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民俗——偷青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偷青,顾名思义就是去偷带有青颜色的东西。这个青颜色的东西是什么呢?又为什么值得我们去偷呢?其实“偷青”就是古老元宵节传下来的一项民间节俗活动,就是在大年十五的元宵夜去野外地里“偷”一些带绿色的蔬菜。
大家知道,但凡沾上“偷”字都是不好的,是贼。只有品行不端的人才会去做贼,才会去偷。但元宵节的“偷青” 则例外,这是一项民间娱乐活动,是中华数千年以来传承下来的纯朴民风和美德的体现。
在正月十五过大年的元宵节,在舞龙、舞狮、洒瓢耳花的热闹狂欢结束以后,大地上月色融融,一派安静与祥和。夜是那样美好,月光是那样皎洁,这样的夜晚,人们都会乘兴到野外菜地中去“偷青”。这时去“偷青”,被偷的人家不光不会骂人,而且还会很乐意。就是这么奇怪,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其实细想之下,也不算太奇怪,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个勤劳的民族,历来就有喜欢帮助人的美德,在大年即将过完的最后一个年夜,在持续了半个月年味浓浓吃得满肚肠肥流油的年味中,是否也应当清理清理肠胃,吃些绿色的蔬菜了。何况月亮是那么圆,月色是那么美,这时提个挎篮去菜地里,岂不充满诗情画意?既可尝月,又可摘些蔬菜回家煮着吃,当然是一件极美之事,于是乎“偷青”的节俗便这样应运而生了。
“偷青” 毕竞是“偷”, 虽为节俗,也不可太明目张胆,毕竞不符合道德水准,总不能太正大光明吧?所以“偷青”的节俗活动还得悄悄进行。月光下,满菜地里青绿盈盈,娇嫩嫩一大片一大片的,有青菜、白菜、花菜、窝笋、菠菜、莲花白、豌豆尖、冬寒菜、芹菜、蒜苗、韭菜、大葱、小葱等,应有尽有,甚是招人喜爱。“偷青”的人早就看好哪家菜地、哪片菜地的菜长得好,还有哪块菜地都种的是什么菜,一切都在心里早有“预谋”,只等到夜深时便开始行动。在蝉翼般透明的月光下,三五成群“偷青”的人们悄悄溜进菜地中,你扯一把,我扯一窝,各取所需尽情“偷菜”。看上什么菜“偷”什么菜,完全用不着客气,但凡是菜地的菜都可以随心所欲去摘取。迅速行动,迅速撤离,整个行动快速而稳妥,不超过8分钟时间。因为虽不怕园主人责怪,但毕竞为“偷”,还是得做出一些姿态来的。“偷青”的人出发时间不一,先先后后,有去得早些的,也有去得迟些的,大家都捡好菜品的地“偷”。离城近又种得好的菜地,光顾“偷青”的人就多,也有一块地的菜都拔光的。不过,主人家不会生气,也不会骂人,他会认为:别人肯来“偷”我地里的菜,说明我的菜种得好,别人看得上,所以才会去“偷”,这是一种光荣,他也很乐意与大家同乐,把自已的劳动成果与大家一超分享,沾沾年的喜气,也为自己带来好运气。所以但凡“偷青”的人和被“偷青” 的人都很快乐,希望自家的“青”被人“偷”去,自家也去“偷”别人的“青”。
其实传下“偷青” 这个习俗是有寓意的。比如偷到“菜”即偷到“财” ,偷到“葱” 即偷到“聪明”,偷到“蒜”即偷到了“会算数”。诸如此类种种,就是图吉利和好玩,也沾点年的喜气,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偷青”。当然,也不排除有“互通有无,乐以助人”的中华美德。比如人家没栽这个品种的菜,想尝尝,互相交换着吃点,也是有意思的。
“偷青” 的习俗就这样在叙永一直传下来,直到如今叙永仍然保持着这个习俗,只不过随着生活的好转,许多人已不再热衷着去“偷青”,而是演变到年青人利用偷青去约会,在圆月的辉光下去牵手,共同“偷青”,立下山盟海誓,永不相负,永远相守,结为夫妻。留下了一段段的佳话,与永宁民风习俗相守。
了解永宁历史,品味永宁文化,敬请扫码关注永宁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