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四时阴阳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原文】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以从其根(2);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3)。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4)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5)不起,是谓得道(6)。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7)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8)。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9),不亦晚乎?【注释】
(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之时顺应自然界生长之气蓄养阳气,秋冬顺应自然界收藏之气蓄养阴气,即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2)以从其根:顺应万物生存的根本。
(3)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沉浮,沉,隐没;浮,与沉相对,此指生长。门,门径。全句指人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之中运动发展。
(4)真:通“身”。
(5)苛疾:严重的疾病。
(6)得道:掌握养生的道理。
(7)佩:通“背”,违背之义。
(8)内格:格,拒也。指人体脏腑气血阴阳活动与自然界阴阳变化不相协调。
(9)铸锥:铸,铸造。锥,通“兵”,兵器。
【白话详解】
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遵循这一规律,在春夏之时重视保护阳气,秋冬之节重视固护阴气,与万物共同顺应四时生长收藏规律。违反这个规律,就破坏了生命的根本,摧残身体本元。因此,天地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是万物终而复始的本源,一旦违反,就会变生灾害;顺从这一规律则不会发生重病,这样才可谓掌握了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奉行这一道理和规律,而愚昧的人则背道而驰。
人若能顺从阴阳则生,违背阴阳则死,顺从它就会平调,违背它就会出现逆乱。如果把违逆当成顺从,就会使人体与自然界失去协调而变成为相互格拒。所以圣人不是得病了再去治疗,而是在没有发病之前就积极预防和调节身体,这如同一个国家,在未出现混乱之前就加以治理,并积极予以防止的道理一样。如果疾病已经形成后再治疗,动乱已发生再加以治理,这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临阵格斗才去铸造兵器,岂不是太晚了吗?
【按语】
本节强调了顺应四时阴阳养生以及治未病的重要性。文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理解和论述,王冰认为春夏阳盛,当食寒凉以制其盛阳;秋冬阴盛,当食温热以制其阴,强调养就是制,根据外在变化,通过对人身体内在饮食、作息等习性的调制达到养生目的。张景岳强调要先期对阴阳之气加以保护和强化,以应对后期的不足。张志聪认为春夏二季自然界阳气渐旺,人体阳气以日渐旺盛于外,所以当以养内虚之阳;秋冬之时气候转寒,阴气渐旺,而人体的阴气外盛而内虚,所以当顺应收藏之气以养阴。李时珍从四时用药规律强调了顺时之治的原则,主张“春月宜加辛温之药……夏月宜加辛热之药”等,即是对经文精神的发展。因此,“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无论对于后世养生医学的发展,还是对临床药物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文最后通过“渴而穿井”、“斗而铸锥”的比喻论述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原则,为后世的预防保健医学奠定了思想基础,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从。
【应用举例】
春月宜加辛温之药,薄荷、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夏月宜加辛热之药,香薷、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长夏宜加甘苦辛温之药,人参、白术、苍术、黄柏之类,以顺化成之气;秋月宜加酸温之药,芍药、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冬月宜加苦寒之药,黄芩、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所谓顺四时而养天和也。(《本草纲目四时用药例》)与其求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长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以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备水以防火也,若不以扑灭其荧荧之光,则燎原之焰不能止。其水火既盛,尚不能止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欤?……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著于《四气调神大论》,厥有旨哉!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未尝不以摄养为先,始论乎《天真》,次论乎《调神》,既以法于阴阳,而继之以调于四气,既曰食饮有节,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谆谆然以养生为急务者,意欲治未然之病,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