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程什伍—我记忆中的故乡

我记忆中的故乡

作者:程立正

近日打开“谷歌地球”在线,从那茫茫地球上,我大海捞针,找到了祖国、找到了北京、找到了保定博野;又从那熟悉的村庄轮廓,真的找到了我们村。我急忙下载下来,进行了图片放大,一户一户地辨认、斟酌和比较,终于找到了我的家!

家乡变了,我差点看不出来啦!她也长大了,向四周延伸了。从2016年6月航拍的地图看,她向东南、正东延伸的较多。街道多了、直了,修成水泥路面了!连通往邻村的村级路和到田间去的机耕道也硬化了;听家乡的老乡传来消息说,都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了!每天往返博野和耿庄之间,往返有五六趟呢!看着老家的图片,看着这家乡的新貌,我失眠了,不禁浮想联翩,欣然提笔……。

光阴流逝的真快,我脑海里的故乡、小村的街道、那一栋栋房舍建筑、那一家家的小院结构,大门的轮廓;那各家各户院里、屋内陈设;那一口口很深的水井,那一个个小伙伴、叔叔婶婶、大妈大伯、爷爷奶奶们的音容笑貌,像在梦中一样,还是那样栩栩如旧,深深地固化在我的脑海里。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在梦里,我回到过那阔别了近四十多年的老家,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游戏,追捉戏逗,一起捉迷藏;和姐姐一起从井里打水,爬墙头、上树捉鸟被父亲责骂;去田间挖野菜、拾山药、拔草或柴禾;有时朦胧中又仿佛听到生产队长在敲钟,那熟悉的钟声是那么亲切,又是那么令人讨厌;那钟声是在提醒我,该起床去问生产队长,早晨让我去干什么,拿什么工具去地里劳动?那钟声 圈,刨红薯,割麦子……。

我努力地回忆着那时的情景,那时的人物,我的心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那是四十多年前,我离开了老家,由于工作原因,没回过家。那时的家乡还是生产队经营模式,很贫穷。

我村很小,近一百家,五百人左右,有王、程、侯、李、高、孔、张、等八九个姓氏住户,其中程王侯三家住户最多;程家多分布在村西,王家在村南,侯家在村北。因为村民重视教育,在外地工作或营生的人很多,其中做教师工作的最多,被称作“老师之家”。

村里的土地大多分布在村子的正东,占耕地的80%,村南的自留地占15%,村西自留菜园占3%。村北占2%。村里拥有的土地和邻村相比,属于多的,刚划分生产队时,我们村人均土地三亩多。据说,为了减轻村民赋税过重(交公粮),曾主动将我们村村东150多亩地转让给邻村(是让人家邻村挑的,在我村是上好水浇地)。我们村的地呈粘土性,质地肥沃,耐旱。如果在雨季,下够了雨,人们下地很困难,一脚踏进,真是拔不出脚!所以收获季节,人们最怕下雨,因为一下雨,得等四五天才能下地干活。地里有很多大口井,那是个体户时期留下的痕迹,我记得有的井口有直径约两米,小的也有一米多、探头往里看,很多有水,很吓人的。地里也有很多墓群,记忆中都有村西北角坟堆(属那个家族不祥)、村西枣树旁孤独大坟堆。村南王家坟墓群、村东侯家坟墓群、金玉家坟墓群、东北方向程家坟墓群、李家坟等等。

在我的记忆中,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子里,有好多家都是小四合院或小三合院,门楼很高,门口一般都不大,大约有一米二左右,门却很结实,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防匪和防盗。比较像样的小“四合院”人家中,有高氏两家、王氏五家、程氏七家和侯氏五家。家族性质的大门洞也有几个,比如:王家的大门洞、村中心孔家大门洞、村东头高家大门洞,程家院胡同,侯家大门洞等。

我们家不能和人家比,人口多,只是一个小三合院,大门很结实,和三奶奶大门紧挨着,她们也是个小三合院,只是没有北屋,据父亲讲,祖辈我们两家曾是一大家,从一个大门口出入。在我们家老房子门口对过偏南十几米处,有一个尖顶瓦房,据说是程家的祠堂,家里人给它叫“伽维”,我们小时常常到它前面玩,后来村里分给第四生产小队当做仓库用了。村里还有一座和普通住户不一样的房子在侯家过道里,属于侯宝库家的,也是尖顶的,样子古老,人们称之为“厢房”。

我们村四周自然村落很多,大小不一,小的只有十几户,大的有几千人之多。村正北一公里是西程召村,我们两个村比较起来人口相当,只是他们分成了两个生产队;村西北面约五百米处是程六市村,人口相当多,有八个生产队,三千多人呢。文革前,他们村中有一个大教堂,那曾是一个气势雄伟的洋建筑,堂里原先有个洋牧师,可惜文革期间教堂被革命了,洋教士也走了,据说只剩下几块汉白玉条石;村正西约1.5公里处,是著名的大程委村,约2500人左右,现在大程委镇所在地;村正南分别是耿家庄和杜家庄村,这是两个完全连在一起的村落,曾是大生产队时期“杜田庄公社”所在地,但社址却在耿庄村东;村西南约一公里是田家庄村,一个隶属于杜家庄的小自然村,约200人;村正东偏北2.5公里是蠡县的齐村。

那时,我村曾有四个生产小队。这四个生产小队中,二小队的经营和管理是最好的,三小队最差。每个生产小队有一定的生产工具、大车两辆、两头牛、两匹马或驴,十几间房,有队部、库房、粮仓、牲口棚、农具库等。还一个大猪圈,几个小猪圈,一口砖井。每年,村民们的口粮都是在生产队将最好的粮食先交了公粮、留足了种子、留足了生产队的开销、然后在分给队员。年头好的时候,一个工(10个工分)分值大概一元左右,生产小队每户每人能分小麦100斤、玉米100斤、红薯200斤、、高粱50斤、杂粮几斤、食用油2斤、棉花5斤、布票约5尺、各种豆类约2斤,蔬菜来自自家菜园,以上不包括自留地的收入(每人约一分自留地)。年头差的时候一个工分只值几毛钱,有的村只值几分钱!社员们的生活很艰难。

村民们那时都称是社员,成年男人每天早中晚上工,能挣10个工分,成年妇女挣8个公分。我初中毕业后,因自己家是“中农”成份,村干部不让上高中,腾出指标“让给”贫下中农的子女,我只好先在家劳动“改造”,被选上当了个小小“记工员”,每天能挣7个工分。十七岁的我,被迫在村里生产队上劳动了一年多,秋里麦里累死个人,整天和成年人一样没日没夜的劳作,挣得的工分,使我们这家从贫困转到温饱,最后分得了几十元,还还清了分社时母亲买农具的“贷款”。

听说小村现在的样子变化可大了,村中有幼儿园、村委会门口有广场,有运动设施,还有统一管理的浇地机井,村民们只要用电表卡在机井房一刷卡,机井管道就会将水“送到”你家的地头,一个妇女或孩子就能办到,方便极了!家里老爷们放心出去打工挣钱,再也不用有后顾之忧了!家家住的是宽阔的房舍,有很气派的大门,很多家都有现代化农机具,还有了互联网和汽车……。

我真想回家看看,看看家乡的这些变化,看看家乡的父老乡亲,真想再回到农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重新吃一回“农业粮”,做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民!

本期编辑:孔淑茵     作者:程立正

作者:程立正

          男,1957年生,博野县程什伍村人,现博野中学退休教师。曾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曾多次记功授奖;爱好摄影、葫芦烙画、遛弯和写作。

征稿
我醉乡土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

(0)

相关推荐

  • 生产队里磨炼意志!

    第七章 生产队里磨炼意志! 生产队,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中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劳动组织的基本单位.在农村,它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生产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归生产队 ...

  • 梁德新║回忆牧牛的日子

    牛的特点是体质强壮,能够适应所在地气候.牛是素食动物喜欢吃一些绿色植物.牛能帮助人类进行农业生产.牛肉和产奶是人的食品之一. 我童年的主要经历之一是放牛(牧牛).20世纪60年代初我读小学,姐姐要背弟 ...

  • 程同吉做小推车【程银昌】

    井头村的故事 (五) 同吉做小推车 上世纪70年代,井头村农业生产搞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劳动方式,激活了广大农民群众种地的积极性,春天往田野里送粪.秋天往送场上推运庄稼,大都依靠肩 ...

  • 【原创】童年囧事之十三月

    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尽管生活在农村,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但却生活得很快乐.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大的学习压力和课业负担.父母对我也很宽容,从来不逼着我学这学那,不过当时想学也没那条件.父母也从来不管我的学习, ...

  • 陈志民:挣工分儿(上)

    挣工分儿(上) 文图/陈志民 挣工分儿是按劳分配的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参与生产队的农活,按贡献大小记工分儿,年底分红. 我开始挣工分儿是在上了五年级的时候,已经是12岁小伙子了,才允许干农活挣工分儿的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散文||挣“工分”的岁月

    挣"工分"的岁月 袁福成||江苏 在解放后的中国农村,从人民公社开始,直至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止,挣工分,曾经是亿万农民难以忘却的记忆. 在农村老家,乡亲们经常把挣工分叫做 ...

  • 【华东分社】程白弟:​水牛还工(短篇小说)

    水牛还工 文/程白弟 岁月的记忆,想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年春天,农村的土地开始耕种了. 农民已经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条件逐渐好转起来. 夏收夏种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 在生产队里,就那么 ...

  • 华县农村“生产队”时期的三大要素

    邮箱:3125136050@qq.com 蓦然回首一一生产队的岁月里 作者 秦获幸 生产队的全称是XX公社XX生产大队XX生产小队.这个生产小队名称有数字排列,有以自然村村名署名.一般简称都是XX大队 ...

  • 『我醉乡土』程立正丨母亲的纺车

    母 亲 的 纺 车 程立正 每次回老家,从我家大门洞里穿过的时候,一抬头,就会看到侧面墙上高高挂着的纺车,它在那里已经"休息"了近二十多年了. 那是一辆普通的农家纺车,陈旧但并没有 ...

  • 『我醉乡土』程立正丨忆水井往事 更应惜水如金

    忆水井往事  更应惜水如金 作者:程立正 水是生命之源,井是水源之地.下面我就说说与井有关的那些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人们主要用砖砌成的井.村内生活用砖井直径大约一米左右,村外浇地用的井直径更大些 ...

  • 『我醉乡土』程立正 | 孩童玩技“耍石子”

    孩童玩技"耍石子" 文:程立正 "耍石子",是我们小时候孩童常玩的玩技之一,耍石子不仅锻炼了我们手指的灵活性于眼疾手快能力,还使我们尝到了游戏的快乐. 比赛往往 ...

  • 『我醉乡土』芦北生丨行进中的美丽“蒜乡”

    行进中的美丽"蒜乡" 作者:芦北生 清晨,我站在村外的田间小路旁,呼吸着田野里的新鲜空气.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而干净.我可以听见鸟儿清脆的叫声, ...

  • 『我醉乡土』第60期||程立正丨参观“白塔惨案”纪念馆

    参观"白塔惨案"纪念馆 程立正 1972年的那年春天,我刚上小学五年级,刘文华老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位于白塔村的"白塔惨案"纪念馆,接受了一次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 ...

  • 『我醉乡土』第64期:程立正丨《烧窑》灵魂深处的记忆

    烧    窑 程 立 正 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朋友,一定记得电影中英雄人物高传宝擒获日寇司令山田大佐的情景吧,那个故事场景拍摄的地方就是我华北一带过去常见的传统烧制青砖的" ...

  • 『我醉乡土』第75期:程立正丨即将逝去的这些老行当,带你回味远去的岁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行当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留下一些珍贵的资料.今天请大家跟随我们作者了解一下即将消失的这些老行当. 卖货郎 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些摇着拨浪鼓或吹着唢呐,走街串 ...

  • 『我醉乡土』第77期:程立正丨宋村“灵光古塔”的传说

    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解放前宋村有个灵光寺,寺里有个"灵光宝塔",周围九州十八县的村民们常去那里拜佛求仙或索取"圣水",可灵验啦! 带着这些传言,笔者查阅了< ...

  • 『我醉乡土』第90期:程玉波丨故乡的明月亮

    故 乡 的 明 月 亮 作者:程玉波 我的故乡,是潴龙河东岸的西程委村.这里曾是西周大司马乔伯封国地,名人辈出,是二程理学的源头.我记得故乡深厚的文化,也深深地记得这里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又明亮. 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