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苏丁忧意归蜀 锦绣前程顷化乌

近苏23 二苏丁忧意归蜀 锦绣前程顷化乌

眉山苏氏,自武周始,逐渐兴旺,延续了三百余年的生脉,谁料想,到了苏洵这一支的前后十余年间,人丁竟逐渐凋敝。

在苏轼诞生之前,苏洵已经开始经历各种生死之事,母亲和长兄苏澹先后过世,几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也相继早夭。

苏轼长到10岁时,祖父苏序离世。

又过了几年,他曾经朝夕为伴的姊姊苏八娘又因夫家虐辱而亡。

再过几年,三苏刚到京城稳定下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病故。

最近,相守10年的发妻竟也早逝。

总总算来,在苏轼不到30年的人生中,已经历了四遭关乎至亲的死生之事。

可这还不算完,到了治平三年(1066)的四月,此时距离苏轼的亡妻周年尚有月余,老苏突生急症,以58岁之阳寿撒手。

中国古代,阻碍宦海大员们乘风破浪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并非党争,而是丁忧。

二十四孝图页 

明 仇英

绢本

按儒家以孝治天下的理念,父母去世,无论身居何等要位,从获悉丧事之日起,必须立即辞官归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丁忧对于二苏的仕途影响极大。

在苏洵离世前,苏轼已经进入翰林院,加速接近国家权力核心。

以皇帝对他的赏识和当权首辅们对他的考察,以苏轼巨大的声望才学,迅速进入政治中枢的可能性非常大。

与此同时,另一个对于苏轼仕途非常有利的平行事件正在发生:此前三年(嘉祐八年),王安石为母丁忧回到江宁老家守制,至今未归。

要知道,尽管此时王安石尚未掌权,但他一直对苏轼的学问、文风、做派……总之就是各种看不顺眼,苏轼若能钻了这个大冤家的空子,捷径升迁,后面必将是一片坦途。

更要知道的是,历史就是这么微妙——

一年之后,苏轼的皇帝粉丝以短命之身谢幕,而接任者则摇身一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拗相公王安石的忠实铁粉,而且,这位神宗皇帝一上位就以改革派自居,拒绝一切保守派的建议主张,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当年阻碍苏轼升官的韩琦之辈的事了。

明仇英仿宋神宗朝《西园雅集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方面,远在大名府仅到任一年的苏辙,也因丁忧而受到巨大影响,被迫离职,准备与哥哥苏轼一道护送父亲和嫂夫人王弗的两具灵柩归蜀。

这弟兄二人,在丁忧之前都属朝廷备选的栋梁之材,被分派到最有前途的岗位上磨炼,时刻准备进入通往帝国权力中枢的上升通道。

守孝事大,待二苏丁忧守制结束,再回到京城,朝中已经变天,宰执拗相公的身边环绕着一众嘴脸丑陋的小人,再也容不下以君子之仪行天下之治的二苏了。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