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本不该亡,朱棣为大明王朝留了一条退路,可惜崇祯却不用!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伟大的王朝。其中的明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族封建王朝,它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为后世津津乐道。天子守国门,是指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是指末代皇帝崇祯吊死煤山。大明王朝,立国二百多年,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宁死不割地、不赔款,十分具有骨气。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故事,令许多历史爱好者叹息不已。其实,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还有一条挽救大明的路可以走,只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条活路,是明成祖朱棣,给后代明朝皇帝留下的。
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宗法观念十分顽固,对于皇位的传承,始终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朱标死后,坚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他的年龄太小,远没有他的叔叔们的威望高。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朱棣是十分的不服气,悍然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朱棣在篡夺了皇位之后,他发现明王朝当时的首都南京,远离自己北方的大本营。自己是通过暴力手段,获得了皇位,来位不正。南京城,许多文臣武将在内心并不是很认同他这个皇帝。内心惶惶不安的朱棣,决定将国家的首都,迁到自己北方的大本营,北京。
虽然,朱棣将国家的首都迁到了北京,但是朱棣却保留了南京城原有的中央行政机构。因为,虽然朱棣迁都北京,但是北方的蒙古力量过于强大,严重威胁着帝国北部的安全。朱棣,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全。为了规避风险,朱棣在帝国设立了两个中央行政机构。一旦北京被蒙古攻破,帝国还可以在迁都南京。
而到了崇祯的时候,这位皇帝由于他固执的性格,始终认为,作为大明王朝的天子,一定要维护帝国的尊严,决不能割地赔款,迁都更是一件十分丢脸的事。因此,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和清军虎视眈眈的时候,他选择了死亡,来保全自己最后的尊严。
假如,崇祯皇帝能够迁都南京,那么历史将会是另一种模样。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虽然将帝国的整个北部疆土搅了个底朝天,但是南方却并没有受到战争的侵害。崇祯皇帝,作为正统的天子,来到了南京。完全可以启动南京的行政班子,整合明王朝在南部的力量。即使不能够恢复北方疆土,也可以像东晋、南宋一样。由于崇祯皇帝,代表着正统皇权,即使北方陷入李自成或者清军的手里,广大的百姓心里可不会认可他们的统治。明王朝,在南方休养生息之后,挥师北伐,定会一呼百应。恐怕,也就没有清王朝什么事情了。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王朝的皇帝终其一朝,都在始终践行着这个祖训。相比于,晚清时期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它的确是一个让人值得敬佩的王朝!看完这段历史,大家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