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字是怎么来的?
茶叶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很多人看到“茶”字,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个草字头的汉字。然而,草字头的字多表示草本植物。茶叶采自茶树,自然不是草本植物,那跟草字头是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茶”字最初就写作“荼”。“荼”字从艹,余声,草字头的字多表示花、草、菜、药等草本植物。荼是一种野菜,它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苦,也就是苦菜。
苦菜顾名思义,吃起来味道略苦。人们喜甘不喜苦,把吃苦当作受罪、伤害。成语“荼毒生灵”就是指残害人民,生灵指百姓,荼毒指苦害、毒害。
苦菜虽然有苦味,却是人们喜爱的野菜,究其原因就在于,苦菜初嚼虽苦,细嚼之后会有甘甜的味道。这种苦中透甜,入口微苦,回味清甜的感觉,就是回甘。
茶叶也有回甘的特性,入口之初苦涩而微甜,在口腔内慢慢回味,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味,最终唇齿清香,回味无穷。
正是由于荼和茶的相似性,最初茶叶的“茶”就写作“荼”。茶叶出现得很早,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圣认为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尝百草。关于茶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西汉王褒的《僮约》,文中两次提到茶。由此可以肯定,茶叶的出现时间不晚于秦汉时期。
茶叶这个事物出现的很早,然而很长时间都没有对应的汉字,都以“荼”字表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做过考证:
按茶荈之茶,与荼苦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愚游泰山岱岳观览唐碑题铭,见大历十四年(779年)刻'荼药’字,贞元十四年(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至会昌元年(841年),柳公权书玄秘塔碑铭、大中九年裴休书圭峰禅师碑茶毗字,俱减此一画,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
根据顾炎武的考证,大约在中唐之后,“茶”字才由“荼”字分化而来,“茶”在“荼”的基础上简省了中间一横。
“荼”是从艹,余声的形声字,而“茶”是通过增减笔画新造的记号字。记号字没有表音、表意功能,从文字学角度,无法分析字形结构。然而,散文家林清玄曾经将“茶”解读为“人在草木间”,却是一种很美的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