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的学习当中,如何认清经典之经典是很重要的。简单意义上所谓的经典,而非经典。字写得不好没关系,但是千万不要描字。描从笔法表现上来说是犯了大忌。我对书法的理解,是一种空境的理解。一种从容,一种淡定,一种闲淡的状态。表象的改变和内在的改变是两个层面。对笔墨的具象表现和精神提炼中得到一种蜕变,一种升华。在这个升华过程中,对于书法的理解,对于书法精神的提炼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超越。我的草书狂放是我的初级阶段,我更在意草书中那股静谧流淌的气韵,而不是一种表象的狂放。在书法学习阶段,书法语言必须进行完善,当达到一个相对高级阶段时,对于一个艺术家,对于一个书法家来说,自我风格的塑造要占更主导的地位。如果一个书法家最终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那是艺术创作最大的悲哀。无论我们对魏晋如何的向往,对秦汉如何的追寻,但最后都是围绕寻找自我风格的突破而存在,这是一种必然。风格追求的前提条件还是对经典元素的梳理和前行当中进行不断修正与迈进,这种跨越不是超越式的,应是循序渐进的。对于风格而言,对于教学而言,我是把他们分开的。个人风格是精神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不能拿你的风格去影响你的学生,把你的风格强加在你的学生身上,这是一种错误,甚至是一种悲哀。要把你对传统的理解,不加任何折扣的,一分一毫的传授给你的学生。这是你对整个教学体系的关爱和一种有效推进。追求风格前,先要解决技法问题,而首要是从笔法上去解决。笔法是有形而存在的。笔法作为一个核心的主题,不懂笔法,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无谓的书写。笔法是可以通过集中训练完成的。在书法教学体系中,笔法是可以通过教学来让大家领会的,而不是形而上的简单悟化,悟化是精神层面的,是作为风格定位后的一种超越。在技法层面,作为笔法这是可以传授的,可以手把手教的。我们在写一副草书时,如果你让我看到的是一堵墙,那不是你完美的表现;如果你让我看到一堵墙,还打开了一扇窗,你表现的还可以;如果在一堵墙中,打开了一扇窗,还打开了一扇门,这就表现得更为完美。一幅作品不但是一扇窗,还有一扇可以通向远方的大门。我们的内心是通透的,我们的作品也是通透的,我们的世界才是明亮的。学习书法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技近乎道。没有技法娴熟的锤炼过程,超越技法之外的自我笔墨的升华是不现实的。书法五体之间是有一根线在连着,五体是可以并进的,五体的元素是可以融合的,关键要找到交融点,这个元素在哪是我们所要思考的。在五体并进过程中,首先要强调正书的书写。正书是古代官方行文的通用书体。正书的训练对行草是一种铺垫,对正书训练必须花费时间和功夫去渗透。学习篆书还是从小篆开始,小篆是标准,他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习小篆,要把握用笔的平衡性和结构的对称性。“把笔不稳”是因为没有书写平衡性导致的。一根完美的的线条是在轻松的状态下书写的,起笔蓄势,调整笔锋。在笔法打点的过程中,体会由侧锋,打点瞬间弹出表现中锋的过程。起笔就是打点蓄势,瞬间提起弹出去。打点是有力的,就像雨点打在玻璃上。打点为侧锋,弹起来把笔画送出去就是中锋。一根质量很好的完美线条,他是立体的、圆劲的、丰富的。小楷的书写每一笔要达到快、准、狠,要达到一种空灵,通透,笔笔拆得开的感觉。同时要追求萧散而不散,大而不散的气息。碑的东西,如何表现书写的肯定性,同时表现点画的韵味,这两者怎么去融合是关键。要有拙趣,变化,更要有情趣。选帖前后要有递进关系,上面和下面要通畅,不能写到哪里就到哪里。人生也是这样,要有规划。写碑如果有写帖基础,对于写碑帮助会很大。没有不临好帖就能创作很好的。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临帖临不好,谈创作很好,那是无稽之谈,欺骗性很大。没有这样的天才。书法作品中出现同样的字,要学会去变,为什么写一样了?那是惯性思维,要知道如何去变;变则通,通则灵。笔墨就是生活。书法不同与别的艺术,他是可以独立而存在的。世间无物非草书。美没有绝对标准,但是书法绝对是有标准的,有审美标准。这种标准是存在的,他是一种宽泛的,是宏观的,是内心审美标准的高度总结与体现。所有的写意,首先要有一个深层的写实过程。最初如果没有深入,没有写生的过程,就像很多人画变形人,他的写实都是很到位的。有框架了,到了一定高度,他是为了打破一种有形的东西,向无形的境界迈进。由具象到抽象,而不是从简单到抽象。每个人最初的想走的道路和你最后走的道路不一定是一致的。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爱好,但是爱好再多,最终必须要有一个爆发点。对于我们的人生,对于我们的笔墨都要有最响亮的彩铃段,最响亮的瞬间,能够成为一种永恒,那就要看我们的造化了。一个地方,有一两个很突出很拔尖的书法家,很重要。
一幅作品,内容与纸张的边缘距离尽量小些,以显示张力。
创作的时候,要注重具体某碑某帖,就是要以什么作为大基调,中方艺术与西方艺术不同,西方人画马桶够养他一辈子,而后人再学他的马桶就是抄袭了。中国书法则很看重一个传承的关系。唐朝基本完成了五大体的规范,以后朝代都是风格、情感上的事情,所以没必要再创造一种新的什么体来。
唐朝以前的书家其实也能写大幅行草,也都能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书写的条件制约了书写。张旭、怀素若见过四尺整纸,肯定会很冲动,所以我们今天很幸福。
因为一些因素,地方上会或多或少有一些颇有名气的书家,乡人争相效仿。我们学书法目标要高,学当地某一书家,不如买多几本帖学。没有正确的笔法,就没有正确的线条。要先得笔法,不得笔法而想有作为,基本不可能。
下苦功练,练到评委都舍不得把你的作品扔掉。可进可不进的时候,才看运气。
中国经典碑帖太多了,要找好坐标,看自己适合何种风格。任何创作,都是从模仿(古人经典作品)开始的。
追求风格前,先解决技法问题。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厉害,全在于对基本技法的练习,光学接球一天几万次,学到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反应,对方发什么球来甚至不要看不用思考了,接到球拍马上就以相应的方法自动反应弹回去。南方帖学和北方帖学是有差别的,南方帖学像黄惇老师、孙晓云老师、曹宝麟老师,在当代都有代表性的,北方帖学更多的强调结构是第一,从启功先生,到张荣庆老师,张旭光老师,更多的是强调结构是第一,南方更把笔法强化,放在第一位,但是我觉得最终无论是笔法还是结构都得要解决,两种学习方法都是殊途同归。如果没有笔法,没有结构,谈气韵是比较空洞的。书法学习中兴趣是最重要的,小孩子在学习书法中写的好与坏并不重要,关键有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很多人把碑写的像工匠很刻板的刻出来的感觉,应该用帖去化碑,我比较推崇像《石门铭》《瘗鹤铭》这样的楷书,清代有一部分书法家对碑学推波助澜,因为他们认为帖学到了董其昌已经穷途末路了,因此建立了对碑学的一种审美,当然这也跟当时的考古和考据学的兴起,所以他们对碑版关注。我觉得中国书法史还是以帖学为主的。推荐书法朋友可以读一下《历代书法论文选》,也可以读一些像宗白华老师啊,美学方面的一些书,有的书需要反复的读,而且年龄段不一样感受也会不同,朋友们也可以读一些提高文化修养方面的书,像南怀瑾先生的。通过一年的学习,感觉到了大家对书法学习的迫切感,追问自己这一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在书法本体的追寻上有什么收获。对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在把握尺寸,如何拿捏怎样做一个善教的严师。同时对自己也提出要求,功课还要做,三天不临帖会感到退步。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爱上了书法,我们的内心会更幸福,安安静静在书房临帖,不去关注外面的繁华。
从临帖到风格的体现再到被人关注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把内功做好。就一幅几分钟完成的作品的背后要付出多少的时间。
在书法之外,工作室同学之间,与南吴门之间的交流很重要,有这样一个平台延伸的一种家的感觉甚至是有一种亲情的感觉,对书法的触动会来的更快一点。
在书法面前敢于表现最真实的一面,以真心的心态去面对书法,书法才会眷顾你。
书法才是精神寄托的一种皈依。
对书法的认识和学习不是让老师做一个简单的示范,更重要的是能够与老师对上几句话来解决问题。
李双阳,斋室号:栖虹居、复旭堂、壤园、寒武山房,江苏淮安人,军旅八载。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广州美术学院硕士学位。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研究员,逸庐书院创始人,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评委,全国“七十年代”书家代表人物,当代“新帖学”代表性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