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书法,这六大步骤非常重要!

捣衣图(局部) 南宋 牟益

帮主斯唔嗯·超:“自律点,要求高点,很多事情都能解决。”

客观地说,用笔训练具有多种途径。其中,师承、家传等直接授受的途径由于适时、恰切、全方位、情景化的特点,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具体教学中,师长依托高超的笔墨表现能力进行精准的现场示范,通过深刻的体悟辅之以讲解要领,学生则通过眼、耳、手、心等多种感官的综合体验,并在书写实践中得到锻炼、反馈和验证,这种多重交互的方式使学书者能够迅速地提高书写水平。

但是,伴随着书法教育的全面开展,学习书法的人数大幅度增加,而书法师资又严重缺乏,囚只依托少数名师的要求并不便于操作和普及。另外,不同于其他具象的艺术形式,美术可以直接在自然界中写生,音乐或许受启发于天籁之音,舞蹈则可模拟生物的各种优美运动,至于书法,在作品中创作成什么样的艺术形象相对难以判断,客观上需要经典法书作为追溯和探索的典范。

最为重要的是,对书法单字笔画运行线路的考察,我们能够通过作品深入地窥测到书家用笔的相关情况,因而,以临习他人创作的最为优秀的作品为基本手段能够达到用笔训练的目的。大致步骤如下:

1 了解所临汉字的笔画和笔顺,作为书写的基本常识帮助理解范本中汉字的书写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现行的笔顺规范并非单纯针对书写的生成方式,如  “必””出””承””臣”等字,规定的笔顺便与经典法书多有不同,需以所临范本的实际书写情况为准。

2  根据所临范本中汉字的笔画和笔顺,以寻找笔锋出入的痕迹为突破口,精准地勾勒出以”手”持 “笔”书写的运行线路。作为读帖的核心环节,运行线路的勾勒可以帮助学书者由范本的静态观察过渡到对具体书写活动的分析。

依托描绘出的运行线路,拟侧所临范字中笔锋的出入痕迹和运行趋向,复现并强化书家的书写在二维空间内的平动动作。

在平动训练的基础上,由所临范本中汉字笔画粗细的观察切入,拟侧、复现并强化书家的书写在三维空间内的提按动作。

在平动和提按的基础上,由所临范字中转折、粗细等形态的综合分析切入,拟侧、复现并强化书家的书写在四维空间内的快慢动作。

从平动训练始,有意识地加强笔锋的调节训练,贯穿整个用笔训练始终。

在具体操作中,学书者需要像九方皋相马一样,四以”目”细致地观察为先导,考察范本中笔锋运动的蛛丝一马迹,以”心”揣摩出以”手”持”笔”运行的线路,以”意”反复地体察和玩味具体的书写动作,必要时可辅之以”手”的”书空”研习,直至完全正确、熟练和自如。

如果遇到刻本或者因其他原由致使品相不甚清晰的范本,则需要书迹形态和书写常识的相互印证,另外增添”透过刀锋看笔锋”的考察环节,叫然后才能进入到具体的动作模拟阶段。

在这套训练步骤中,范本的外在形态只是考察的起点,目标却在于通过运行线路指向内在的书写动作,继而化为一般的技巧和本领,最后整合为由用笔的各个因素完美协调的用笔系统。

所以,训练应该适合于所有类型的经典法书的学习,而不必在乎范本在时代、地域、字体或书体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由此,我们也可以解释,历史上无数个书家之间尽管书迹风格各异,却可以通过王廙、王羲之、王献之到羊欣或者智永、虞世南、陆柬之到张旭、颜真卿、怀素等线性或枝蔓状的传承图示缀联到一起。这些书家不过在熟练掌握用笔系统的前提下,形成了稍有区别的操作习惯,又根据不同的环境、需要创作成了不同的作品面目而已。

本文节选自《中国书法》
作者:孙学峰 戴弦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