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Y品牌的突围点在哪?
长城汽车最新数据显示,WEY品牌5月总计销售6217辆,同比下滑43.88%;今年1-5月累计销售40129辆,同比下滑40.25%。
作为中国品牌首个高端品牌,WEY品牌已经承载了太多。在魏建军眼中,或许它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从开局来看,WEY品牌的销量还是值得肯定的,彼时的魏建军也是意气风发,甚至喊出了年销10万的口号,但当下的表现来看,它似乎遇到了天花板。
那么,WEY品牌的症结点在哪里,它的突围点又在哪里?
WEY品牌遭遇天花板
从内外两个因素来看。WEY品牌销量触顶的原因一目了然。外因是市场大环境,内因是自身的品牌结构问题。
外因最主要的就是中国车市下行问题。自2018以来,中国汽车市场迎来结构升级,产业升级阶段。主流分析认为,中国车市到了增量向存量过度的关键点,人口红利消失,增速放缓甚至下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所有品牌受到波及也在情理之中。但这是否是真实情况,我们会在下文继续谈论。
内因看来,WEY品牌的尴尬在于价格域太过狭窄。我在WEY品牌出现的时候就分析过这一点,其价格区间集中在15-20万之间,这使得它没有更多的空间布局新车型。目前WEY品牌仅有4款车型,而且价格重叠度非常高。如此造成进退两难的局面,价格向上突破20万,技术积累不支持,价格向下直接与哈弗品牌正面竞争。
这也导致他没有更多的空间去“排兵布阵”。与之同级别的领克亦是如此,不同的是,有沃尔沃的品牌背书和轿车选项的领克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领克的价格域上拉下延,在12-21之间,并且可以输出轿车车型,再往后看,领克还有延展空间,但WEY就相对被动很多。
综合看来,这是WEY品牌受到掣肘的关键,它需要打破桎梏。
出海行不行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巨变,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增速逐渐放缓。增量向存量过渡是必然趋势。
恰逢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政策。将目光拉向国际市场是中国品牌的必经之路。于是长城汽车规划了浩浩荡荡的出海之路。WEY品牌自然也包含其中,此前长城汽车大手笔签约C罗就在于此,希望借此打入欧洲市场。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诚然,哈弗品牌已经在不少国际市场小有成就,但WEY品牌却有些“好事多磨”。
对于WEY品牌而言,笔者认为,出口并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基本事实。以中国市场为基准,WEY品牌出口只能有两个方向:要么向上,去欧美等汽车产业成熟且发达的国家;要么向下,去东南亚、俄罗斯等汽车产业亟待发展的国家。
如果向上走,去欧美国家,根据长城汽车规划,WEY品牌计划在2020年打入欧洲市场,但在汽车的起源地,WEY还没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尤其是其在中国市场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前提下。对此,我们更愿意相信的另一个猜测是,它以欧洲市场背书,挂个营销噱头之名更多去辐射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那么后者有多大的挖掘空间呢?
先说结论,第三世界国家的潜力巨大,但市场培养周期太长,中短期来看,WEY品牌难有大作为。由于技术积累等原因,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的汽车市场比中国汽车市场至少相差5-10年的时间。这片市场依然处在性价比当道阶段,就是2010年左右中国汽车市场的影子。这也是韩系、日系等主打性价比和经济性能车型盛行的原因。
现阶段,哈弗品牌能够很好地切入进去,WEY品牌却不一定,因为居民消费水平不足以支撑WEY品牌的高价格,除非降格降价,如此一来,高端豪华知名又从何而来。笔者认为,这个时间周期至少持续5-10年时间,第三世界国家的高端市场才能被“解禁”。
如此看来,WEY品牌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吗?
也不尽然,问题的根本还是要回到中国市场。
解决之道仍在中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WEY品牌中期的突破点依然在中国市场。
这几天,成都WEY品牌4S店通过和奔驰的深度捆绑又上了一次热搜,美其名曰标榜豪华。营销之名溢于言表,这也反映出WEY品牌想要打开局面的迫切之心。但我们认为,这不是WEY品牌的根本症结所在。根本还是要回到产品和品牌层面去思考。
不久前,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分析中国车市潜力时掷地有声的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力还没有消耗殆尽,他给出的上限是年销4200万辆。只是这两年由于经济大环境带来了一些结构性变化,导致这个预期被延迟,他预测中国车市大概率会在2020年以后逐渐向更好。
在此期间,中国车市也会随着经济形式发生结构性变化,如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加速洗牌。
当此之时,WEY品牌又该如何决策。
笔者认为,WEY品牌首先要稳住局势,笼络中国消费者,在这片土地上站稳站牢。从开局来看,WEY品牌的开局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也就说明,中国消费者对它是认可的。只是由于突如其来地经济结构变化让所有汽车从业者有些措手不及,这些非正常的产业结构变化不具有参考意义。待市场趋于稳定之后,一切又会趋于平静。WEY品牌只需要在此时稳住局势,苦修内功。在产品和品牌两端双发力,未来依然大有可为。
其次是大力转型新能源。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潜力已经无需多言。WEY品牌对此已有深刻判断。只是在步伐节奏上,尚在摸索阶段。WEY品牌迄今为止只有P8一款车型在售。未来等到产业爆发,足以支撑WEY品牌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前提是它已经足够优秀。
对于当下的WEY品牌而言,就是一个词:卧薪尝胆,等待时机。等中国稳定之后,在向外辐射成功的可能性更大,现阶段布局海外市场无可厚非,但没必要牵扯过多的精力,聚焦中国市场依然是重中之重。
无论如何,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的骄傲,无论WEY品牌能否成功,它都应该赢得足够的尊重和掌声,只是在感性之余,理性看待,笔者认为,熬过这段阵痛期,WEY品牌还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