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人的食用菌项目结局学什么?(2)
上一篇发出之后,有朋友说我的题目取得不好,确实,日近中秋,又是一番好意,居然题目里用了不吉利的词汇,所以毅然决定,内容继续,题目改换,不要以为是另一个系列咯。
二、欲速则不达
年初的系列《阜平,拿什么拯救你》里面谈到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说他们的大扩张缺乏循序渐进,这一次我要分析具体是什么导致欲速不达的。
1、技术人士的适应和技术本土化需要时间
但凡新闻报道,经常性提到标准化培植技术,对于纯工厂化,这个说法勉强成立,毕竟许多参数是有标准的,工艺也大同小异,但对自然环境培植来说,标准化的说法根本是反科学的。
最简单的例子说选址,在北方的干旱山区做香菇,应该选择比较窝风而不要过分高敞的地段,降低失水速度。而我在贵州黔南替人家选址时,就选择了一个相对孤立的山顶平坡,这是为了防止长期高湿的病虫害繁衍。所以,在食用菌自然条件培植时,标准化的说法完全违背科学,因为面对的条件是非标的,这种包括地域、气候,常风力、常风向,干湿度、小环境,植被等各种因素的非标化之下,所谓标准化,就是僵化。
技术人士进入一个新地方,大言不惭表决心很容易,真正摸透当地环境下的管理细节,以及生活上适应,都是需要时间的,有些人甚至最后一败涂地也没能总结出恰当的路线。
技术本土化的意思包括对本地的管理套路总结和本地人才培养两方面,没有一个是不需要时间的,这个就快不了,快了就好不了,多快好省是理想,不是科学。
2、指导人才的严重不足
虽然在网上找技术人员很容易,但找能力够用的就很不容易。这个无需解释,毕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称职而又可以流动的,历来都很少,要得快,这方面肯定滥竽充数。在阜平的那些公司里,类似情况比比皆是,低水平的技术人员机械性的指导,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是非常可怕的灾难性问题。
3、急就章的设计容易出错
与上两条同理,人才问题加上适应问题,在整体的发展思路设计和具体工作设计方面,必然漏洞百出,后续工作修修补补,疲于奔命。
4、缺乏有说服力的经验数据和实践依据,难以指导全面工作
在没有总结好基础培植套路的情况下,快速上马也就必然快速出问题,我去阜平的时候,正是阜平的那些技术人士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当然最后是谁权大谁说了算,而结果就不言而喻了。为什么最后会权大说了算?倒也不是个人的霸道,而是大家都没谱,谁都没有说服力。
5、浪费
快速推进的最大可能是对各种困难的估计不足,然后扶贫项目往往因为是政府支持,一些人把节约二字丢到九霄云外,所以,越快就越浪费。其中,前段工序因为相对标准化很容易弄起来,结果后段无法消化前段的产能,阜平最大的菌包场设备足敷30万棒的日产、实际生产不过在短时间达到3-4万棒的日规模,结果就是都在生锈。
6、各种未经检验
当地条件如果未有足够规模的摸索, 在市场化过程里,存在大量需要落实的东西需要经过检验和修正。但几乎所有的地方,顺应自然的发展速度总是在逐步检验中扩大,而强行推进的结果则都是在扩大后被证伪,然后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波折和损失。
7、总结建议
小规模起点,稳步发展,少走弯路和绝路。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