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吧:昙石山的星光

昙石山的星光

安徽  顾吧

  五一长假,我刚离开福侯,手机就收到“我在昙博修文物”活动的预告。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文化宣传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活动虽然面对青少年儿童,但我觉得修复和保护文物是老少皆宜的事。
  夜航班机已从福州长乐机场腾空而起,红色透亮的“福州”二字渐渐隐去。透过飞机舷窗向下看,已是万家灯火,福州就像一片美丽的星云,在夜空中熠熠生辉。我在这片星云中,沿着青洲大桥、鼓山大桥、闽江光带上溯,想找一找昙石山那颗小小的星星。“那就是福侯,那就是昙石山吧?”面对那个微小的光点,我估摸着。
  随着飞机爬升,这个小小光点越来越暗淡,越来越看不清了,可这颗小星星却一直存在我的心底。
  昙石山遗址是我国灿若星河的新石器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距今从5000年到4300年,相当于中原仰昭文化时期,其源自壳丘头文化,承继发展而来,并不断向四周辐射,流向黄瓜山文化和黄土仑文化,渊源相传,彼此影响。昙石山遗址剖面上就清晰显现出叠压的这三种土著文化。
  昙石山遗址,与金门富国墩贝丘遗址和台南归仁乡八甲村遗址等土著文化年代相近,一脉相承。
  昙石山文化无疑在闽江下游及福建东部沿海地区漫长文明演进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原始农耕文明一路走来,共同进入到商周时期的闽越文化。
  远古时期,台湾岛曾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在距今一万八千年前的末次冰期晚期,台湾海峡完全露出水面(现在也不深,平均60米左右),成为连接台湾与大陆的生物走廊,特别是东山岛连接台湾岛的“古陆桥”,即所谓的“东山陆桥”,消失更晚。原始时期,活动于福建的先民们由此往返于闽、台两地,相互交流,文化相通。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连通两岸的“陆桥”逐渐下沉,才形成今天的地貌。
  而位于福侯县甘蔗镇闽江北岸小山丘上的昙石山遗址,6000年前还是一个大海湾。昙石山的先民们择水临海而居,以舟为车,以辑为马,向海而生,浮海发展,不断在台湾及太平洋诸岛岛屿上留下了他们的艰辛足迹。
  带我参观解说的是一位漂亮的姑娘,她刚从音乐学院毕业,因热爱文博事业,而选择了昙石山文化博物馆。她从闽在海中,到向海而兴,从食在海边,到浮海远洋,向我们展现了昙石山先民们依山面海,聚落而居,过着捕鱼、捞贝、采集、狩猎的生活。这里有大量磨制石器,还有极具海洋文化特色的贝铲、贝刀、陶拍、纺轮、网坠、陶釜和独木舟。这里因先民喜食贝类,而留有大量贝壳堆积的土丘。他们在烧制灰陶的器皿上装饰了美丽的贝印纹及波浪纹。我见到博物馆里最精美的文物,是一只名为“东方神灯”的黑陶塔式壶,造型如三层小塔,塔尖部侧开一个小圆窗,打磨光亮,充满神秘色彩。虽然在遗址没有见到青铜器和玉器,但是众所周知,陶簋、陶鼎在商周时期是具有礼器性质的,遗址后期出土的黑陶、彩陶也明显受到良渚文化的影响。
  姑娘还给我们讲了一个南岛语族寻根的故事:2010年法属波利尼西亚独木舟协会发起和组织“寻根”活动,6名志愿者驾驶一艘仿古独木舟,按照古老的传统方法,借助星象、季风和洋流,从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出发,途经10余个国家和地区,历时4个月,经过1.6万海里的艰难航行,最终到达中国福建,来到昙石山遗址开展寻根活动。
  孤舟一叶,茫茫大海,三万多公里航行,面对多少惊涛骇浪,生死一线,就是在今天,依然让我惊叹和敬佩,何况五千年前的先民?
  “南岛语族”,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亚洲东南至太平洋群岛等海洋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和文化内涵相似的土著族群”,是一个不断征服太平洋的族群,他们有着共同的海洋文化。福建昙石山遗址正是“南岛语族最早发源地”,是南岛语族的祖先认识太平洋的起点,是史前航海术的起点,也是开发海洋经济的起点。
  有人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姑娘的解说,款款地,就像吟唱一首久远的歌。我说,考古学也是一门时间的艺术,文博工作者追求的就是让我们无限可能地接近历史的真实。当姑娘带我们登上昙石山山顶遗址厅时,也就进入这首《海风山骨》歌谣的高潮部分:福建海洋文化从这里开始!
  当三星堆平地一声惊雷,让人惊叹古蜀文明的璀璨,而昙石山文化则如同一只巨擘,掀开了我国海洋文明的最初篇章。
  在高空看“满天星斗”,无疑,昙石山的星光格外灿烂。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顾吧:原名顾乐生,74岁,主任医师、安徽省科普作协委员、安徽省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著有《海石花》《舟行记》等散文集。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