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胜法华田坑发现古代石刻
美丽南胜欢迎你
南胜法华田坑,这个矾山山麓的村庄,先前分成几个小村落:东古洋、田坑楼、北地。今田坑楼早已消失殆尽,旧址成了景区的停车场。北地,因村民大多迁居镇上,少有居住,房子失修正渐渐地破落倒塌。
近日,矾山矾佳园生态农场主林汉泽爆料:北地磨刀石的溪道有石刻。磨刀石,位于大科洋水泥路直上,欲进入北地往右拐的土地庙所对的溪道。因溪道的石头可以磨刀,故名磨刀石。当年,在拐弯处的路左边有一棵高大的橄榄树,土地庙就在橄榄树下。那棵橄榄树可以说是以前田坑的地理标志了,可惜的是后来因虫蛀根腐枯死了。
前天傍晚,独自在溪道里踄水来回几趟都没能找到石刻,正准备前往北地去找亲家林金祈询问时,巧的是亲家正肩扛锄头,手持劈刀从内田坑路上出来。在亲家的指引下,很快就发现那块刻字石块,它隐没在路坎下方的杂草丛中。
从亲家手中接过劈刀,跳下路坎,劈去杂草,石刻豁然显现,内心一阵狂喜。只见一块约一平米多见方的天然石板上,深深阴刻着两个苍劲隽秀的大字:扳辕。细看,石头左下方,右上方各刻有小字,因布满青苔一时无法辨认。眼见天色已晚,只好先行打道回府,择日再探。
据今年68岁的亲家林金祈说,在他儿时,这石刻就立在橄榄树下的一边,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掉到路坎下面了。扳辕,成语:扳辕卧辙,解释:扳,通“攀”;辙,车迹。拉住车辕,躺在车道上挡车,不让车走。指挽留眷恋好官。出自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攀车卧辕之恋,争涂不忘。”难道是当年田坑先民感念哪一任的官员把造瓷的工匠,工艺带入田坑,让世代农耕的田坑先民得以制造克拉克瓷,从而过上相对富足的生活,后来该官员离任外调,村民们不舍,勒石刻字以表怀念.....一切不得而知,期望从旁边小字可以再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昨天下午,约上蓝仲生,胡裕生带上桶子,刷子等工具,再次前往田坑北地。来到石刻前,大家动手对石头进行刷洗,尤其是左下方,右上方的小字石刻。
经过清洗之后,小字便已清晰可辨。右上方刻着:己酉之春,左下方刻着:礬(矾)麓,礬,矾字的繁体字,麓,有树林的山脚下。意思是,该石刻立于大矾山脚下。礬麓二字下方刻有一方形印章,可惜印章太小,里面文字刻痕因年久月深,笔划缺失,难以看清印章文字。
小编的老同学----鹭客社创办人林鸿东,在研究了发给他的图片后,对印章里的文字作出大胆的猜测----山人,阳明。确有几分神似。与此同时,他还提到了厦门翔安也有类似的“扳辕”石刻,乃朱熹所写。
厦门翔安的石刻
石头右上方的“己酉之春”,按60干支纪年法推算,己酉最近的分别是1969年和2029年,从石头的品相和刻字的情况来看,该石刻的年代久远,应往前推几个甲子年,如果跟克拉克瓷联系起来的话,应该在1609年或1669年两个年份之间。
田坑北地的这块“扳辕”极具考古价值,因此,有待于对它深入地研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或许它真的与克拉克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呢!
感谢蓝仲生和胡裕生两位冒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