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课(四) 如何提高各系统能量,在右脑转左脑基础上促进间脑定慧思维,提高学习力(上)。
在这样闷热的伏天
脾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部分经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化者少。
长夏月,此谓承载。国家圆融,民族和谐,断缘简事,因势利导。婉然从物,待机而变。使志精炁神旺,神力慧思,字章琴音,根基坤乾。此长夏之应,养化之道也,逆之则伤脾,闷胀水湿,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长夏月”这一段经文是自己的一个感悟。春三月到夏三月怎么“奉长者多”;夏三月到秋三月之间怎么“奉收者多”;秋三月到冬三月怎么“奉藏者多”、冬三月到春三月怎么“奉生者多”;都和这段经文有着莫大的关联。就像我们的肝、心、肺、肾,都需要脾的支持和平衡。
长夏月,此谓承载。说的是我们的脾--神性,我们要在定性的指挥下,从右脑--定性,转到左脑--觉性,定性好比树根,觉性是树枝。关键是要回到间脑,间脑就是五脏的脾。
我们各条经络的中脉——前面任脉、后面督脉、两边冲脉、中间那个空为中脉,所有的修持,所有的学习最终都要还原到这个空。大家先从右脑回到了左脑,自然就回到间脑。
回到间脑给我们带来:整体思维,看任何人和事看到正的时候一定能看到反面,这样就不会产生执着。为什么老是起贪心,是因为我们只看到正面,便以为看到了所有;为什么容易起嗔心,是因为只看到负面,也以为是看到了所有;所有的贪和嗔关键是中间有一个痴在支持,就是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不清晰。
承载说的是脾的运化和燥湿,人体80%都是水,如果没有脾的运化燥湿,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水湿淤堵。而脾的运化需要肝的疏泄、心的藏神来协助。燥湿需要肺朝百脉的功能来协助,肺的空间越大,脾的燥湿能力就越强,反之肺的空间小,身体里马上就发大水了。
我们先要回归到右脑,这代表我们现在不在右脑,因为我们都是从小被锻炼技能长大的,都在左脑--肝。左脑,经文里“春三月,此谓发陈”,也就是说我们思想上的五个见、错误,内心的五个“贪嗔痴慢疑”、情执,我们26个烦恼心态,通通都来自于经文里所写的这个春三月,来自于我们这么多年都在左脑,最后“发陈”--发病了。发在我们身体上,发在我们爱人、孩子、身体上,发在我们工作、婚姻、家庭上。
先要回到右脑--肺。肺就是我们的空间,各个脏腑的运转到位靠的是空间,空间就是气,气血的气,一个人哪里有空间,哪里就有气。我们家里需要断舍离,其实就是腾出更多空间,不然各种“有”(装潢、物品)就把我们障碍的一塌糊涂。
这里来看秋三月这段,“此谓荣平”,荣平是三性教育中定性形成后的状态,即所有遇到的外境能立马及时的反观内心。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大自然到了秋往冬的时候,地面上亮晶晶的开始结霜,在人体里指的是我们的气和血像两股麻绳被拧在一起了。所有的死亡来自于气和血的分开,在经文中这个分开叫“发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里先跳过去。
使志安宁,以缓秋刑。肺对人体的两个作用状态到位,才能使志安宁,志就是心,心不是头脑。第一个肺朝百脉,肺像中国大地上的铁路、或者高速,四通八达的脉络,畅通无阻。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阻了,因为我们出神、气动。一会贪念在身体里产生了台风;一会嗔,身体里产生了寒、结了冰;要不就痴,身体里到处是水湿。第二个,当我们的肺能真正的朝百脉,因缘互为根枝,百脉也会朝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高气爽的状态,我们自己这一生,不论周围任何的灾难,或者身处什么环境里,自己的精气神都很饱满,仍然有魄力、决断力、定力和慧力。
当我们内心没有一个荣平,外面的风暴只会增加内心的恐惧,并叠加到下次来的更加猛烈,这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内心的风暴会对自己和家人影响巨大。
—
《德道经》第二十七章 辅物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始于足下。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这个章节是老子用的笔墨最多的一个章节。说明他的分量很重。一开场的几句经文告诉我们,每个人需要培养出来的能力。
其安也。这说的是五脏的肾--定力、智德。
易持也。大家的定力到了,跟着升起的是慧力,还是我们的智德、定性。定慧等持,这里是给了一个结果,不是因。
其未兆也。这说的是五脏的肝--觉性、洞察力,仁德。
易谋也。仍然说的是肾,思考力。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能力关键是靠肾的定性。
其脆也。这里说的是五脏的脾--神性、判断力。
易判也。仍然说的是脾,判断力。
其微也。这说的是五脏的肝--觉性,专注力。
易散也。这说的是五脏的肺--义德,行动力。
以上都是在说“三性教育”。
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所有身体、工作、婚姻、家庭,这些方面高质量的运转,需要先把以上这些方面做到了。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里仍然说的是我们的肝--觉性,主管神经系统,用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来打比喻。字面上的意思,地下的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这个因缘不断的在叠加、关联,就像我们的神经系统从小不断地在被培养壮大。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这里说的是我们的脾--神性。字面上的意思,一座高楼从地上一粒一粒的沙土累积而成。
百仁之高,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说的是我们的肾--定性。因为定性他有一个关键,外面发生的一切,我看我心的反映,然后调整我的心态,再去对外境做出反应。这个过程说来话长,实际上不到一秒。
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没有接触、进入这样三性教育的人,在各个方面就败之、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圣人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了,故无败、无失。
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讲的是我们后天意识特别强的人,非常执着的只相信自己有限的认知,去行持所有的事情,当然会被无限的未知所打击、败之。
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请你清醒一下啊,谨慎自己的言行、动机,因为有因必有果。这里插一句,我们平常关心的孩子的学习,自己的工作、婚姻……到底会怎么样。这个需要等待,就像我们现在这里是夏天,澳大利亚是冬天,这个缘还没有匹配上,得等他转过来。但是没有定力的时候,我孩子、我砸出去的钱,心全跟着跑出去了而不自知。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这里又看到“难得之货”,说的是国学教育,我们的智慧、福德。六根清净的人为圣人,这辈子绝对不跟名利情权欲消耗那么多的时间,不被天魔、烦恼魔、病魔、死魔、财魔所捆绑。常人又想功成名就,又想有钱,又想得道成仙,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有了国学的学习、修持,怎么又会去违背因果呢。
—
《德道经》第十七章 善观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然兹?以此。
善建者不拔。这个世界上什么建筑不会被摧毁?世界上什么建筑物是永恒的呢?没有一个不会被拔起,没有一个不会消失。任何的建筑建造好的第二天已经比第一天损毁了,第三天相比第二天又损毁了……
那么人呢,一出生第二天比第一天已经死掉了一层,第三天比第二天又死掉了一层。不要只看到一天天的长大这个部分,它其实是不断地不断地分裂。大家自己仔细盘查一下,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善见者不拔。
善抱者不脱。什么是我们的宝贝,能保护好一辈子不丢呢?名利情权欲没有一个能永远不丢,当大家贪那个名的时候,我们的这个缘就起了,并不停在叠加,这是一个核心,因缘它有一个特点叫叠加。第一次心念我要这个名,比如说是一块钱,第二次心念我要这个名变成两块钱,第三次我要这个名的心念就成了八块钱。叠加之后的力量,是翻倍的。
这个名不见得是要上春晚,但是当家人、朋友们一个什么样的眼神,哎呦,就不行啊。我们朋友圈里面,如果我们发什么都没人点赞一下,哎呦,心里面难过了。照顾自己的爸妈那么多年,只要不表扬,那心里就不行。
我们常说自己不要钱多,够用就行,那什么叫够用呢。随着大家心态、心境的不一样,这个够用也是变化的。
如果大家一切都好、美满,这个因缘也会叠加,大家幸福的叠加。但是当没有国学教育的的时候,幸福的叠加就在迅速的消耗福报。你幸福这样的叠加对身体、对工作、对婚姻、对家庭,就在消耗自己和对方的福报,因为大家不知道同时积累福报。福报消耗尽,各种事情、意外、分离就来了。失去以后呢,又想赶快再获得,获得了呢又怕再失去。对于爱情、亲情、名利……我们怕失去,这样的怕失去,缘起不停地叠加,叠加加速的消耗福报,就为失去做好了准备,内心一直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煎熬。
子孙以祭祀不绝。哎呦,这可真的了不起了,不是简单的我们到祠堂、孔庙那里去祭奠一下他们的意思。这个子孙以祭祀不绝,他有隐玉藏珏的意思指的是国学教育,由国学教育引领我们,子孙一代一代传承。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身与德全,又是一体两面。比如说肝不好,按照现代医学的观念,那就奔着肝下功夫了,但是中医厉害在中国的中,中间一竖,看到了两边。一边是我们所有的脏腑,我们五脏六腑就像十一条鱼,另外一边是养鱼的水质。所以鱼出了问题,关键在哪里?在水质。所以中医叫标本兼治,标的部分调理肝,本的部分调水质。身体出了问题,关键还要调思想和心。我们身体的磁场、环境的磁场,还有我们融入环境后改变的磁场,是否能够和谐,这太重要了。都做到了,叫修之身,其德乃真,德是关键。
修之家,其德有余。在家里面大家的言行举止都在道上,家里面夫妻如果都有国学教育,福报就大了。家里面不但夫妻,还能影响老爸老妈、孩子都一起学习。修之家,其德有余,这样的福报,不仅仅是在我们这一世,也不仅仅为了我们的孩子,还有孩子的孩子……这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修之乡,其德乃长。通过我们整个家里面这样的变化,影响到我们周围的邻里。教育,不是要去教别人,是我们把自己做好。但现在大家住在一幢房子,一层楼面对面住的是谁都不知道。或者面对面坐着一起吃饭,各自拿个手机。跟枕边的人话不多,或者说不出真正的来自内心的话,但是在网上话多了去了。大家都离不开这个手机,我们把各种和别人交流的缘全部堵死,人与人之间已经越来越淡漠,越来越缺乏真正的交融。
夫妻两个在一起,应该是水和水的融合,分不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一块石头跟另外一个石头绑在一起,那永远是两块石头。
我们现在对经济两个字的理解严重失误,对于经济这两个字的理解,来自日本人的传播,跟钱挂钩。钱当然要,但钱只占我们生命1%的缘。关键什么叫经济,《周易·系辞》告诉我们: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起心动念,都装着黎明百姓,装着芸芸众生。后面还有一句:培养惊天伟地之才,济人、救世之心。
这叫经济。
—
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
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因缘只要和合
早晚就会散去
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
没有一个不是的
你无法通过追求一切外在
样貌、成功、名誉、地位
物质财富、和谐关系
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富足
只有面对自己
面对情绪
不断地反观
我们的真心
它就在那
如如不动
只是从前没看到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