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乐丨BBC纪录片《中国春节》,暖哭了,看完想立刻回家过年!

豆瓣评分8.1,超3700万观看人次

BBC在2016年的春节,派了几个英国记者,来中国体验了一把原汁原味的春节。随手拍了一部纪录片《中国春节》,包括《回乡》、《团聚》、《欢庆》3集,将我们中国人过春节的热闹盛况,完整地记录下来。

我连看了三集,停不下来,全程惊讶状:为什么我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看着这些再熟悉不过的过年画面,突然觉得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就像给自己的生活加了一个万花筒,发现原来熟悉的日常居然这么迷人,有一种莫名的新奇和感动!

司空见惯的事物,在老外的镜头下,瞬间变得高大上——

片名

中国春节——全球最大庆典

英文译名更炫酷

Chinese New Year: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片中BBC两个爷爷级的记者,

一致表示:

这是我过的最棒的新年!

引得英国观众各种羡慕嫉妒恨……

最可爱的是,这两个爷爷

称辣条

是“中国 25 岁以下年轻人最喜爱的小吃”

如此接地气!连央视都报道啦!

在B站中,

年轻人的弹幕评论已经覆盖了整个屏幕

太欢乐了~

真庆幸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然我一定会疯狂向往这古老国度的狂欢。

第一集:《回乡》

讲述的是中国人在路上的故事

BBC称春节是“比长城还古老的节目”

春运则被为“春天的迁徙”

于是,给了这个传奇的故事一个温暖的注脚

为了这场迁徙

在北京

有着最繁忙的公路交通系统

有着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

有着最“惊人”的火车站

摩肩接踵的场面,开启最心切的归家路

在北京西客站

就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

据统计春运期间铁路出行人数高达2亿5000 万

一天就可以售出560万张火车票

在南方,

还有近几年出现在视线中的

摩托车回家大队

BBC的两个从外国来的老爷爷,

吃着给摩托车大队准备的粥,

赞不绝口

莫名被戳中萌点~

除了在回家路上的人们,还有守在家的人们

在河北张家口蔚县暖泉镇,

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小镇

一户姓薛的铁匠世家,

500年来有一个家传的技艺

打铁花

传男不传女的规矩

让只有2个女儿的14代传人

薛建国先生

成为最后一代传人

将铁在1600°C的高温中融化后,

向天空抛洒,迸溅出的万朵火花

像极了枝繁叶茂的树冠,故名“树花”

壮观但危险的手艺

纵然外传

也没人愿意继承

也许不久的将来

我们再也欣赏不到如此的美丽

这些片段,将会成为史料被存封

第二集:《团聚》

说的是回家、吃年夜饭、看春晚

到家了!

不管火车、飞机、轮船、汽车、摩托车,

最终的一刻,都是为了团聚

孩子飞奔过来,

抱入怀中的感觉,

是春运这场大迁徙最大的意义

它承载了太多中国人的悲欢离合

这一幕,唤起了我心底对家最急切的渴望~

温暖得连BBC的女记者也被感染得不行不行的~

吃年夜饭了

在家包饺子,吃个团圆饭,

没有比这更简单的美好了

两个爷爷说

这是他们经历的

最有趣的新年,

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看春晚了!


BBC走进了春晚的后台,

得到的数据,惊呆了老外:

想上春晚就要和1000个节目竞争,

准备期有的甚至长达1年之久!

由于覆盖人群和无敌的收视率

他们称春晚是

“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电视节目”


第三集:《欢庆》

看香港舞龙、大游行、上香、烟花

去吉林查干湖捕鱼

再吃世界上最长的长寿面

.......

这样热闹才叫过年!

看,香港夜间花车游行

一场15万观众、2500名演员的狂欢

去,查干湖捕鱼

感受最激动人心的丰收场面

捞起来的鱼,铺面了整个冰面,

BBC记者不淡定了~

他拿着渔民送的

像他的手臂一样长的鱼

直奔小渔村

刚出锅的鱼

冒着热气

隔着屏幕,都感受到撩人的鱼香~

吃,一晚最长的长寿面

一根到底,一碗装满

来自世界吉尼斯记录保持者刘辉

他创造的1918米长寿面的记录

至今未被打破

.......

最后,回到香港,

看看维多利亚湾最壮观的烟火

正如纪录片的所说,这场盛宴并不会就此落幕,还有太多关于春节的故事,看完视频,你会发现,祖国原来这么美!

忽然觉得

春节才是

全世界最令人向往的节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