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醉乡土』于铁江丨博陵与博陵崔氏略考
博陵与博陵崔氏略考
作者:于铁江
博陵县是由蠡吾县分置而来。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设蠡吾县,属涿郡,治所在今博野县蠡村(今改为里村)。东汉建武元年(25年)省陆成县(约今博野、蠡县东南部)入蠡吾县,属涿郡,治所仍在今博野蠡村。(见1999年版《蠡县志·蠡县建置沿革表》)则此时之蠡吾至少包含今博野、蠡县两县之境。东汉永元二年(90年),汉章帝第六子刘开封河间王,分乐成、渤海、涿郡三郡为河间国,蠡吾成为河间王的属县。汉顺帝永建五年(130年),河间王刘开上书汉顺帝,封儿子刘翼为蠡吾侯,蠡吾县成为刘翼的侯国,治所仍在今博野蠡村。刘翼死后,其子刘志嗣位。(事见《后汉书·章帝八王传》)汉顺帝死后,其子刘炳(时年二岁)即位,是为汉冲帝,第二年(145年)亦死。梁太后(汉顺帝的皇后)和她哥哥大将军梁冀迎渤海王刘鸿的儿子刘缵(zǎn,时年八岁)入京即位,是为汉质帝。第二年(146年)汉质帝被梁冀鸩杀。(事见《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梁太后征蠡吾侯刘志(时年15岁)入京即皇帝位,是为汉桓帝。《后汉书·孝桓帝纪》:“(本初元年)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间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即刘翼)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yǎn)氏为孝崇博园贵人。”唐李贤注:“博本蠡吾之地也,帝既尊父为孝崇皇,其陵(即刘翼坟)曰博陵,置庙焉,故曰博园,在今瀛洲(今河间)博野县西。”《河北通志·蠡县沿革表》:“桓帝追尊父为孝崇皇,其陵在博(蠡吾县境),曰博陵。”康熙《博野县志》:“桓帝父翼蠡吾侯卒,葬县治东,塚号博陵。”《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皇匽皇后讳明,为蠡吾侯翼媵妾,生桓帝……元嘉二年(152年)崩……缮庙(修建陵庙),合葬博陵。”乾隆《博野县志·陵墓》:“汉桓帝父翼蠡吾侯卒,葬县治东二十里,号博陵,今属蠡县。”今博野县治东7.5公里处博蠡公路北侧,有一个高高的圆土台,因距蠡吾镇大宋村很近,被称为大宋台。它高约10米,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1977年经保定文物专家勘察初步确定为东汉时期单体墓,但不能确定是否为博陵墓。博陵遗址的具体地点虽然尚不能完全确定,但在今博野、蠡县之间是无疑的。
汉桓帝画像
桓帝既在此为其父立博陵,因析蠡吾县置博陵县,属中山国。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一》:“《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桓帝)继孝质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旧唐书·地理志》:“博野,汉蠡吾县,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县。”关于东汉末年初设博陵县时县治所在地目前有三种说法。
(一)博陵县治在今博野蠡村,见1999年版《蠡县志·蠡县建置沿革表》。此说不确。一、自东汉桓帝时蠡吾与博陵分置后直至北齐,蠡吾与博陵(晋改博陆、北魏改博野)一直并存,这在《后汉书》《晋书·地理志》《魏书·地形志》中均有明确记载。如《后汉书·章帝八王传》:“建和二年(148年),更封帝弟都乡侯硕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后。尊翼夫人马氏为孝崇博园贵人,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县为汤沐邑。”说明此时蠡吾、博陵并存。《晋书·地理志》:“高阳国泰始元年置,统县四,博陆、高阳、北新城、蠡吾。”西晋的博陆即东汉时的博陵,亦与蠡吾并存。《魏书·地形志》:“博野有博陆城、侯城、武城、中乡城。蠡吾有清凉城、颛顼城、蠡吾城、石羊垒。”博野与蠡吾并存。在这期间今博野蠡村一直是蠡吾的县治,则博陵县治必不在此。二、《水经注·卷十一》:“滱水东北,迳蠡吾故城南……又东北,迳博陵故城南。”可见蠡吾故城与博陵故城显为二地。
(二)博陵故城在今蠡县县治南。这种说法流行最广,杨守敬《水经注疏》、《大清一统志》、《辞海》、《辞源》等均持此说。今考诸古籍与实地,似亦未妥,详见下文说明。
(三)博陵故城在今博野县治。乾隆《博野县志·建置》:“县治在城(指今博野县城)中稍西,即古博陵地。自汉以来,改属不一,官舍如故。”此说近是。理由如下:一、郦道元所注之《水经》旧传为西汉桑钦撰,清代学者考证成书不晚于三国时,距博陵立县时间最近。《水经》叙滱水流经的相关县域是:“又东,过安国县北。又东,过博陵县南。又东北,入于易。”由西至东依次为安国县北、博陵县南。与今安国、博野位置基本相当。说明三国时博陵县治的位置就在今博野县城位置。二、《水经注·卷十一》:“(滱水)又东过安国县北。滱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澥渎亭南……入于虖池(即滹沱河)。滱水又东北流,迳澥渎亭北,而东北注也。又东过博陵县南。滱水东北,迳蠡吾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据《安国县志》,澥渎亭即今安国门东。《安国县志·水文·安国境内唐河故道考略》:“北魏时,滱水北徙。自韩村南入境,……至门东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北娄村入博野县,转入白洋淀;一支向东北经齐村、闫村入博野县,汇入博水。”《水经注》所说“滱水东北,迳蠡吾县故城南”应指经齐村、闫村汇入博水的一支,这个流向正为今博野蠡村之地。《水经注》所说“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应指向东经北娄村入博野县的一支,由安国县北娄村向东偏北流经的正是今博野县城。据乾隆《博野县志·军事》记载,明初曾在此地设永安镇巡检司,地址在“唐河之阳”的南白沙。南白沙村在今博野县城西0.5公里处,“唐河之阳”即唐河北岸,说明直至明初,唐河(即滱水)仍从今博野城南流过。“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清代学者熊会贞认为,侯世县故城即博陵下属之侯城,在今蠡县县治东北(见《水经注疏·卷十一》),清·沈炳巽认为在今蠡县县治东南(见《水经注集释订讹·卷十一》),总之,在今蠡县县治附近。也就是说,今蠡县县治附近是当时博陵下属侯城所在地,非博陵县治。三、《水经注·卷十一》:“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今谓是城为博野城。”博野县治后徙于今蠡县城关,关于徙治时期,《大清一统志》引旧志云:“魏隋时徙今治(指蠡县县治),确期当无可考。唯魏时县改名,或系此时徙治。”博陆县(即原博陵县)改名博野县,是在北魏景明元年(500年),《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去世于527年,而郦道元的家乡就是博野附近的涿州,此处既说“今谓是城为博野城”,说明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已改名为博野县,如果是此时博野县徙治,则郦道元必应提及。由此推知,博野县治徙于今蠡县城关,应在此之后。那么,郦道元所谓“博野城”当指今博野县治而非徙治后的今蠡县县治。四、博陵(后改称博陆、博野)县治既是在“魏隋时徙今治(指今蠡县县治。《大清一统志》)”,那么在徙治之前必不在今蠡县县治。五、《后汉书·孝桓帝纪》唐代李贤注:“(博陵)在今瀛洲博野县西。”唐代博野县治在今蠡县县治,今博野县治正在今蠡县县治西约9公里处,与李贤注吻合。六、明《弘治保定郡志卷一·博野》:“(博野)汉属涿郡蠡吾县,汉末分置博陵县,属中山国,晋属高阳国,后魏改为博野县,齐省蠡吾入博野。”这是有关蠡县博野的最早的地方志,这里明确记载了明代的博野县就是汉末的博陵县、后魏的博野县,而明代的博野县治即今博野县治。七、博陵县在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改名博陆县。康熙十五年《博野县志》:“博野在元为乡,迄今为里,古今异置,不可不书。……博陆乡,分管北路南邑等村庄。”南邑在今博野县治北5公里处,可佐证博陆(即以前的博陵)在今博野县城位置。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博陵作为县名,而其治所在今博野县治,博野之名亦由博陵更改而来,故博野才是博陵的原始故地,博陵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后世博野的古雅代称。如清代督学钱陈群《重修博野县学碑记》:“用文于石,以为博陵多士劝。”清吏部尚书博野东章村人尹会一《三锡祠记》:“翼翼寝庙,大启博陵。”清代博野教授罗纲《谒二程夫子祠》:“伊洛渊源开后学,博陵庙貌广宏规。”清代博野知县赵用熙《博陵即事》:“蕞尔孤城四望间,飞沙如雾暗重关。青畦是处皆穿井,白发居民不识山(原注:博野无山)。风气尚留三古朴,文章难订一时顽。农桑学校均堪念,可便因循逐等闲。”《大清一统志》:“今之博野,乃汉之蠡吾;今之蠡县,乃汉之博陵,后魏及唐以来之博野。”恐不确,“汉之博陵”应在今博野县地。
东汉延熙元年(158年)“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园陵”(《后汉书卷七·孝桓帝纪》)。《水经注·卷十一》:“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博陵郡辖蠡吾、博陵、安国三县。博陵由县转郡,治所当然在博陵县治——今博野县治。有人认为博陵由县转郡后县治徙于安平(见《百度·百科》“博陵崔氏墓群”词条),此说明显乏据。一、此时博陵郡只辖蠡吾、博陵、安国三县,不辖安平县,怎么会把郡治迁到安平?《后汉书卷五十·孝明八王列传》:“乐成靖王党,永平九年赐号重熹王,十五年封乐成王……建初四年(79年),以清河之游、观津,勃海之东光、成平,涿郡之中水、饶阳、安平、南深泽八县益乐成国……延光元年(122年),以河间孝王子得嗣靖王后。以乐成比废绝,故改国曰安平,是为安平孝王。立三十年薨,子续立。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贼起,为所劫质,囚于广宗。贼平复国。其年秋,坐不道被诛。立三十四年,国除。”今日之安平东汉初属涿郡,建初四年(79年)以后属乐成国,乐成国公元122年改安平国,治所在信都(今冀州旧城),到公元184年安平国才废除。也就是说,在公元158年设立博陵郡时,今日之安平是归属于当时的安平国的。康熙《安平县志·沿革》:“(安平)西汉属涿郡,东汉属安平国。”这是完全合乎史实的。那么从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安平国被废除后直至三国末年今日之安平地归属哪里呢?康熙《安平县志·沿革》:“(安平)三国魏属博陵郡。”《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崔州平是安平人(见《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传》),生活时代大致与诸葛亮相同。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公元234年,正是汉末至三国时期。此处称“博陵崔州平”,说明此时安平属博陵郡。二、《水经注·卷十一》:“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汉末,罢还安平。”“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承上文明显说的是博陵之地。至于“汉末,罢还安平”之说恐不确。据《后汉书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赦薨,子圭嗣,建安十八年徙封博陵王。立九年,魏初以为崇德侯。”建安十八(213年)博陵郡改博陵国,赵王刘圭徙封博陵王,九年后(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博陵国才被废。根据康熙《安平县志·沿革》:“(安平)三国魏属博陵郡。”和《三国志》中“博陵崔州平”的记载,直至三国魏时,博陵郡仍在。说明博陵国被废后改成了博陵郡。三、《后汉书·孝桓帝纪》唐李贤注:“博陵郡,故城在今瀛州博野县也。后徙安平。”这里李贤明确说明博陵郡的故城在“今瀛州博野县”。李贤所谓“后徙安平”应指西晋初年将博陵封为功臣王沉(又作“沈”)的侯国,治所徙于安平。《晋书卷三十九·王沉》:“五等初建(魏元帝咸熙元年,公元264年),封博陵侯,班在次国……及帝受禅(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封博陵郡公。”《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博陵郡,统县四,安平、饶阳、 南深泽、 安国。”康熙《安平县志·沿革》:“晋以安平为博陵国治。”《百度百科·博陵郡》:“东汉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析中山郡置,……治博陵县(今保定博野县)。”这是符合史实的。
博陵郡作为汉桓帝登上九五之尊前的藩邸所在,地位非同一般。《后汉书·孝桓帝纪》载:“是岁(永康元年,公元167年),复(免除赋税)博陵、河间二郡,比丰沛。”博陵、河间二郡竟可以同汉高祖发迹的家乡丰沛相比拟,其繁盛可想而知。中国历史上显赫千年的望族博陵崔氏即于此时跻身名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崔氏与博陵连在一起。崔州平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崔骃的曾孙,崔骃卒于公元92年,安平县在公元79年以前属涿郡(见前文说明),故《后汉书》称其为“涿郡安平人”。崔州平的祖父崔盘、父亲崔烈生活的时代,安平属乐城国(后改安平国),直到公元184年安平国被废除,安平县才归属博陵郡(见前文说明),而崔州平适逢其时。自此以后,安平崔氏即称博陵崔氏。博陵崔氏的居住地在今博野、安平一带。清康熙年间,博野县王母村曾出土北魏崔重合、崔纩、崔纂、崔含、崔约等人的墓志(见乾隆《博野县志·陵墓》)。1958年,博野县同连村出土北魏崔景播墓志(墓碑现存保定市文物保管所)。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河北安平出土北魏崔敬邕墓志(墓碑已丢失,现存墓志拓本),今安平县东黄城村仍有崔氏墓群。
三国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原博陵郡被罢,在安平另置博陵国。(见《晋书卷三十九·王沉》)改博陵县为博陆县,属河间。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析河间、涿郡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领博陆、高阳、新北城、蠡吾四县七千户。博陵国领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四县一万户,治所在安平。北魏基本沿用晋制,《魏书卷一百六上》:“博陵郡,领县四,饶阳、安平、深泽、安国。”至隋始废。
隋炀帝初年,在定州置博陵郡。《隋书卷三十》:“博陵郡,统县十,鲜虞、北平、唐、恒阳、新乐、隋昌、毋极、义丰、深泽、安平。”自此以后,定州也称博陵。
博陵作为行政区划,其辖地和治所虽多次变迁,但绵延两千年之久的博陵崔氏始终以今天的博野、安平之地作为其祖籍地。
于铁江
于铁江:男,笔名渔樵,现为博野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博野乡音编辑部编辑,文学功底深厚,尤擅格律诗词,曾主编多部高中语文相关教材。...
本作品经过作者授权,其它媒体刊物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于铁江
技术编辑:庞里地 郭瑞霞 邓伟娜
文字编辑:王淑英 贺景娣 程秀然 李静 任翠霞
深入挖掘博野历史,传播乡土文化。博野数千年往事钩沉、无数古今名人、妖娆的民间传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尽在“我醉乡土”逐一展现。
投稿须知:
1. 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来投。作品要求原创,不存在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作品严禁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要求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质量上乘。对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将不予采用,来稿不退。
3.来稿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发表,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来稿如一周内未收到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我醉乡土”加“作品名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