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面馆的客人们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28

面馆里的客人们

原创/高晓茜

面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有趣的故事。
食物是纽带,陕西人爱吃面食,这是无可质疑的事。面馆的手撕面,便是老李与客人之间的温情联络。有许多老顾客爱吃老李做的手撕面,不管干活的地方有多远,都赶着过来吃。要说面么,那里都能吃,但他们爱吃老李做的手撕面。
来面馆吃饭的,有步行来的、开车的、骑电动车的、有骑自行车来的,小孩、年少、中年、老年不同年龄,男男女女,而我总会被那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感动!
周日,服务员有事,在店里当班,做了一天的服务员,感触颇多。
1
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仨个女人骑电动车,把车放在店外,急匆匆推门进来。
“来了,先坐,你们吃些什么?”我问。
“我吃炸酱面?你看你吃啥面?”仨人中稍年长地对年轻的说。
“你们吃过,啥面好吃么?”年轻人问。
“我来老吃炸酱面,你看你爱吃啥面?”另一个对年轻人说。
“那我也吃炸酱面,三大碗炸酱面。”年轻人说到。
“我俩吃小碗,这里面量大,大碗吃不完!。”年长些说
“我能吃完,二小一大吧。”年轻人说。
说完,仨个人便坐到边上的桌子上,拉起家常,说起话来。明显地,那个年轻人像是个头,拿主意的么。长得高大些,说话的声音便相对声高些,边拨蒜皮,便安排着接下来要干的活,俩个年长地答应着,间或仨人还说些家务事。
面上来了,仨人大口吃起面来,就蒜吃面是陕西人的标配,看来下午的活还不少,仨人狼吞虎咽地,吃饭的速度快的很。年长的俩个吃完,也没歇息,就走了,年轻的来接账。“你家面就是好吃,听她们说我还不信,我们是做家政的,干活的地方远的很,在三环鼓楼附近,专门跑的远到你们这吃饭......。”年轻的边用手机扫着二维码边说。
“谢谢,谢谢,欢迎常来吃。”我感谢的说。
风风火火的走了。
2
“小伙,小伙......。”有个白头发,留着大背头的老头进门便喊叫着。
“你吃啥面?”我迎过去问。
“老板换了?”
“没”。
我不常去店里,不认识这个老人。
“做面的小伙知道,我爱吃软合些的面,扯薄些。你告诉他。”
原来把老李叫小伙!说话间我问老人年龄,老人说他82了,叫老李,小伙,也对着哩。
看来老李知道老人吃面的喜好,西红柿鸡蛋面,盐稍重。
八十多岁的老人穿着整齐,蓝色的茄克外罩,黑裤子,在饭桌子前坐下来,我给他倒了碗面汤。他是个健谈的老人,等面中,与坐在他对面正的吃饭的中年人人聊了起来。知道对面的是退伍军人后,更是打开话匣子,说起他年轻时在部队的情形来,俩人仿佛一见如故的朋友和知已,天南海北地聊起来,从国家大事,到疫情、到近期的时势......
中年人还对老人说:“今天行门户,吃席咧,大鱼大肉地吃着不舒服,还是吃碗面香。”
“去年去外面旅行了几天,回来第一时间,先是吃一碗面,咱们大荔的面就是好吃,吃惯了,其它地方都没咱们这个味。”
我想无论是匆匆的工作餐,还是饿极时的救命面,又或是深夜的宵夜,比起酒肉大餐和烧烤排档,一碗面能有多少暖心的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老人还用他的经验告诉对面吃面的中年人,年老后就不要把钱揣在自己手里,年轻人需要的时候就给,原来他的工资老伴管,去年老伴去世后,把工资分成四份,一月四千多元,有两个孙子,一人给一千元,一千块钱门户差事,一千块钱自己零花钱,年底结余的给儿子。这会刚好客人少些,俩人吃一碗面,谝了近一个小时。
3
还有个穿着讲究的中年人,他进店来,我招待他坐在里面的空桌子,他扯了些餐巾纸擦了一下椅子,再扯了些擦了一下桌子,然后坐下来,用面汤先把倒面汤的小碗清洗了一下,才给自己倒了碗面汤。要一大碗面和一个肉夹馍,我晓得老李的面量大,便告诉他,“吃肉夹馍的话,一小碗面便行。”“行。”他说。吃完饭,他来接账,说:“吃小碗刚好,吃饱了,你们面馆好,虽然大碗和小碗面只差一块钱,人家其它面馆才不会建议吃小碗。”我笑着说:“让别人说我,会说我有些'二’了。”他哈哈大笑说:“现在你这样的人少了。”
4
中间那会客人多,老李按照顺序一碗一碗地扯着面。有个六十多岁的男人走进来,坐了会对我说:“做好的面能不能给我先来碗?儿子在仁厚骨科医院动手术,刚做完,旁边还没人,我吃了得去招呼去。”“没问题。”我不加思索地答应着。给周边的几位客人说了说他的情况,其中有个人说“行,谁家还没个事,让他先吃,我们几个再等会。”
5
还有个老头,骑着个破烂自行车,到门口,自行车还没撑子,先把自行车靠到门口的电杆上,才进了店门。他长得矮小廋弱,穿着邋遢,黑裤子勒着条红裤带,在外面露出来,他进门来,直接坐到角落里那个桌子,我上前给倒了碗面汤。
“听人说,你们这家面便宜,我要碗肉臊子面。”他说。
“大碗还是小碗?”我问。
“大碗。”他说。
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无节制的爱心泛滥,我跑到后厨对老李说:“外面有个老汉,看着可怜的,一会他要是没钱,我就让他吃完走。”老李说“行,一碗面么。”
在等面做好的过程中,现在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看手机、刷抖音,而他也许没手机,坐在角落里,头低着,也不看周围客人。停了会,想拨蒜,力气有些小,还踮起脚,用装蒜碗底压了一瓣蒜,我听到了蒜在压力下的嘶啦声,连压了三下,挤压后,他给自己拨了三瓣蒜。
面上来后,他慢腾腾地吃起面来,吃完,喝了面汤。
可是我想错了,老汉有钱。
他站起来,向朝里面的方向转了一下,解开红裤带,从里面短裤的里子掏出了钱,然后把红裤带绑上,走到吧台,递给我二十块钱,我找了钱给他。
我想,现在,这样装钱的人一定不多了!
他把找下钱拽得紧紧地,出了店门,走到自行车旁,重新解开红裤带,把钱放了进去,按了按,又绑好,推着自行车走了。
6
下庙老杨也来了,还是老样子,趿拉着鞋,边向卫生间走着边说“西红柿面。”手机换了,会用手机扫码付钱了。
中午十二点多吃炸酱面的小伙,下午七点多又来吃了,还是炸酱面,一天两顿饭都吃面!老李说,小伙在工地干活。老实娃,现在都敢说话了,最早来时,都不敢跟人面对着说话。
客人们有的来了,吃完面去了,记住了或者忘却了,这个世界没少演绎,虽然平凡而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动。来了,走了,熟悉的,陌生的,老顾客,新朋友,这个小小的面馆,每天都会发生许多小事,会有许多人,演绎许多故事......
我的感受也随着它们发生的故事或开心,或难过,或同情,或感动,用我的简略小笔记写下来,让生活中每一处细小的平凡都变得美丽灿烂吧。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汪曾祺先生说过。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深秋闲步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渭河岸边的小花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金钥匙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南庄老姨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不期而遇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老李的欢乐时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巧玲

【大荔文学·短篇小说·高晓茜】传递幸福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我再有2个多小时也能回了”她面露喜色地说着

【大荔文学·黄河文化行·高晓茜】黄河老崖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怅然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下庙老杨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老街轶事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定格了月亮的木窗子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初夏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那个温暖的老头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麻雀·家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卖洋葱的老汉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疙瘩”日历中的母爱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到一线去!到基层去!

【大荔文学·诗歌·高晓茜】那个下雪的春天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你没劲,让我来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牛娃娘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一碗稀饭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傻老李

作者简介

高晓茜,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爱看书,喜文字,喜欢简单生活,想用简略小笔,书写世间美好!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老苏州的汤汤水水(一)茶楼面馆

    现在很注重喝水,说什么每天至少要喝六杯水 ,至于那杯子要多大则没有明说,所以到底需要多少量也无从得知.我大半辈子住在苏州,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最温馨而有温度的就是老苏州的汤汤水水. 老苏州的汤水之一是早 ...

  • 舌尖上的邹平:面条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见面打招呼问一问大家早晨吃的什么,大至我国北方地区.山东,小至邹平甚至某一区域回答大半为"面条".面条一直是我国北方的主食,所以在 ...

  • 闻名中国的“10碗面”,吃过5种算“面霸”,看看你吃过几种?

    面条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不同地域饮食不同,面条的种类也花样繁多:好吃的面条几乎都是温和而筋道,但搭配的佐料却大不相同:闻名中国的"10碗面",你都知道有哪些 ...

  • 徽州浇头面

    浇头面在徽州有着超越食物本身的内涵,它承载着仪式.情感.心愿等元素,浇头应为兆头,因徽州读音相近,自然也就合一了.在徽州,新年第一餐要吃浇头面,红白喜事要吃浇头面,满月.生日.做寿.走亲访友都少不了它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牛娃娘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1 牛娃娘 原创/高晓茜 物愈旧,情愈深,纠缠的时光,一旦有了年头,便眷恋难舍-- 周日在家,八十有二的老妈说起了牛娃娘.  在我的老家,年龄大些的女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一碗稀饭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28 一碗稀饭 原创/高晓茜 人生中无疑会有很多珍惜的事,朋友间的一席长谈.内心深处的一点点共鸣.风尘中偶然逢得的"知已",还有把客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傻老李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39 傻老李 原创/高晓茜 老李是乡里乡亲面馆的老板,开面馆四年多了,和他投缘的来吃饭,他恨不得把最好的呈现出来,吃完收一点点钱,吃上一百,他只收五十,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你没劲,让我来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48 你没劲,让我来 原创/高晓茜 早上醒来,告诉老李"昨晚我梦到妈了""妈好着没?"老李的一句问话.我不由热泪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疙瘩”日历中的母爱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85 "疙瘩"日历中的母爱 原创/高晓茜 中午,吃完饭,看到老妈从她的"疙瘩"日历撕下2月24日,在上面用笔记东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卖洋葱的老汉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099 卖洋葱的老汉 原创/高晓茜 昨天,去店里,又见到了卖洋葱的老汉,还是用电动自行车带着两笼洋葱,见到他时,卖的剩下半笼了.因为疫情原因,乡里乡亲面馆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麻雀·家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10 麻雀·家 原创/高晓茜 这个特殊的春天,与往年的春天别有不同,原本国内新冠病毒在即将迈入仲春季节时,疫情基本控制,阴霾就将消散,人们都会放松心情,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那个温暖的老头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22 作者父亲北京气象学校上学时留影 那个温暖的老头 原创/高晓茜 许是清明将至,近日不经意间,总会想起那个最疼爱我的人,我的老爸,那个温暖的老头,穿着 ...

  • 【大荔文学·散文·高晓茜】望哥和景文姐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57 望哥和景文姐 原创/高晓茜 左一为景文姐 昨天在家,老妈说起了村里的人和事,感觉颇有意义,便用简略小笔记了下来. 小时候的记忆里,总是望哥赶着牛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