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的文采你知道,他们的墨宝你懂吗?

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
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和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多、影响更大。

苏洵(1009—1066),字明允,一说自号“老泉”。

苏洵年近五十才成名,大器晚成。苏洵少不喜学,27岁才开始发愤读书。
苏洵48岁那年,送苏轼苏辙兄弟入京应试,益州知州张方平向欧阳修极力举荐苏洵。
苏洵成名后的地位也很低,“爵不过于九品”,只做过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等,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
而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经历刚好相反,少年得志而一生坎坷,遭遇太多挫折。
兄弟二人进士及第、名动京师时,苏轼20岁,苏辙才18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苏轼一生八典名郡,密、徐、湖、登、杭、颍、扬、定,地方政绩显著,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祐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相,比苏轼的官位还高。
苏洵擅长散文,尤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他崇尚晋唐笔意,气韵有余,格调萧散。自然率真、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
苏轼名中的“轼”,本义指设在车厢前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解释:“轼,车前也。”他的字“子瞻”,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

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北宋文学家、诗人,嘉祐二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

苏辙名字中“辙”,本义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的句子。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处世方面,苏辙相比哥哥苏轼要内敛得多。
“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散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对改变北宋文坛风气起了巨大作用;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在各领域都富有创造性,属于开派的人物;苏辙的诗文成就也较高。
相比之下,苏轼没有历史专著,写了大量单篇史论;苏洵所著《史论》系统阐述了他的史学观;苏辙晚年撰《历代论》以及史学专著《古史》,是为纠正司马迁《史记》之讹,补充其佚而作。
苏轼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北宋豪放派词人的先河。同时,他擅长画墨竹,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书法方面,苏轼擅长行、楷。
苏轼的书法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岁又学李北海,广泛涉猎晋唐诸家,最终形成深厚朴茂、媚趣横生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推许他为:“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
三苏是琴棋书画皆通的艺术全才。苏洵虽无词存世,但懂音乐,蓄有雷琴。三苏会棋,棋艺不算高明,皆工书好画。
苏洵因为年龄关系,以及擅长史论的严谨心态,故而书风较庄重,庄重之中有个人意趣流露,但他志向不在书法,未对宋代书风有重大影响。
苏轼是宋代书风的引领者,位居“宋四家”之首,对整个宋代及至今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辙书风主学兄长,加上留下来的墨迹较少,影响远逊其兄。

三苏墨宝欣赏

宋·苏洵

释文
洵顿首再拜。昨日道中草草上记,方以为惧,介使罪来,伏奉教翰。
所以眷藉勤厚,见于累纸,感服情眷。愧怍益甚,晨兴薄凉,伏惟台候万福。
洵以病暑加眩,意思极不佳,所以涉水迂涂,不敢入城府者,畏人事也,宠谕常安之行。仰戢爱与之重,深欲力疾,少承绪言,但闻台候不甚清快,冒暑远行非宜,兼水浸道涂,恐今晚亦未能至彼。虚烦大旆之出,曷若相忘于江湖。不过廿日后,便可承颜,或同涂为鄱阳之行如何?更几见察。幸甚。
匆匆拜此。不宣。
洵顿首再拜提举监丞兄台坐。
此为苏洵草书《道中帖》,纵35.3厘米,横53.2厘米。苏洵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

宋·苏轼

释文
荔子丹兮蕉黄,杂肴兮进侯之堂,侯之舩兮两旗,渡中流兮风泊之。待侯不来兮不知我悲。侯乘白驹兮入庙,慰我民兮不口 。
此为苏轼楷书《荔枝丹碑》(局部),纸本墨拓,帖芯纵26.5厘米,横14厘米。
《荔枝丹碑》全称《罗池庙迎享送神诗碑》,也称《柳州罗池庙碑》或《罗池铭辞》,刻于南宋嘉定十年。罗池庙是为纪念柳宗元的善政,由其部下所建,长庆三年,曾立由韩愈撰文、沈传师书丹的《罗池庙碑》,其碑久佚,仅存宋拓孤本传世,现已流传日本。
苏轼书写了韩愈文篇末的《荔枝丹碑》,后精工摹刻于石上,用笔虽是三分笔,但温厚中出险辣,得气得势
他的书法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丰腴,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结字扁平,横轻竖重,明显受到颜体影响,字与字,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他的书法重在写“意”。

宋·苏轼

释文
一夜寻黄居寀龙不获。方悟半月前是曹光州借去摹拓。更须一两月方取得。恐王君疑是翻悔。且告子细说与。才取得。即纳去也。却寄团茶一饼与之。旌其好事也。
轼白季常。
廿三日。
此为苏轼行书《一夜帖》,又名《致季常尺牍》,横30.3厘米,纵48.6厘米。
这是苏轼谪居黄州时,写给朋友陈季常的信札。此作质朴敦厚,用笔凝重,笔画丰腴多肉,且结字偏斜,前半段的情感平和,逐渐趋于起伏,所以全作字形大小、笔画粗细、字体形态等也随之改变,具有变化的趣味。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谪居黄州期间,正是他艺术创作的顶峰时期,这幅作品即是他在这时所作的行书精品之一,遒劲茂丽,肥不露肉,神采动人。

宋·苏辙

释文
辙顿首。累日不奉面,辱惠教至荷荷。晴暖起居佳安。忽忽不一一。
辙顿首定国承议使君。
五日
此为苏辙行书《晴暖帖》,纵24.9厘米,横19.8厘米。

宋·苏辙

释文
辙启。晚来起居安胜,辱惠教多荷荷,许见访甚幸。不宣。
辙顿首定国使君
此为苏辙行书《晚来帖》,纵 24.9 厘米,横 19.8 厘米。

苏辙注重养气,书法风格汪洋淡泊,有秀杰深醇之气。下笔沉着,使转起伏,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潇洒自如,工整有序,但不及苏轼的笔墨功力、才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