地,充分发挥自己灵巧的优势,利用机弦射出石子,击中歌利亚的额头,获得了胜利。

3.战术战略,能同步。也就是说,战略制定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让之后的落地战术能够与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比如,战略上“专注于安全”的快车公司,就不能搞“司机讲笑话”这类的活动(战术),只要在安全问题上打折,哪怕这样的活动获得的口碑再好,本质上也是战略与战术不能同步的体现。

正心正举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就会明白为什么“坏战略”是普遍存在的了:

首先,是因为不敢放弃。

因为一个好战略,需要在不同的方案里进行取舍——这就必然会牵扯到一些人的利益——尤其是在大型组织里,放弃的方案越多,触碰到的利益就越多,面对的阻力就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很容易选择一个“和稀泥型”的战略。因为这样就不需要做出放弃,也不会触及到各方的利益。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

大家看起来一团和气、面面俱到、皆大欢喜。但实际上,就和人一样:一个老好人往往也是一个loser,一个谁都满意的战略往往是一个坏战略。

其次,是因为过分依赖模板。

也就是说,很多组织总会盲目依赖一些“战略模板”来制定战略——就像做“完形填空”一样,按照要求把模板中的空格填满,一个战略就算是完成了。

实际上,对于战略的制定者来讲,这种方式可以省去不少的思考时间,也不需要耗费精力来做认真的分析和严密的逻辑验证。但问题是,当“偷懒”遇上了“千篇一律的模板”,一家企业的具体情况就很容易被抛之脑后,这样制定出来的战略能是一个好战略么?

拨迷见智

你肯定听说过一句话:

“战略就是格局,格局就是远见。”

但每次轮到自己制定战略的时候,总是会丢三落四、摸不着头脑。实际上,制定出一个好战略的核心,是要学会像一个战略家一样思考。

也就是说,在战略家的脑中,一个好战略是以充分论证为基础的连贯活动。这里的关键在于两点:

· 充分论证

· 连贯

换句话说,就可以给“好战略”下一个定义:

好战略就是指:通过分析当前形势,制定指导方针,用来应对重大困难所采取的一系列连贯性的行动。

顺着这个思路,制定一个“好战略”的方法分为三个步骤,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清单(To-do-list):

一、调查分析(为什么做)

这里的关键在于确定:目前发生了什么?在一个好战略的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想方设法弄明白“目前发生了什么”——也就是说要思考“如何读懂当前的形势”——而不是上来就决定“我们要做什么”。

一个特别深刻的分析可以转变你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引导你采用一个截然不同的观察视角。

通过调查分析这个步骤,我们最起码能够确定当前形势的性质或类别,将当前形势与前人总结的成败经验联系起来,帮助我们分清轻重缓急。

二、确定指导方针(用哪种方式做)

你可以把指导方针想像成高速公路上的护栏,它的作用在于引导并约束人们的行动。它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 预见竞争对手未来的举动和应对之策;

· 弱化当前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 指导组织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某个或某些关键性或决定性的节点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会把“指导方针”误解为“战略”本身。因为如果没有事前的调查分析,就无法评估其他备选的指导方针;如果没有按照调查分析的结果采取行动,我们就无法确定指导方针是否可以落实。

三、形成连贯性的活动(怎么做)

如果你耐心观察,很多人往往在走完前两个步骤(调查分析和确定指导方针)之后,认为“战略”就到此为止了,这就是典型的错误了。

实际上,战略是针对整体行动的,而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一件事情。各个“活动”之间不能发生内部冲突,所有的“活动”要根据指导方针来进行取舍和修改,要具备连贯性。

所以,综合上面的三个步骤来看,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是:

不管是什么领域的战略制定,都要遵循这三个步骤,它就类似于一个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清单:

1.调查分析——搞清楚病人到底得了什么病;

2.确定指导方针——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手段;

3.形成连贯性的活动——除了直接治疗之外,还要配合用药,嘱咐患者如何饮食、怎样运动等。

一个“好战略”的制定过程按照这三个步骤执行,就能够尽可能地避开我们的盲区,开阔我们的眼界,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情况出现。

最后,你会发现:

一个坏战略往往被包装得很好,就类似于一个球,充满了圆滑、妥协和无奈;而一个好战略往往就像一根极细的针头,充满了聚焦、克制与远见。

开启自在之门

著名战略专家理查德·鲁梅尔特曾精辟地总结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进行战略思考的时候,很容易掉进三个认知局限的大坑当中:

第一个坑是:被一开始的想法锁死。在面对复杂且紧急状况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大脑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绑架。接下来的思考,就会找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个想法是对的,而不是反过来理性批判。

第二个坑是:随大流。就是别人干什么我就干什么,完全不顾这些动作和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匹不匹配。要知道,没有万能的通用战略,在战略选择上,很有可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第三个坑是:过度自信。也就是说,人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远高于结果,觉得自己比普通人更有才华,更精明能干。这种习惯普遍存在,但也足够危险,对一件事情的认知,要看它的基本概率,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的实力。

重新回到上文所说的那句话:

“战略就是格局,格局就是远见。”

实际上,有“战略眼光”就是比别人更加“不短视”。

你必须有最新的思想,并做好被别人模仿的心理准备。更加“不短视”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预见未来,你反而必须脚踏实地,不能活在未来虚幻的轮廓里。

无论是对产业结构及趋势和对竞争对手行动的洞察,还是对自己能力和资源的了解,或是让自己的思考方式变得更加全面并摒除偏见,有“战略眼光”都意味着要比一个轻率的自己更加“不短视”。

回头看,那些最后能够爬出这三个大坑的人,不正是有格局有远见的最佳体现吗?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