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成长中的不如意

在组织新上岗教师一年期考核鉴定时,我多次与新教师进行过座谈。在提及任职一年来的感受时,有些新教师表达了自己的委屈:有的家长不信任新教师,千方百计把孩子转到了别的班级;有的学生不信任新教师,总是拿自己与原来的老师比;有的学校领导不信任新教师,明明是自己争取的机会却给了别人;有的同事不信任新教师……因为年轻,总是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在工作中凭空多了不少阻力和不如意。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蘑菇效应”。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里,得不到充足的阳光,也没有充足的肥料,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有可能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蘑菇效应”形象地诠释了多数人的工作经历: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总是要先做一些比别人多的事情,也要多经受一些困难和波折,而且得不到重视。当他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成绩突出,就逐渐被人关注并得到重用;如果工作成绩不突出,就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遗忘。这个“蘑菇效应”比较好地回应了新教师所面临的困惑,也为新教师成长提供了值得遵循的路径和策略。

正确看待蘑菇经历。首先,任职初期被人怀疑、不被重视的蘑菇经历,属于正常的成长过程,是绝大多数人都要经历的成长阶段。作为一名新教师只有接纳这一阶段的存在,并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这个阶段的特定价值,才有可能摆正心态、坦然面对。在我看来,蘑菇经历并非是人生的磨难,也非成长的牵绊,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它是朝阳蓬勃而出前的积极蓄力,是璞玉光彩夺目前的砥砺打磨,更是人才脱颖而出前的必要历练。其次,蘑菇效应所强调的核心,是在低潮时期保持足够的激情,积蓄足够的力量支持人生的前行,最终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这就需要每个人都学会调节心态,用理性去平和情绪,用岁月去锤炼内心。具体来说就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对未来始终抱有足够的希望,对成长充满着激情和信心。因为我们必须要记住一个简单的道理——生活不负责用美丽取悦你,它只负责用磨难教导你。

理性践行蘑菇法则。只有耐得住黑暗,才能见得到阳光。这是蘑菇效应呈现和揭示出来的基本法则,也是其提供的行动准则。对于教师职业来说,本就不存在“黑暗”之说,只是在成为合格教师之前需要一段较为负重的前行,存在一份因陌生和忙乱导致的被动成长。当我们能够清醒而坦然地接受这段蘑菇经历,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度过这段蘑菇期,也就是在蘑菇期内应该如何去努力。我想基于蘑菇法则的实践行动,大致需要三步:第一步,明确自己的成长方向,只有被目标吸引的教育行动才无暇在意他人的目光,立下大理想,细化小目标,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下一个个小目标,然后逐步实现小目标;第二步,专注于自我成长,让自己尽快脱颖而出是摆脱困境的最佳选择,动嘴、动腿、动脑,多向老教师请教为师之道,多借鉴模仿优秀教师的特色做法,多反思自己存在问题与改进的方法;第三步,保持必要的激情和热情,不仅对教育本身保持热情,还要对人际关系保持良性互动,倾尽全力获得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争取到蘑菇期内最好的成长环境。

积极内化蘑菇精神:蘑菇的核心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不抱怨、不气馁、不轻易放弃的韧劲;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求成、脚踏实地的干劲;默默前行、厚积薄发、昂扬向上的冲劲。恪守这样的一份蘑菇精神,就可以忍得住必须要面对的不顺和煎熬,在历经锤炼和雕琢中慢慢褪去庸碌无为的外壳,实现人生的深度蜕变。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新教师一旦遭遇一丁点儿“委屈”,便会漫天漫地地怨天尤人、怒气冲天,仿佛全天下的人都对不起他,甚至将全世界都列为自己的敌人。在愤懑与焦躁中,工作无法深入,教学无法安心,慢慢就会偏离正常的成长轨迹,逐步被主流群体边缘化,成为学校中可有可无的“闲人”。这样的年轻教师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对蘑菇精神的认知和内化,缺少了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与建设。

其实,无论是新教师还是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不如意。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像蘑菇那样,淡淡站立、默默努力,坦然而有力地追逐远方,直到可以独立地见到太阳和更远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