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手多足的蜈蚣虫

每当天气闷热或要下大雨之前的夜晚,特别是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时不时会爬出一种身体发红、样子有点古怪、脚很多的动物,身体非常灵活,爬得比较快,受惊吓后会迅速找个小洞或角落躲起来,这种动物就是蜈蚣。有些地方又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

不同种类的蜈蚣的身体长度不一样,就像一列长长的火车,由十几个到几十个环节组成,只不过最后一节略为细小一些。头部两节暗红色,有 1 对触角及毒腭。其它每一节都有一对脚,所以脚都很多。才会有那个脑筋急转弯:谁最怕出门?蜈蚣!因为脚太多,穿起鞋来很麻烦。

不要看蜈蚣是个不起眼的小虫,它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四亿多年,源起志留纪,也算是个古老的物种了。直到今天地球上仍有2800多种蜈蚣,颜色、长短、大小和外形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变化。蜈蚣的生态价值很重要,只是我们没有仔细去琢磨,商业价值也不少,许多种类被用作为中药,也有一些被作为食物。当然不是像《射雕英雄传》上那样生吃蜈蚣,那可是极大的冒险。

作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情温和了是要饿肚子的,任何时候都要表现出一幅拼命三郎的样子,保留住残酷凶猛的性格,为了一口好吃的肉肉,时时准备着战斗。每当夜晚来临,就是它们亢奋的时刻,借着夜色觅食,抓住各个好时机。对血腥特别敏感的蜈蚣,当然对各种肉食都会很兴奋,只不过自己本身就那么点个儿,吃大家伙是没有希望了,只能搞点小动物吃,像什么青虫、蜘蛛、蟑螂等来者不拒,只要捸得到,都算是蜈蚣的美味。当然,如果真搞到了老鼠这样的大家伙,饱餐一顿那是很爽的事。在肉食实在缺乏吃不饱时,也吃少量嫩草、鲜嫩的苔藓、大型真菌等充饥。

蜈蚣是一种有毒的掠食性陆生节肢动物,当受到威胁时会顺势咬人。别以为咬人的是它吃东西的嘴,其实是两条特化的足,呈锐利的钩状,科学的叫法是螯肢或鄂足,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螯肢末端有毒腺,能排出毒汁,令被咬者中毒。

看《西游记》和《白蛇传》中的蜈蚣精似乎都很牛,有着过人的本领,也有数不完的害人之心,但现实中蜈蚣的毒只不过是它捕食的工具,或是抵抗天敌的工具,根本没有想像中那么牛逼。

被蜈蚣咬伤后,毒腺分泌的毒液顺着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但毒素并不像蛇毒那么强,被一般的蜈蚣蛰咬后只会造成疼痛,没有太大的威胁。但有一些热带型大蜈蚣咬伤后,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膻语、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如果被长江流域的红头黑身黄脚蜈蚣咬伤,咬伤处会很快产生剧烈疼痛,一般2-3个小时内会扩散到近端关节处,致其剧烈疼痛,4~5小时胸口也会隐隐作痛。不过不用担心,一般不会导致致命危险,3、4天过后症状渐渐消失。

我遇到过很多很多次蜈蚣,不管是在野外还是在屋子里,只是没有被蜈蚣咬过。曾看到同村人被咬伤后的痛苦症状过,一个大男人,不停地喊疼,还搞得泪流满面,甚至哭天呛地。据被咬人后来描述,被咬后好像兴奋了痛神经,不光伤口疼痛,几乎是碰到哪里哪里痛。

一般蜈蚣咬伤的位置都是在四肢,咬伤后应立即在伤肢上端2~3厘米处,用布带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伤口周围可用冰敷,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伤口,亦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也可采取蛇伤后的应急处理办法,用刀片切开伤处皮肤,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并选用高锰酸钾液、石灰水冲洗伤口。因为蜈蚣咬后的毒液只在皮下,在切口时不用切得过深。通过处理后症状仍然较重的,应尽快到医院治疗。那种治疗蛇伤的季德胜蛇药对蜈蚣咬伤也有作用,可以内服和外敷并用,可以减轻症状。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蟾蜍会斗蜈蚣,也有人说蜈蚣会吃蟾蜍。不知为什么,两者都属于传统中的五毒,但却似乎水火不容。本人曾亲眼见过一条蜈蚣逃跑进一土洞里,没过多久就见那蜈蚣围有一只蟾蜍的身边,被蟾蜍带出洞来,好像被施了魔法,总是不能逃走,只是没有看到它们斗争的最后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