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道德与法治分类知识汇编(2)
第二部分: 法律板块
(一)、法律常识篇
1、法律的基本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显著特征)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将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法律的作用(功能):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3、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因此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6、在我国,法律为未成年人设置四道防线,通过家庭、学校、司法、社会保护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7、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特殊保护。
8、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增强法制观念,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9、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要慌张,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
10、非诉讼途径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11、诉讼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的途径,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12、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13、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
14、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15、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参加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16、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享有其他权利的基本保障。
17、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8、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19、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青少年学生,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坚持完成法律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勤于学习、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20、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我国法律采用刑事(最严历)和民事(最常见)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
21、公民的遗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22、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是对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最有效的鼓励,有利于发展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保护知识产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宪法知识篇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3、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4、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5、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6、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7、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8、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国家权力机关)
9、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行使,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处于主导地位;
11、如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限;
12、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
13、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们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1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得任性,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6、我国宪法的地位:
(1)、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宪法是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4)、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5)、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必须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必须坚持依宪执政。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17、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19、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和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三)权利义务篇
1、依法行使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眼,不能滥用权利。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4)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照法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依法履行义务:
(1)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2)我们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3)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权利义务相统一: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4)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5)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五)公平正义篇
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2、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则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
3、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即通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公平正义。
(六)法治中国篇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4)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一致的。 依法执政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5)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国家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保证法律有效实施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
(6)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2、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①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内容。
②公民正确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有助于增强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法合权益的能力。有助于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推进民主和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