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学运作品丨听小戏

听小戏

文、聂学运

小时候,村里经常来一些说书的。当时土地还没有承包过户,人们还吃着大锅饭。这些说书的艺人来到村里,首先会找村里的生产队长。那时候一个稍大的村子有两三个生产队,只要生产队长同意了,说书的就会在这个村里扎下摊子开始“说书”。说书一般都是待到天黑人们喝罢茶(皖北方言,指吃过晚饭)进行,全村男女老少,陆续向说书场集中。听书的都是自带板凳或拿一张席子,一张席子可以同时坐好几个人。这些艺人说书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两个人。如果是一个人道具仅有一只战鼓,一双剪板,和两个脚踏板。若是两人说书,会有一个人拉板胡或曲胡进行配合,也有用琴或琵琶进行弹奏。观众没有到齐之前,说书的艺人往往要先打一通战鼓,会听书的行家仅凭打的这一阵子战鼓便能知道说书艺人的水平高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等到观众来的差不多了,艺人便会把激昂的鼓声逐渐减小,然后开始“道白”。一般艺人开正书前要先唱一个书帽,在唱书帽前还要先“道白”几句诗,诗一般是四句,都是通俗易懂,听众很容易理解,如:“隔窗望见儿抱孙,我儿只与他儿亲,单等他儿成人后,他儿饿断我儿筋。”曾记得有位艺人也曾以三句为诗,他是这样“道白”的:“天高找棍别,学会钓黄鳝,就得溜河沿。”当时我们好几个调皮捣蛋的小伙伴们,曾对这位艺人进行过挑衅和反驳,认为别的艺人都是以四句为诗,三句不可能为诗,气得这位说书的艺人当时就要离去。村中长辈为了听书,对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进行大声训斥。这位艺人的气总算才消了下去。

其实,说书场是允许听书的挑毛病,俗称掰戏牙。但一般听书的都不会这样做,一是怕得罪艺人,伤了和气。二是出于同情,说书的艺人是为了生计和养家糊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一旦有人掰戏牙,说书的就会不得已而离去,戏也就听不成了,虽然当时掰戏牙并不犯忌讳,但碍于上述原因,很少有观众这样做,只有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玩童才会犯这个忌讳,事后大人们往往还要向说书的赔情,才不至于令说书的艺人难堪。

那时候,若碰上一个好的说书艺人,一部大鼓书,说上十天、半个月也算正常。说到热闹处,艺人的音调时而高吭、时而婉转、手脚并用、声情并茂,书中人物展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观众听得是如醉如痴、不肯离去。记得当时比较有名的大鼓书艺人,有一个叫“王大胖”的说得非常好,几次在我们村说书,邻村的人听说是“王大胖”来了,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听书。说书艺人一般都比较卖力,很少有耍滑的。比较流行的大鼓书剧目有“小八义”、“小五义”、“陈元打擂”、“七剑八侠十六艺”、“大红袍、“小红袍”,有十几种之多,但艺人们说的基本上都是以上这些传统剧目。

这些说书艺人把“说书”当成手艺,他们如果在某村扎下摊子,少则说上一个星期,多则十天、半月,碰到特别好的艺人,听众会一次次盛情挽留。记得有位艺人在我村竟唱了一个多月,后来这位艺人戏唱翻了,才被村民放行。

当时,这些说书艺人的薪酬主要是一些农作物,如小麦、玉米、黄豆等,很少有收钱的,具体也没有统一标准,给多给少艺人们不会太计较。一般都是由各村的生产队长们同艺人进行协商后,确定一个双方都感到比较满意的标准。当时的农村中不论村子大小,几乎每个村都去过这些说书的,俗称唱小戏的。他们不但在农村中传播着先进文化,而且也给当时落后、封闭的农村送上了一道可口的精神食粮,对推动农村社会进步和繁荣文化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音乐、影视已普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村里已经多年未出现这些说书艺人的身影了,也不知当年的这些老艺人们现在过得怎样,他们的技艺想必随着时代的变迁,也都失传了吧!但是我仍能忆起小时候农村中夜晚说书时的热闹场景,耳边似乎回响着“咚咚”的牛皮战鼓声,栩栩如生的剧中人物,激烈精彩的打斗场景常常还会萦绕梦中。

封面设计:郭   影  

(0)

相关推荐

  • 听畅销全球的文学名著系列(1-8)

    上下班路上听书特别充实.每周末,我提前下载好要听的书,不管走路.等车还是坐车,一直听.早晚两个小时的时间,能听很多.工作一天,站在车里,闭目养神,听着自己喜欢的书,也是一种人生享受. 大都市快节奏的生 ...

  • 年轻时代‖家乡的大鼓书

    家乡的大鼓书 老家的大鼓书,曾经是农村最重要也是为数不多的娱乐形式之一. 唱大鼓书的艺人,一般在农闲的时候就会到来,但你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离开.某一天,你忽然在村口的大道上,或者在 ...

  • 宿松鼓书、快板

    旧时宿松鼓书多见于茶馆.酒楼等休闲场所,与商家结合,几成一体.鼓书艺人出自民间,大多是业余或半职业性的艺人.也有以在大屋场公共屋内和农闭时在街巷,村头或枢纽要道凉亭等场所支架设鼓说唱卖艺谋生的,多由听 ...

  • 朱友宏:乡村书场

    逝去乡村风景 乡村书场 作者:朱友宏 苏北乡村里最受欢迎.最接地气的曲艺,莫过于苏北大鼓和徐州琴书了.我的家乡睢宁是这两种曲艺的发源地,自然,它们的受欢迎程度更高过其他地方.但乡里人可不这么文雅的称呼 ...

  • 高廷涛丨大鼓书

    四四方方的木质桌子,桌子的边缘一般都会被磨损的很圆润,油光锃亮的:桌子上都会放着一个搪瓷缸子或者粗瓷大碗,盛热白开水或者凉白开水,是唱书人口渴或者润嗓子用的:还会有一挂台灯,我们这也叫走马灯,烧煤油, ...

  • 邹辉:大鼓书里忆童趣

    大鼓书里忆童趣 安徽淮南 邹辉 人啊,既然知道这一辈子不易,就应该不要过多地去计较生与死的归期,关键的关键是享受从小到老的过程.按一位学者说的:"人生犹如旅途,不要太在意目的地,而重要的是旅 ...

  • 聂学运作品丨刨砂礓

    刨  砂  礓 文.聂学运 还没有分队的时候,我刚刚记事,当时每年都要指令修一些公路,公社把这个任务分到生产队,生产队把这个任务摊派到每家每户,修路不是让群众兑钱,也不是修水泥柏油路,而是修一条砂礓路 ...

  • 聂学运作品丨打花啦团

    打花啦团 花啦团又被人称为花米团或米花团,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零食.当时的花米团是一些膨化后的大米加糖稀做的,它要经过好几道工序.首先要选一些干净的大米,然后用爆米花机将它膨化,还要挑一些红薯,洗净后放 ...

  • 聂学运作品丨拾柴禾

    拾柴禾 小时候,每家都会有一间或大或小的灶屋,屋内堆满柴禾,并且支有两到三口锅,最外边的往往是一口用来炒菜的,靠里边的一排有两口锅,一口稍大点的是用来打稀饭或下面条的,称作大锅,和这口大锅排在一起的后 ...

  • 聂学运作品丨拾葡萄&看电影

    拾葡萄 村子西边有一条河,名字叫万福沟,村里人都喊它"大沟".村东边有一条路,是界首通往光武.马集.卢村等乡镇的必经之路.小时候这是条砂礓路,虽没有现在宽敞,但路面倒也整洁.平坦. ...

  • 聂学运作品丨摸鱼儿

    摸鱼儿 文.聂学运 爷爷是逮鱼的行家里手.不光会用撒网.抬网.扒网等,而且凭一双手也能逮住鱼,就是人们常说的摸鱼.在我的印象中,爷爷一次摸鱼的经历永远烙印在我的心里. 那是一个很干旱的夏天,一天天气较 ...

  • 聂学运作品丨卖冰棒

    卖冰棒 小时候,总感觉天气特别炎热,一到暑天,地面就像下了火一样.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放暑假了,除了每天泡在河里别的也没什么事可做.正好同村的一位伙伴来找我玩,说起了有些同学趁暑假期间去卖冰棒.干 ...

  • 聂学运作品丨挖野菜

    挖野菜 小时候,农村家家户户条件都不怎么好,小孩子总是馋啦叭叽的,吃肉是当时所有小孩子的梦想,但这个梦想一年中也实现不了几回,除了过年,便是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虽说肉在当时仅7毛钱一斤,但同其它的一些 ...

  • 聂学运作品丨买麻花

    买 麻 花 文.聂学运 小时候,常有一些卖零食的小商贩在村里叫卖,其中就有卖麻花的,他们挎着竹篮,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一进村就开始吆喝,看到哪里有小孩就往哪里去. 我从小最爱吃麻花,只要看到有 ...

  • 聂学运作品丨  过大年

    过  大  年 文.聂学运 爆竹声声辞旧岁,张灯结彩贺新年.小时候过年同现在大不相同,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其中有一些趣事值得回味与向往的. 我生活在农村,虽然不算偏僻,但人们生活条件普遍较差,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