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角度说两句:为啥男运动员成绩不如女运动员?
这是非虚构,实打实的先自我介绍一下。北京男,退役运动员。北京市篮球、手球一级运动员。
国安青训和北京男篮青训试训都参加过。篮球拿了北京市某杯赛冠军(14岁以下),亚洲手球邀请赛亚军。
为啥写这个?因为我看不得某人无耻无知的带节奏。
我会写的尽量模糊一些,谁知道会惹啥麻烦呢?见谅。
首先说明,无意揭露黑幕,那是记者的事儿。围着题目只说三点:
1、什么样的人能进专业队?
先铺垫下个人经历,方便外行理解后文。
我12岁被《灌篮高手》毒害,开始打篮球。1年后拿了北京市冠军。决赛中半场比赛27分8篮板,杯赛MVP,由宋晓波女士颁奖。啥叫半场MVP呢?因为我只能打半场。决赛对手是“预订冠军”的西城体校,比赛前我们队被临时更换教练,下半场我被勒令只能坐在替补席,但我们还是赢了。我的运动员生涯一开始就遇到不公平,当时还很生气,对着教练吼道:“我这场能得50分!为什么不让我上?给我个理由!”哪知道这和将来的经历比起来根本就算不上黑暗。
有了一点成绩就等于有了敲门砖,家人送我去青年篮球队试训。身体完全跟不上训练强度,觉得自己没戏了,但教练觉得我还不错。说“XX万就能进队“,没钱,走了。
由于身高不够,进篮球队是没戏了,只能当赞助生。当时篮协规定,191CM以下不能入队。这个规定导致的结果大家知道不?不知道的看看08年奥运会男篮比赛回放,看看某队后卫在对方全场逼抢的最后一节能运球(传球)过半场么,可惜了姚明。
足球队更没戏,没钱。前几年新闻爆出来那个某足球俱乐部几个小队员的母亲都怀了某个教练孩子的事,就是没钱所以只能用身体为儿子换个主力位置。
那你想想,这俱乐部主力位置肯定要优先安排师娘们的孩子吧?不能太渣男。
然后赞助商的孩子呢?
交了XX万家长的孩子也都要打个主力吧?
这帮孩子是这块儿料么?
反正我这个穷人最终只能去打手球。打篮球,我看乔丹比赛,自己寒暑假偷摸着苦练个1年,就能拿个冠军。
手球我进队1年没入门,太难太可怕。进队后最吸引我的还是女手,好几个大模身材女神脸,卧推80KG起步。我进队时卧推才40KG,老队员安慰我说他刚来的时候只能推杆儿(20KG)。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觉得手球是个小众小球。但实际上,手球是欧洲的超级大球,欧洲冠军杯的比赛场场爆满。诸如,巴塞罗那、巴黎圣日耳曼等豪门更是牛X到没有道理。
手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只有棒球运动员能比,核心力量和爆发力二者不相上下。但是手球对滞空的要求和篮球类似,棒球则没有这个需求。点击视频了解详情,你血不沸腾算俺张老实输。
我们男手教练50多岁,完全脱轨于世界体坛……而且,队里最红的是某位老爷400多斤的大儿子。
2000年时,已经有不少关系户开始那啥了。比如我们队20人中,有富贵人家不爱学习的孩子;预订好了留学计划又热爱体育的校长之子;企业家父亲想让少爷未来有个好身体,送进来减肥的;还有一位进队后每天刻苦学英语,想跟着球队拿个奖牌未来好考体院的学者。这就20-4=16了吧,再算上我们这几个这个浑水摸鱼的,最后实际好好练又有希望进队的也就四五个人。
关键点一:女队里几乎没有关系户。谁家有钱还会送宝贝女儿来地狱里锻炼的?
关键点二:男女队配置人数相等。
结论:男队关系户或者有钱人更容易进一线,女队没这个问题。
2、怎么出成绩?
首先你要有一位还没脱离体坛主流视界的主教练和一位为人正直点儿的副教练,且二人都想出成绩。
我相信多数没希望拿到奥运金牌的项目,队里都没有这样的教练组。
我4年运动员生涯始终在重复一种训练模式。
五点起床8000米计时,下午卧推X5组、仰卧起坐X8组、深蹲X5组;100X4、200X3、400X2,最后是大家最喜欢的3200米12分钟跑。
体测及格线:立定跳远3米2、100米12秒内、400米1分内、3200米12分钟内,达不到就走人。问题是这些和手球技术有什么关系吗?比赛中我自己不会分配体力吗?手球比赛不拼跑圈也不比直线,我要特能跑,早转田径了好么。
所以我跑了4年,什么技术都没学会,也可能是我悟性太低。
你看韩国手球队肌肉就没我们发达,人家只练小肌肉群,打我们和打儿子一样。越南队平均身高175,我们188。打不过,被人家活虐。
教练都不知道怎么练,怎么赢。这个永远活在70年代的冠军主帅,从不看手球比赛。他脑子里,这运动还是当年的玩法。
也怪当时没有B站、油管,视频多媒体发展中出现的滞后性,是导致教练被我们拖累拿不到冠军的主要原因。
男子运动往往都是这样的功勋主帅坐镇,谁也不敢造次。
女子则不同。主教练一般都是绝对实力派,往往是不被领导待见的那种。
我们这的女队主帅是个30出头,刚刚退役明星级中锋。老哥为了心爱的女人可以毅然决然的退出八一队。虽然他揍过我,但我还是服他,大概就这么个人。
基地里几乎每个项目的女队教练都是这种类型。
所以女队更容易得到靠谱的技术指导,代沟也“浅”,我们女队技术比我们男队好。
3、出路在哪?
想有出路就要先出成绩。根据上文得出结论,冷门项目想拿个奥运金牌纯属扯淡。
再加上拨款少,层层盘剥。比如,体委补贴给我们出国比赛的运动员每人500刀,最后到我们手里只有5刀。国家大义面前,这些是小事,不足挂齿。
想和世界强队在大球比赛中一决雌雄,要抓大放小。
大球(足、篮、排、手、冰、棒、美式足球等)项目,欧美男性运动员的注册人数不是俺们能比的。咱们也不具备科学训练和联赛环境,商业模式更是无从谈起。所以男子项目和欧美差距非常非常之大。
相对于男子,女子大球和欧美的差距就小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女运动员成绩比男子好很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冷门项目的运动员没法为国争光,所以我们只能靠全运会。
提一个队友,我想他也不会介意。这个他,内脏左右反长。心脏在右边,基因变异。靠一根握力棒,12岁那个夏天就练出了顶级男模身材。进队后越来越壮,3200米11分多点儿跑下来,心率120还是110,忘了,反正他跑完了和没跑一样,体力槽不减。胳臂比我小腿粗,192CM。就这么一个硬汉,在山东举办的那届全运会里,被东道主山东队一个小白胖子一不小心打碎了面额骨。
各位看官会问,咋回事呢?我不敢说,或许是这位山东好汉基因也有问题吧。
后来北京这位在某年拿到了全运会冠军,留在队里当教练,这也是这个穷人运动员最好的出路。但是全北京有几个这样天生神力的人呢?山东可能比较多。
当年20多个队友,一个留八一队、一个留北京队,只有他俩拿了成绩。其他的,有不走正道儿的、当城管的、做私募的,还有给人送桶装水的。除了那个18岁死在比赛场上的门将外,最有天赋的两个人都没进队,原因是穷。
我还一个好哥们是贫困户,老爹开个水果摊养活瘫痪的媳妇,供他进体校。他也争气,连续拿了三届65KG级全国柔道冠军,最后一次发烧40°打的比赛,很是神勇。
但是他没进队。
女运动员退役后一般从事销售、模特、私教。
写到最后,不知大家看出点儿门道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