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昌永:声音肯定地往前“走”,咬字要清晰,不能“吃”字

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昌永教授谈声音的方向问题。“靠前”与“靠后”是人在发声时,对声音走向的一种感觉。而演唱者自己的感觉和听者的感觉有时又是不一样,不统一的。我们要求歌唱时声音要充分唱出来,要求声音明亮而有穿透力。听者的感觉是靠前的,但唱者对声音走向的内在感觉却可能不是靠前的。

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认为自己歌唱时声音在颈背后,好像从背后地板上发出来的一样。但在听者的感觉上,他的声音色彩明亮,有着最大的穿透力,是充分靠前的。我国传统京剧中铜锤花脸的“堂音”等唱法,在说法上是“靠后”的,但实际声音效果是明亮,集中,靠前的。这种“前”“后”的声音感觉,源于共鸣和声音方向的反向。老师要求学生“靠后”,是让学生声音的走向后方(通道),并不是将声音抠在里面,而是希望学生的声音能不费力地向前唱出来,也就是说“靠后”是指演唱者发声时的自我感觉,而“靠前”则是客观听者的声音感觉效果。这两种概念不要搞混乱了。这种主客观感觉上的不同概念的矛盾,最容易引起发声上理解的混乱。如果有人接受了的秘密是“靠前”的概念,而拼命追求“靠前”,往往唱出来是逼紧的白声。而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靠后”唱,将声音抠在里面,闷着出不来,发出一种暗涩而没有色彩的声音,那也是误入歧途。因此,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这两种概念,不要将这两种概念对立起来。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调整,使自己的声音内在感觉与外在客观效果达到统一。歌唱中的“靠前”与“靠后”,要在歌唱的练习中,依据正确的方法,慢慢地在练习中自己不断的摸索,正确的理解它们的意义,只有真正的理解了它们的含义,才会在歌唱中发出好的声音。

好看和分享,对我是鼓励。

点击下方公众号“关注”

免费领取声乐课程

演唱公开课

推送唱歌演唱技巧,专注声乐艺术研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歌唱者,在这里都能扎到心灵和知识的共鸣,一个你随身移动的演唱课堂!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