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怎么办?五种中成药补气养血,辩证使用
了解一下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中医里常说的“病机”之一。可以这么理解,气好比是身体里无形的阳光,血则是有形的雨露,气血充足,贯穿人体五脏六腑,可以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侵入,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气血来源于先天储存和后天的运化吸收,当这两个过程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时或者患上一些消耗性疾病,自身气血不停损耗,会出现气血不足,累及身体各个器官系统 ,日久会导致气阴两虚,严重时气随血脱,阳气虚脱。中医望闻问切,会发现气血不足的患者往往表现出精神差,乏力,胸闷气短,面色淡白或者萎黄,唇甲淡白;说起话来也没什么力气,主诉常常头晕目眩,心烦心慌,失眠,手足麻木,月经量少,色淡等;患者舌淡,脉细弱。必要时建议患者可做一些常规的西医学实验室检查。
什么人需要补气血?
气血不足的患者可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辩证论治,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治疗原则一般是气血双补,那么什么人需要补气血?
1,先天体质虚弱的人:气血储备不足;
2,饮食不节的人: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健康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功能下降无法转化水谷精微为气血,日久导致气血不足;
3,情绪不调的人:思绪敏感,忧愁思虑太多会影响食欲,长期以往导致脾胃受损;
4,经常劳累的人:过度劳累导致身体透支,自身损耗;
5,久病的人:长时间患病会不断耗损自身正常的气血,或者大病过后未经调养,会导致以气血不足;
6,老人:人老体衰是自然过程,气血运行减慢,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形成气血不足。
用于补气养血的中成药
辩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补气血也不是随便想补就可以补的,身体有实邪的人宜先祛邪,再扶正固本。一般补气血的中成药都可能比较粘腻,不宜与不易消化的食物同用;感冒发热等实邪未祛除者不宜服用;特殊人群如慢病重症患者,孕妇,儿童,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人群等要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慎用;即使是OTC药品,也无绝对安全的说法,用药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也可寻求专科药师的用药指导。今天玥亮说药给大家说说5种常用于补气养血的中成药。
人参养荣丸,本方由人参、茯苓、炙黄芪、白术(土炒)、肉桂、五味子(酒蒸)、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陈皮、远志(制)、炙甘草组成。适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虚弱者;可温补气血。
健脾生血颗粒,本方由党参、白术(炒)、茯苓、黄芪、山药、鸡内金(炒)、麦冬、甘草、龟甲(醋制)、龙骨、牡蛎(煅)、南五味子(醋制)、大枣、硫酸亚铁组成。可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及心脾两虚型缺铁性贫血;成人气血两虚型缺铁性贫血者,症见面色萎黄或无华,食少纳呆,烦躁多汗,倦怠乏力,腹胀脘闷,大便不调;可健脾和胃,养血安神。(禁忌:非缺铁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患者禁用。)
临床用药经验:
1、杨劲通过对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得出结论:健脾生血颗粒联合富马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清铁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2、郝连欣等通过对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得出结论:健脾生血颗粒用于治疗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临床效果显著。
十全大补丸,本方由党参、酒白芍、炒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炙甘草、熟地黄、炙黄芪、肉桂组成。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头晕自汗,气短心悸,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者;可温补气血。
八珍颗粒,本方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白芍、川芎、当归、熟地黄组成。适用于气血两亏症见面色萎黄,四肢乏力,食欲不振,月经过多。可补气益血。
人参归脾丸,本方由人参、白术(麸炒)、当归、酸枣仁(炒)、龙眼肉、茯苓、远志(甘草炙)、黄芪(炙)、木香、甘草(炙)组成。适用于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少体倦等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崩漏、带下诸症。可健脾养心,益气补血。(身体壮实不虚者忌服。糖尿病患者禁用。)
日常调理建议
气血不足的患者除了辩证用药调理外,还要学会调整情绪,管理饮食,加强自身保健。
1,适当释放不良情绪,避免持续的高压生活和工作,适时放松身心。
2,多摄取营养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瘦肉,鱼肉,豆类,山药等,适量可用莲子红枣或花生山药煮粥;平时可用党参西洋参各5克做代茶饮用。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品。
3,坚持每天定时适度锻炼,也可学习简单的自我按摩(除去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禁忌,皮肤有破损,骨折,肿瘤等情况);注意保暖,避免过劳伤身。
4,一般建议在正规机构购药,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用药,不要迷信偏方或者保健品,不可私下加药换药,避免引起副作用。
以上就是玥亮说药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关于补气养血中成药的用药经验,辩证用药才能药到病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