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街直路】500年汉口第二环 孕育中山大道 开濠筑城保安全求发展

1868年,汉口的第一张地图也是筑城后的第一张地图,开埠英租界不好意思在地图中表现。

围城,本来是封闭的象征,作为开放的商业都会是不需要围城的,太平军给汉口人留下惨痛的教训,抵抗外来的侵略,刻不容缓;此时,北方的捻军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不太平的“太平军”,不得已而为之,还是把自己围起来吧。1864年,街道办事处级别的汉口镇筑城了。

1877年地图,红线汉口一环、蓝线二环,二环周长13公里有余。

500年汉口第二环,肇始于1864年,筑城墙与袁公堤一样起点在硚口,范围则向袁公堤的西北扩大了,整个袁公堤都包进去了,涵盖华界与刚刚起步的英租界,终点在今一元路附近,但与武昌城、汉阳城不一样的是临江一边没有城墙,也不是通常的四方形;即今汉江边硚口路起、经中山大道至一元路江边有城墙,沿江大道、沿河大道、至硚口路靠天然屏障,周长13公里有余,156年前的汉口就有这样的规模,来汉的外国人惊呼只有英国的伦敦和日本的江户(东京)与汉口与有一比。

清末通济门,便门紧挨着通济门,今一元路附近,法租界正在建设中。

汉口筑城堡

《夏口县志》载:汉镇前滨襄河,后枕后湖,东临大江。自发逆(太平军)焚毁,后继以捻匪(捻军)往来窥伺。清同治三年(1864年),郡守锺谦钩、县令孙福海暨绅士胡兆春等建议,就后湖一带筑堡开濠。上自硚口起,下至沙包止,环汉镇西北面,缺其东南临江河处,计长一千九百九十二丈二尺,约十一里许。堡基则密布木柱,堡垣则全砌红石;外浚深沟,内培坚土。辟堡门八,建炮台十有五。其费皆商民捐建,共银二十余万两。于是汉口恃以为固,贼不敢轻入。

《夏口县志》又载:惟叙亭在汉镇堡垣内,清同治二年郡守锺谦钩建。亭中刊《江汉朝宗图》,备载堡垣形势,堡门、炮台及汉口各街巷曲折。今废。

时官文(湖南湖北的一把手)督湖广,撰《汉镇堡垣记》以纪其事:

“窃维楚北汉口,夙称巨镇,控吴、皖之上游,扼江、汉之门户。汉阳在其南,武昌居其左,星罗棋布,犄角为三。襟江带河,雄视全楚,诚古今扼要之区也。慨自乙卯秋(1855年),毁于兵燹,瓦砾空存。余任兹封圻,扫荡烟氛,与民更始者九载于兹矣;乃近年,邻氛时犯鄂边,未必不觊觎及此。余览汉皋之大事,筹三楚之全局,慨然曰:是镇也,能不图长治久安之策哉?于是率同文武官绅,采舆论,度地势,议以上自桥口,下及沙包,筑堡开濠,建立炮台,以补长江之险。”“爰集阖镇绅商而谋之,众情允洽,欣然解囊”

领导很重视,商家很抬庄。汉口城堡很快就建起来了。

汉水边的武圣庙码头有城门的味道,沿河、沿江还有老官庙、沈家庙、龙王庙、马王庙等,有水边筑城的预案?

《夏口县志》不愿提及的是,开濠筑堡,将1861年设立的英租界圈在城内,

洋人的洋枪洋炮可不是吃素的,太平军与清军作战十几年,双方都不曾伤及洋人,筑城者深谙此道,颇有点挟洋自重;洋人停泊在长江上的火轮——带炮的军舰震慑作用不言自明,华界与英租界在同一个堡垣里增加了安保力量,扩大了城区的范围。

要与洋人打交道,汉口镇的管理级别也提高了,湖广总督官文奏请皇上,将汉黄德道台从黄州移驻汉口,这就有了实际上的“汉口道台”,这个级别比巡检司要高出几个级别喔。

1874年,汉口道台何维健,戴着眼镜、身着胸带刺绣补子的冬季朝服、项挂朝珠,俄国摄影师阿道夫拍摄。此前,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也为何大人拍过照片。

城堡巍峨雄伟,自西向东辟玉带、居仁、由义、循礼、大智、通济六大城门和东西两个便门,城墙上安放15座炮台,向北遥对广阔的后湖。《武汉城镇合图》(约1890年)沿城垣标有千字文“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据说,炮台以其中15个字命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年)张之洞督鄂,毁城垣为马路,即硚口至歆生路的后城马路,今之中山大道硚口至中山大道段。汉口的城墙也就存在了43年,建得晚,拆得早。而有1000多年历史的武昌城、汉阳城,1927年之后才拆除。

硚口长堤街,建月湖桥硚口路扩宽原长堤街1号已拆。

长堤变大街

1635年建成的长堤,使“每值夏秋水涨四面巨浸”的汉口水患减少了,在之后的200年时间里,长堤两边居民筑基建屋,逐渐形成街道。到清嘉庆年间,已是“居民鳞比,十倍于前,但名堤街,几不知为湖堤矣!”(《汉口丛谈》)。长堤外沿河一带,回曲成港,为船舶避风之处,帆樯林立,商贾云集,茶楼、饭馆、行栈、店铺日益增多,故有“汉镇之发展,初以长堤是赖也”之说。

“沿着该城的内缘修了一道绵延20英里的堤防,这极大地推动了汉口持续不断的发展。不久,为了排泄汉江渗透进入汉口这一三角形地带的水及从背后包围它的水,沿着堤后开挖了一条叫玉带河的运河。这条运河不仅可以控制一定程度的洪水,而且可供小型商船通行和停泊,并且经过一个叫做土垱湾(今统一街)的地方,就进入了这个城市的内河”(《汉口 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美·罗威廉)。沿玉带河设有上、中、下,三个闸口,以利防洪排涝。

1864年,汉口兴建城堡之后,袁公堤即失去防洪作用,护城河取代了玉带河。居民在堤外填湖(后湖)建屋,堤上铺条石路面,逐渐形成与汉正街平行的街市,即“堤街”(今长堤街)。街两侧多为圆木、刀剪、烟袋、弹花等手工作坊,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曾作过如此描述:

湖堤中段最繁冲,

列市金工与木工。

锯屑霜飞撕板料,

椎声雷震打烟筒。

汉口历史上迎来第二次大发展。堤街渐成汉口仅次于汉正街、夹街、黄陂街的一条重要街道。从此,玉带河便逐渐淤塞,河上的桥多废毁,只留下一些以桥为名的地名,如硚口、大通巷、燕山巷、多福路、保寿巷、宝林巷、三元街、六渡桥、广益桥、太和桥等。

1896年刊刻的《汉口山陕西会馆志》中记载: 堤外高筑,北岸中留濠以吸水;修二桥以渡人。西曰“保寿桥”(横跨玉带河),正对会馆之后门,东曰“延寿桥”(后湖上的桥),与雷祖殿之桥毗连。北岸西首有瘗旅公所,为同乡厝柩之所;所东为泰山庙,有屋有堂,为乡人养病及丁艰换孝之地;又东为茶楼。

山陕会馆的“辖区”延寿桥、瘗旅公所、泰山庙、茶楼(函万茶楼)等都在堤外,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建筑与菜地、水淌为伴。

山陕商人往堤外发展,河南商人也没有闲着,药王庙旧址保存的张本原卖地碑如实记载了这段河南怀庆商帮的扩张历程: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本原将长堤街北边的一块地卖给了药王庙,“缘祖遗后湖(长堤街外的湖)荒地一段,因逐年淹没,难于檴收,合家商议,情愿贱售另图生理,出大卖于覃怀帮药王庙名下为业,其地坐落循礼坊,水涨为濒湖,水退为荒地,其界东抵新安书院自新堂界,西抵西会馆界,南抵菜地并雷祖殿后界,北抵新安书院界,四界明白。除堡垣占地柒分贰厘伍毫(筑城曾占他家的地,捐献还是出售?),再除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卖于京汉铁路局贰亩伍分,现在实地陆亩贰分贰厘玖毫叁丝”

“其界东抵新安书院自新堂界,西抵西会馆界,南抵菜地并雷祖殿后界,北抵新安书院界,四界明白。”新安书院自新堂现为自新巷(与安徽街连接),连接长堤街与中山大道。

《汉口山陕西会馆志》中的后湖图上,图左边标明是山陕会馆的地盘,右边是药王庙、新安书院的地盘。城垣建成后,山西、陕西、河南、安徽的商人都跨过了长堤街往过去是湖塘的北边发展,在今长堤街与中山大道间。

1902年的英文地图,B英租界、R俄租界、F法租界、德租界、J日租界,WALL黑线城墙。

在华界日趋繁荣之时,汉口的东北角也在开发中,英租界经过了3个发展阶段。

咸丰十一年(1861 年)的《汉口租界条款》规定:“定准汉口镇市以下街尾地

方,自汉口江边花楼巷往东八丈起,至甘露寺江边卡东角止,量得共长二百五十丈,进深一带一百一十丈”“令立明四至,用石块上刻大英国地基字样,共合地四百五十八亩零八十弓”,作为大英帝国在汉口的“租界”。初期英租界的范围为今江汉路、鄱阳街、合作路、沿江大道合起来的范围,呈长方形。英国人在租界外城垣内还建了汉口第一个跑马场,电灯公司。

1898 年续签《英国汉口新增租界条款》俗称展界条款,商定:“由英租界后至城垣,留出官地五丈止,南自一马路向城垣直线起,北至俄界止,共合地三百三十七亩五厘”,英租界向西北扩展,直抵城垣,面积扩大到 795 亩有余。

1901 年刘歆生与英租界工部局私下交易,租界无偿提供垃圾、煤渣,刘歆生

承包,由刘的填土公司将今扬子街一带地填平。刘歆生出让路基由英方筑成歆生路(今胜利街至中山大道段)和扬子街,将歆生路和扬子街三角地带原本刘歆生的私产,纳入英租界。英租界工部局凭与刘歆生的个人交易,不经过中国政府扩大了地盘。还越界建新昌里,将汉口城堡江汉路至合作路全部占据。英租界不再是长方形,中间又冒出一个尖角。

1888年,汉口英租界外滩马路

1896年,在城垣范围内增加了俄租界与法租界,汉口城垣东北角内不再有空地。与华界建设不一样的是,租界建设规划先行,下水道、人行道、行道树、路灯等市政设施齐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工艺,让人耳目一新;俱乐部、照相馆、电影院吹来了西方的浪漫时尚;福音堂、医院、学校,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而兴起,且租界、华界均有;工厂、货栈、码头、火轮,“货到汉口活”,茶叶、牛皮、桐油、棉花行销海外。

1874年,俄国摄影师阿道夫拍摄的汉口码头,推测为英租界一码头,趸船也是洋人带进来的,方便轮船停靠。

此时,华界的中心由汉水向下游长江转移,连接华界与租界的花楼街日趋繁华。

花楼街,东起江汉路,中段穿越民生路、民权路,西衔二盛村。全长1100米,宽约6米,中国人信奉“宽街无闹市”,且没有人行道,街的两边都是商铺。在1868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到,除了正街,已经有了后街。正值汉口辟为通商口岸,辟租界前后。是时,汉口市场下移,商业畸形发展,此地紧邻租界区,富商名绅蜂拥于此建房置产。数年之间,店铺林立,楼房栉比;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此街称后花楼正街。此街中、西段原名白布街(民生路至民权路)、花布街(民权路至二盛村),皆店铺密布、居民稠密的街市。上世纪40年代并入后花楼正街,统称花楼街,此街日趋繁盛。

汉口大旅馆在太平街(今江汉路)花楼街口,拆除前为人民饭店。

《汉口竹校词》有诗描绘“前花楼接后花楼,直出歆生大路头,车马如梭人似织,夜深歌吹未曾休”,繁盛之状,可见一斑。分布两侧的店有金银首饰、钱庄当铺、京广杂货、五金绸布、酒楼戏院…五光十色,无所不有,终日熙熙攘攘,灯红酒绿。

与之同时形成的还有今黄陂街下段,当时亦有花楼之称,称前花楼街。今江汉路、中山大道、民生路、沿江大道围起来的后花楼片自清末以降一直为汉口繁华的闹市中心区。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07年拆城修路,新马路建在城墙上,今中山大道民意四路附近。

近期一些公众号转载、引用本公众号内容并注明出处,本号表示欢迎;但有公众号引用后未注明出处,请自爱!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长堤街,真正的老汉口

    提起武汉,不得不说三镇:汉口.武昌和汉阳. 三镇中,汉口之名气甚大,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汉口自它形成之日起,就与商业 ...

  • 【横街直路】500年汉口第一环 从袁公堤到长堤街

    500年汉口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类似今天武汉市"五环"的发展过程,它的东南边是汉水长江的堤防,它的西北边,先后出现了袁公堤(今长堤街).城垣(今中山大道).京汉铁路(今京汉大道). ...

  • 【横街直路】岳飞街曾领冷饮新潮流 百年和利汽水重回老汉口

    汉口江边<知音>号栈桥和利汽水的招牌  和利冰厂创办始末 2003年出版的<汉口租界志>是一本研究汉口租界重要的志书,据介绍,该书以严谨的志书体例,条分缕析,叙介了汉口五国租界 ...

  • 横街直路 | 垂髫之惑 六大堆汉口之痛

    一个刚刚步入人间的孩提,就是一张洁白的打满问号的纸,他对复杂纷繁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了不慬和好奇,他期待大人们给他慢慢解开各种各样的的疑惑.爱问爱思考是不是每个孩子孩提时代的特征,我不知道.在我自己的回 ...

  • 【横街直路】交通路 走过百年繁华依旧

    [交通路]位于江汉区中山大道东南侧,江汉路以西.东南起花楼街,西北至中山大道.长约198米,宽10米.长方形麻石人字路面.两侧多3-4层楼房.筑于1916年前后,由当时任湖北督军的王占元拆房辟路而成. ...

  • 【横街直路】渐行渐远的后花楼

    从民生路到江汉路那一段花楼街汉口人称之为后花楼(在张美之巷改造成民生路之前,后花楼正街起点在洪益巷),江汉关后面从民生路到江汉路那一段黄陂街被称为前花楼(现在一些人误将民生路到民权路那一段花楼街称为前 ...

  • 【横街直路】散落在中山大道的记忆 老法院满春茶园新华电影院

    读初中时,我家住在后花楼(花楼街)笃安里对面,早上天还未亮,家住苗家码头.双陆里的同学,会到我家楼下喊我一起去上学,经过民生路,左拐到中山大道,在福庆和隔壁的国光服装厂叫上住二楼的同学,一起步行到位于 ...

  • 【横街直路】散落在中山大道的记忆 福庆和老万成东来顺

    读初中时,我家住在后花楼(花楼街)笃安里对面,早上天还未亮,家住苗家码头.双陆里的同学,会到我家楼下喊我一起去上学,经过民生路,左拐到中山大道,在福庆和隔壁的国光服装厂叫上住二楼的陶同学,一起步行到位 ...

  • 【横街直路】散落在中山大道的记忆 积庆里清芬路天一阁

    读初中时,我家住在后花楼(花楼街)笃安里对面,早上天还未亮,家住苗家码头的肖同学.双陆里的李同学,会到我家楼下喊我一起去上学,经过民生路,左拐到中山大道,在福庆和隔壁的国光服装厂叫上住二楼的陶同学,一 ...

  • 【横街直路】散落在中山大道的记忆 茶馆当铺无线电

    中山大道江汉路口. 读初中时,我家住在后花楼(花楼街)笃安里对面,早上天还未亮,家住苗家码头的肖同学.双陆里的李同学,到我家楼下喊我一起去上学,经过民生路,左拐到中山大道,在福庆和隔壁的国光服装厂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