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史话十一:嫡系抓住时机开启第5次交锋,却招惹了不该惹的人
一看到这次文章的题目,相信很多喜欢晋国历史的朋友又要眼前一亮了,毕竟咱们的“晋国史话”也隔了一段时间没有开始新篇章了,着实让各位久等了。那在下这么长时间没有提到晋国,莫非嫡庶双方一直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么?其实也不是,在“嫡庶之争”第四次交锋结束至鲁桓公二年这段时间里,还是有几件重要的事情发生的。并且,这几件事还直接影响到了双方第五次交锋的开启,所以被我往后压了压,等到这次交锋正式爆发的这个时间点才重开新章节。那既然让大家等待了这么长时间,咱们闲话也不多说了,马上从这几个重要事件讲起。
时间先要追溯到周桓王四年,即晋哀侯姬光继位后的第二年(嫡庶第四次交锋后的第二年,也是鲁隐公七年),曲沃一方第二任统治者,也就是那位与晋孝侯、晋鄂侯一直在对抗,挑起了3次嫡庶纷争的曲沃庄伯亡故了。这位重要人物的离开,相信对嫡系一方来说是个好消息,对曲沃一方也一定打击不小。但大家倒不必替庶系族人太过担忧,因为继承了曲沃伯的这个人并不比庄伯差,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还要更强一些。而且,各位对新任曲沃伯也并不陌生,他就是曾经只身前往嫡系大军讲和,替曲沃一方解除了危机的姬称(曲沃庄伯的儿子),史称曲沃武公。
曲沃第二任统治者——曲沃庄伯
那曲沃武公继位后,有没有对翼城一派发起新的攻势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否则在下也不可能拖到现在才来讲晋国的故事。但是,姬称虽然没有发起进攻,却也没有闲着,刚一继位便加强了军备,即《竹书》提到的“子称立,是为武公,尚一军”。说到这里,鄙人曾看到很多童鞋对“尚一军”这一条发表过见解,认为此时的曲沃武公实力并不强。因为,在《周礼·夏官司马》中有记载:
“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军将皆命卿。”
像晋国这样的大国,明显应该有三个军才对,此时曲沃武公才“尚一军”当然是实力不强了。但各位可不要忘了,此时的曲沃一方并不能代表整个晋国,并且他们从受封开始就被嫡系晋侯重点监管着,不可能一上来就建立起强大的军队。能在几代人的不断交锋中越变越强,并到武公继位时刚好把部队系统化编制成了一个军,已经是难能可贵了。至于有些朋友要问了,为什么曲沃才一军,翼城理论上讲有三军,怎么庶系总能压制嫡系一派呢?
曲沃武公“尚一军”应是实力提升的表现
予以为有这样几点原因:其一,曲沃武公“尚一军”,说明他组建了一支有12500人编制的“军”,但并不是说曲沃一方只有这一万多人的队伍,他们肯定还有其他未编制成“军”的部队。其二,虽然嫡系一方看上去军队人数更多,但没有好的统帅,没有严格的训练,人数再多也打不过别人的精兵强将。其三,《周礼》所提到的“大国三军”是允许大的诸侯国组建三军,并不是说凡是大国都有三军。很可能晋国由于连年的内耗,早就无力支撑三支军队的开支,实际上翼城一方没准也只有一军或两军而已,甚至没准比曲沃一方的兵力还要少。
所以,综合以上这些原因,曲沃武公继位“尚一军”,应该是庶系族人实力更加提升的表现,而不应该理解为武公的实力还不强。既然,武公已经有了如此强大的军队,双方的第五次交锋想必会是由曲沃一方发起,而让晋哀侯的日子不太好过了吧?但事实上刚好相反,哀侯这边非但没有遭到攻击,这第五次交锋反倒是他们率先挑起的,是不是让您感到很诧异呢?
曲沃第三任统治者——曲沃武公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惊讶,因为在下还有第五次交锋前的一些事情没讲到呢。就在曲沃武公顺利继位并系统化编制了一军之后,庶系一派也遭遇了困境。有几个依附于晋国的小国,由于临近曲沃,在“嫡庶之争”伊始基本归属于曲沃一方。此时,他们趁着庄伯离世、武公继位未稳之机,叛离了曲沃。
其中,曲沃西南方向的芮国(芮国应该不是晋国的附庸,只是此前与曲沃一方邻近,双方比较和睦)趁曲沃伯更替之机,背弃了此前的友好关系,侵占了曲沃的京邑。而曲沃东北方向的荀国、董国,则干脆离开了曲沃一方,投奔到了嫡系翼城一派(荀国就是此前救援过翼城的荀叔轸的封邑,他们会投奔晋哀侯,应该算是早有预兆了)。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曲沃武公本来好好的一个开局,却被这些小国给搅和了,这才让姬称没能率先挑起嫡庶双方的战争。
《竹书》记载了曲沃方遇到的重重困难
然而,曲沃武公无暇挑起事端,晋哀侯这边可是得到了荀、董两国的加入,算是提升了实力。再加上嫡系族人并未看到武公上台后给翼城这边带来什么威胁,便认为曲沃一方随着庄伯的离世已经开始松动、瓦解了。这才在晋哀侯八年(即桓王十年,鲁桓公二年),主动向曲沃一方发起进攻,开启了双方的第五次交锋。
不过,翼城一方虽然是第五次交锋中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但此前的连续被压制还是让他们十分胆寒。所以,哀侯率领的大军并没有直接进攻曲沃,而是将矛头先对准了双方交界处的陉庭。他想从这个等同于荀、董等国,却并没有投奔自己的小封邑开始试试水,看看曲沃一方的反应再说。
晋哀侯决定挑起第五次交锋
按理说,晋哀侯这种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步骤是比较正确的,毕竟武公上任后就“尚一军”的消息一定会传到翼城。他们盲目攻向曲沃城的话,很容易遭遇强力的反击,甚至会被对方当头棒喝。但是,这个被晋哀侯拿来试水的小封邑,反而更是嫡系族人不该招惹的地方。当然了,说哀侯不该招惹这里倒不是因为陉庭实力很强,主要是这里的领主本来保持着中立的态度,甚至在心里更倾向于翼侯(即晋哀侯这些嫡系晋侯的别称,此前的文章有讲述过得到此别称的原因)。此时,晋哀侯却向陉庭出兵,并侵占了陉庭的田地,彻底将他们“送给了”曲沃一方,成为了对方的盟友。
那陉庭的领主是谁呢?“闲叙”你为什么说他们开始保持中立,此战之后彻底投奔了曲沃呢?这是因为,在下通过《竹书》、《史记》、《左传》三部史书的记载,推测认为陉庭的主人应该就是之前与荀叔轸一起救助过翼城的公子万。只不过,公子万这称呼是《竹书》中记载的,而他到了《史记》、《左传》中,则被称为韩万。
韩氏的先祖——韩万
或许看到在下的这个假设后,会有很多朋友提出质疑,公子万、韩万虽然名字都带“万”字,但没有史料直接佐证他们是同一个人,为什么作者童鞋会把他们联系起来呢?关于这个疑问,在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说明:
1、公子万与韩万同姓同名,当为同一人也
首先,《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以及战国时期魏国的史官们来编写的一部史书。正因如此,如鲁史《春秋》中会把同宗之人称为“公子某某”一样(例:公子彄、公子翚均为鲁国宗室),晋国的史书所称的“公子某某”应该也是晋侯的同宗。这就说明公子万应该姓姬名万。
而韩万,乃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史记·韩世家》有云:“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也就是说韩万本姓姬名万,其后封于韩原,他们一族人才以韩为氏,被称为韩万了。
另外,据《世本》所记:“武公,曲沃庄伯子;韩万,庄伯弟”。从这条记载来看,韩万不仅应该是晋侯同宗,更是第一任曲沃伯桓叔的儿子,这不就证明了韩万本应姓姬名万嘛。并且,他们庶系一方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晋侯,那韩万在《竹书》中被称为“公子万”更是无可厚非的了。
《世本》关于韩万为庄伯弟的记载
所以,予以为“公子万”、“韩万”两个名字看似是不同的人,实则为同一人也。
2、公子万虽帮助过翼城,并不能说明他不是韩万
公子万在《竹书》的记载中曾帮助翼城抵御过曲沃的进攻,而韩万在《史记》、《左传》中出现时,已经是曲沃阵营的一员了。再加上刚刚还提到的,韩万乃曲沃桓叔之子、庄伯的弟弟。这两条合在一起,成为了很多童鞋认定公子万和韩万不是同一人的证据。但是,在下要说这个看似非常显而易见的证据,其实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其一,韩万虽然在第五次交锋时站在了曲沃一方,但这位《世本》所说的庄伯弟弟,在第五次交锋时大放异彩,却在前四次交锋时一次也没有出现过。这是不是可以间接地说明他此前基本上保持着中立,不愿卷入嫡庶之争呢?
公子万此前一直保持中立
其二,《竹书》中公子万救翼的记载很明确,但这条记载也清清楚楚地写明了最后追击曲沃败军至家谷的人是荀叔轸,并没有公子万。这是不是也能表明公子万本应是庶系一派的人,他不愿帮助翼城方反攻曲沃呢?
其三,公子万会去替翼城解围,只能说明他不愿看到晋国内乱。毕竟所谓的曲沃一方的人在广义概念中也是晋国人,为了阻止战争,救援当时名义上正统的晋侯,也是说得通的。所以《竹书》的记载只能说明公子万富有正义感,想制止嫡庶相争,并不能因此就否定了他属于曲沃一方的可能性。相反,公子万若是庶系的族人,在曲沃庄伯攻打翼城时去救援嫡系族人,才更能让庄伯大吃一惊、匆匆撤兵。
其四,从曲沃庄伯离世后,荀国、董国相继背叛,而同样救援过翼城的公子万没有背叛来看。也能说明公子万本是庶系族人,他只能去阻止战争,却不会背叛自己的族人。
公子万不会背叛曲沃
所以,从以上几点来看,韩万明确支持曲沃和公子万救援翼城并不矛盾,不能因此就判断他们是两个人。
3、陉庭的地理位置和“陉庭之战”发生的时间,透露出公子万、韩万间的联系
据很多学者考证,陉庭的位置在现今山西省曲沃县下属的听城村一带。虽然,如今的曲沃县并不是春秋时的古曲沃邑所在,但这里在当时也是曲沃一方的领域,处于嫡庶双方的交界之处。当初曲沃庄伯侵袭翼城时,公子万从此处出击去救援翼城,一定会让庄伯感到意外并有些措手不及,这才非常顺利地解除了嫡系一方的危难。这难道不是陉庭乃公子万领地的一个佐证么?
陉庭大致位置示意图
另外,陉庭在战国时期,是“三家分晋”中韩国的领地。既然这里最终会归属于韩国,说明陉庭应该早就是韩氏族人的地盘了。而韩万刚好是韩氏一族的先祖,在晋国嫡庶相争时,韩万拥有陉庭,是该地的领主,显然也是说得通的。
那陉庭这一个地点,既有它是公子万领地的佐证,又有它属于韩万的理由,能说明什么问题呢?在下以为除了能说明公子万和韩万是同一人以外,似乎也没什么其他可能了。
再有,“陉庭之战”发生的时间,刚好处于《竹书》记载公子万救援翼城之后,且处于《史记》、《左传》中韩万出现之前。如此巧合的时间点,难道还不能说明陉庭乃是公子万(韩万)的领地,他二人应为同一人吗?
所以,正是由于晋哀侯的错误决定,选择陉庭作为了第五次交锋时的首攻目标,才迫使保持中立的公子万彻底站在了曲沃一方,才有了韩万在庶系族人中的耀眼表现。
对陉庭错误用兵的晋哀侯
综上所述,鄙人认为公子万就是韩万,陉庭是公子万的领地,一场“陉庭之战”是公子万转变立场的诱因,是不是就合情合理了呢?怪只怪晋哀侯太没有眼光,只看到了公子万没有同荀国、董国一起投奔翼城,只看到了公子万是庶系族人的身份,却没有看明白公子万其实并不想卷入纷争。但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晋哀侯既然招惹了公子万(韩万)这个不该招惹的人,就要为此承担后果。那嫡庶双方这第五次交锋该要如何发展?将公子万送给对方当盟友的晋哀侯结局又如何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五次交锋开启、曲沃庄伯薨、姬称继位、曲沃武公、尚一军、芮人乘京、荀董叛曲沃、翼城出兵、陉庭之战、公子万韩万考、转折。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