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44章) 2024-05-05 05:32:03 王维托付给裴迪的两首诗,裴迪牢牢谨记在心。离开菩提寺后,裴迪忙凭记忆仔细誊写在了细麻纸上。为诗歌取题目时,裴迪破天荒地为第一首诗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特别长的题目——《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他想在题目中就告诉世人,王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第二首诗是送给他的,题目就相对简单,取名为《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裴迪赶回长安后,将这两首诗秘密传抄。渐渐的,街头巷尾悄悄传唱起了“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特别是唱到“再朝天”三个字时,受尽叛军暴行的长安百姓无不默默流泪。他们热切期盼大唐天子早日回到长安,将叛军驱逐出城,带领百姓重回那个繁花似锦的大唐盛世!王维这首诗,不仅在长安悄然传唱,也辗转传到了李隆基和李亨耳里。得知长安沦陷的噩耗后,李隆基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抵达蜀中,凭借蜀中的天堑险壑,再图大唐伟业。李隆基一行离开扶风后,紧赶慢赶,终于到了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南郊)。这是扼守川陕的咽喉,也是李隆基入蜀的重要节点。由于山势险峻,大散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这里翻越秦岭,进入嘉陵江上游,再沿江而下,就可直通蜀地。就在昨天,李隆基接见了李亨派来的使者,得知李亨已于7月12日(农历)在灵武(今宁夏银川)南门城楼举行登基仪式,自立为帝。登基后,李亨改年号为至德,将756年定为至德元年,推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并派使者前来向李隆基汇报此事。李隆基面无表情地看着使者,半晌无语,只是淡淡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此时此刻,李隆基掀起车帘,放眼望去,只见大散关群峰绵亘,古木森森,一条大河激流奔腾,一直通往没有尽头的远方,有一种道不尽的苍雄与悲凉。算起来,从712年登基为帝,到如今已经整整44个年头了!44年,几乎就是人的一生!44年来,他一直处在权力的巅峰。虽然巅峰只有一点点,容不得许多人站,那个站在巅峰的人,注定会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但是,权力就是那支一旦开弓就无法回头的箭。一旦拥有过至高无上的权力,品尝过权力的滋味,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如果硬是回到从前,那么,即便表面上可以伪装得很好,内心也一定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且永远难以愈合……见李隆基久久沉默不语,陈玄礼自然明白他心头不为人道的怅然和失落。他心思急转,让禁军人马短暂休整后,兵分六队,让其中一队担任前锋,速速通知剑南的地方官员前来接驾。果然,两天后,当李隆基一行抵达河池郡时,剑南节度副使崔圆已带着丰盛的粮食和人马前来迎驾。李隆基这才一扫脸上多日的阴霾,龙颜大悦,当即传令下去,将崔圆擢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可谓连升数级,官及宰相。也是在这个时候,李隆基从崔圆口中听说了雷海青的惨案以及王维为哀悼雷海青而写的那首诗。崔圆告诉李隆基这些,是想宽慰李隆基,让李隆基明白,虽然陈希烈等大唐臣子投降安禄山了,但像王维这样的臣子、雷海青这样的乐工,却是一心向着大唐的!放眼望去,无论是朝廷上下,还是大唐百姓,毕竟是忠于大唐的多,投降大燕的少,大唐完全可以收复失地,重现辉煌!李隆基自然明白崔圆的一番苦心,不过,让他五味杂陈、唏嘘不已的是,在长安沦陷的关键时刻、在雷海青被安禄山处以极刑之后,那个挺身而出、无畏发声的人,竟是一直不受他待见的王维!王维是哪一年科举及第的?是哪一年入朝为官的?这些年来,他当过哪些官?对于王维的过往,李隆基脑海中似乎模糊一片。或许,在王维刚入朝廷担任太乐丞时,他对王维是有过欣赏的。毕竟,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音乐天才,就像一颗夜空中璀璨的星,想不引人注意都难!但是,后来为何就不待见他了呢?是因为他和岐王走得太近,发生了“黄狮子舞”一案?是因为他一次一次拒绝玉真公主,践踏了皇家脸面?还是因为他动辄辞官,身上始终有一种不远不近的疏离和寡淡,让人觉得他内心并不真正认同朝廷以及他这个大唐天子……好像都是,好像又都不是,就像星光渐渐黯淡了下去,终于一片模糊,再也看不清楚。李隆基在心底叹了口气,久久注视着洛阳方向,感慨万千道:“从贼之臣,毁谤朝廷,如陈琳之檄曹操者多矣。王维、雷海青等忠烈之士,虽身陷敌营,却一心向唐,可歌可叹。”在崔圆的护送引导下,李隆基一行进入蜀中。虽然蜀道险峻艰难,但因为没了追兵的威胁和断粮的困扰,禁军官兵无不如释重负。在官兵眼里,险峻艰难的沿途风光也变得如此美丽。然而,对于李隆基来说,沿途风景都是虚设。每每想起沦陷的两京、亡故的爱妃以及自立为帝的李亨,他心里就一片空茫。只觉得一颗心无处安放,无处诉说,除了一声接一声的叹息,别无他法。(未完待续) 赞 (0) 相关推荐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26 NO.126 父子俩很快就在处罚投敌的叛臣张均.张垍兄弟一事上产生了分歧. 叛军占据洛阳.长安两京后,不少原唐朝官员都或主动或被迫地加入了叛军,成为伪燕朝的属官,其中最有名的是前宰相陈希烈.前河南尹达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344章:更为过分 第344章 更为过分 谢灵云并没告诉晴川省委秘书长乔兴,他已经到了锦都.入秋之后的锦都,夕照温柔.有那么一刻,谢灵云甚至想,假如自己只是来旅行一番,那也是人生的一次享受.可心头承载着千万压力的谢灵云,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