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是怎样杀死“作者”的?
这个题目看上去有些奇怪,“文本”怎么会“杀死”作者呢?这是因为这里的“文本”与汉语辞书的文本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语义相差十万八千里。
《汉语现代词典》里的文本被解释为“用某种语言写成的文件”,实际上就是指某种文件。而符号学中“文本”也是指“语符”的运动形态。通俗的说就是“语言符号互动的形态”。
这样说也比较抽象晦涩,那就进一步通俗解释。就这样说吧: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以纸媒为载体的“书”,不只是“书刊”,还有很多像画像,雕塑,画报,甚至其它可以被欣赏,把玩,直观的“物态化”存在,都属于“文本”行列。那么这些无数的“存在”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
既然文本是生产,组织起来的,那就主要涉及它的“运动”方式。文本的特质就是“运动”,它不是单纯的名词,如果非要说名词的话,也是“动名词”。当我们说文本的时候,其实就是“文本运动”。那么它是怎样运动的?这里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我个人写作过程,都是利用现有的语言,甚至是引用别人说出的语言,这些语言早就被别人说了无数次。在写作语言这个“大海洋”中,作者总是从别人作品中抽取一部分,或者用另一部分相混合。你、我、他的作品总是相互交织,结合,取舍,移植…。也只有在这些基础上,生成一个“新文本”。那么,一些因“互文”而创作的作品,是各种相互引证的“编织物”,是充满没有源头的“混合物”,没有一部作品是具备“始源性”的,也是没有“优先性”的,更是没有“主导地位”的。
如此,这对于“作者”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作者写作处于一种无穷无尽的字符链条中,或者说“汪洋大海”中,只是一个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转抄者”,只是一个迷途的,无限延搁的模仿。这样,作者虽然写出了作品,但在他作品中的地位消失了。如果把文本看作一个大网,那么作者就是这面大网上的一个“纽结”,一个微不足道的“点”。因为他的作品是通过“移植”,转抄,模仿,组合起来的。并且,当他的作品出版后,经过读者的解读,注释,颠覆,拆解,更与作者的原意相差遥远了。那么,作者的地位在文本的相互嬉戏中被解构了。这就是“文本”对作者的扼杀。
这类情况只是出现在“后现代”解构主义哲学思想中。在我国不大适用。我国是倡导“以文载道”传统构建出来的“作者崇拜”,阅读解释就是对作者赞扬、模仿或崇拜…
那么,以上哪一种情况比较好一些呢?那就由各位读者评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