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印尼的生活片段——印尼归侨周宝琴女士口述(一)

时间:2021年3月1日 3月4日 3月9号

地点:鼓浪屿

口述者:周宝琴

记录:任中亚

周宝琴,祖籍安溪,1941年出生在东爪哇岛岩望港,1958年归国,在鼓浪屿生活近半个世纪。退休前为厦门一中英语老师。

口述记录12千字,拟分为《早年在印尼的生活片段》、《一家人分三批回中国》、《从长沙一中到鼓浪屿二中》、《我的先生,我的婆婆,我朴素的婚礼》、《成了鼓浪屿媳妇》、《在鼓浪屿的生活片段》六期推出。

衷心感谢周女士提供的珍贵记忆和照片。

鼓浪屿的过往需要更多的讲述和记录,欢迎大家提供真实故事、线索及资料,支持参与!

一、 早年在印尼的生活片段

我父亲叫周征越,1902年生人,籍贯安溪。其实他不姓周,姓钱。他很小就没有父母了,姓周的一家喜欢他,就收养了他。周家有一个儿子在印尼做生意,后来我爸爸也去了印尼。我没有见过这个伯伯,我见过伯母,她是很多代在印尼的华侨,她穿纱笼,是这样。

我爸爸哪年出国,我不知道。总之他出国,后来回来娶我母亲。我母亲是地道厦门人,住在中山路。就是普通的厦门人。我还有他们的结婚照,很好看。你看过《红高粱》吗?里面的九儿有刘海,头发梳在后面,结婚照里的我妈妈就是这样。我妈妈穿中式衣服,袖子大大的。

结婚以后,我爸爸就把我妈妈带去印尼。我爸爸在印尼先是跟着我伯伯做生意,后来自己做。他做过很多生意,花生生意,瓜子生意。后来他做丁香生意。丁香要从安汶运过来。

(周老师父母结婚照)

我们家有几十个工人。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池,下午,工人们先把丁香泡在池子里,泡到明天早上。明天早上,这里一排工人,一人一个机器,把丁香弄碎,放在晒场晒。我们家有两个球场,专门用来晒丁香。晒干了,收。收好了,又有一排工人,把这些丁香装到小纸袋里,再放在木盒子里排好。

第三排工人是女工,她们把这些纸袋糊好,一包一包,几小包装一个大包。

我们有好多买主。我爸爸这个人为人不错,他特别照顾一个老太婆,一个小脚老太婆,她的丈夫很早就被印尼人活埋了。华侨有时候会碰到这样那样不好的事情。这个老太婆是不容易的,她家有儿子,还有4个女儿,所以当丁香供不应求的时候,我父亲就先给她。这个老太婆很厉害,她会把丁香拿到另一个城市卖。

我们家有女佣人三四个,还有一个男工,听说他的工龄跟我的年龄是一样的,他打扫院子,给树木浇水,他还负责收丁香。有专门扫丁香的扫把,和簸箕。丁香是比较贵重的东西,所以等他扫完了,我就去扫他漏掉的。

有一次,他怎么扫得这么不干净,岂有此理,那不是增加我的工作量?我就骂他。那时我大概十二三岁。我骂,他就回我:那你就扫嘛。

岂有此理。我不敢把扫把往他身上扔,就往他脚上扔。他就去告状,我被我妈妈训了一场,怎么可以对工人这样。

这个工人,我爸爸很照顾他。后来我们分三批回国,每一批人走,他都哭。我们每次回国不是带很多箱子吗?每个箱子外面都要用麻布袋包好,缝好。他边缝边哭。边缝边哭。我还记得他的名字叫KENABI。

印尼的女佣人对我们都很尊敬,都是用尊称,比如她叫我妈妈YOU DE. 叫我姐姐YOU TENGA. 绝不会用“你”。这应该是印尼比较古老的方言。

我爸爸雇的工人是印尼当地人,有时也会有当地官员上门,比如管税的,到我们家,看看看,喜欢什么,我们就送去。我爸爸喜欢种花,养鸟,有一次,印尼的官员来,喜欢我爸爸养的黄莺。喜欢就拿走。

我们跟印尼民间没有什么往来。

(周老师的印尼同学)

我们跟华人来往。我们住的那个地方叫岩望,福建人比较多,也有广东人,广东人比较少。隔一段时间,我妈妈就会出门拜访,一家家过去。比较小的孩子就会跟。有时候我也跟。我们坐马车。

妈妈在印尼出门会客的时候穿旗袍,平常就穿斜襟衣服,裤子宽宽的。衣服和裤子是一样的布,绣一样的花。我父亲穿西装便服,赴宴等场合才穿正式西装。

我在印尼读当地的华人学校,叫岩望中华中小学(1)。我们在岩望的华人子弟都在那所学校念书。我爸爸曾经担任过学校的董事会主任(2)。

听说当年陈嘉庚去东南亚募捐的时候,我父亲也参加了。后来有风声说日本人要来抓我爸爸,因为我妈妈当时怀着我,我爸爸怕我妈妈受惊吓,就去我们房子的前厅等着日本人来抓。——我们当年在印尼的房子,卧室在房子后部,房子前后都有院子,前厅是敞开的,有回廊,放着桌椅。我爸爸就在前厅等。后来没有人来抓他就是了。

我1941年出生。1942年日本人就来了,据说是我大姐抱着我,一家人跑去山上逃难。我大姐大我11岁。我们家一共11个兄弟姐妹。我是老六。

解放初,每年国庆我们政府都会请海外的爱国华侨来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周征越先生1954年参加回国观光团集体照)

1954年我爸爸参加了观光团,去了北京。当然很激动,很光荣,当时何香凝、廖承志都接见了。何香凝还送了观光团成员每人一张她的原画和她的一本画册。

观光团还去了东北参观工业,参观完就各自回乡省亲。我爸爸经过杭州时买了很多工艺品,以便送亲友,我得了一把杭州扇,很美又很香。

我爸爸回到印尼后,每天很多华侨来我们家,打听国内情况,我爸爸就讲他的见闻,这样那样。接待这些人,茶是我泡的,泡完了,女佣端去,由我爸爸递给客人。所以我当时就听了很多。

那几年我们家每个月还会得到领事馆寄来的《人民画报》,《苏联画报》,很漂亮哦。当时印尼也开始放中国电影,像《天仙配》啦等等,我母亲很爱看。

(1) 岩望中华中小学始办于1904年。1903年中国近代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出逃南洋,途径爪洼岛时,莅临岩望,在慈德宫召集华侨开会,劝导华侨学习汉语汉字,主张创办新型中华学堂,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华侨子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热心教育事业的侨贤们当即组织临时理事会,凑足教学经费,招请教员。1904年5月3日,中华会馆宣告成立,由康有为亲笔题写的“中华会馆”的柚木横匾高挂于学堂东边的大门上。此后,该学堂历经战火、印尼排华等事件,于1966年关闭(资料来自《岩望中华会馆一百周年纪念特刊》)。

(2) 周征越先生在岩望曾担任中华会馆董事会主席,也是该校校董事会主任,曾于1954年带头捐出两万盾现金(约一公斤黄金),并发动其他理事各出一万盾,共凑足35万盾,收购哈山奴丁大街的大房子充作幼儿园分校(资料《岩望中华会馆一百周年纪念特刊》)。

(第一期结束,后五期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