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儒家和釋家的“勞模”(勞動節)
孔子十二歲成孤兒,就要管一家人的生活,所以人生各種經驗都經歷過,放牛、放馬、放羊,收賬、收稅,他都幹過。“鄙事”是最低賤的事,其實是最高的學問。 所以這個人生啊,能夠多做鄙事是一種好的磨煉。現在我常說,我們這一代在臺灣長大的青年太享受了,理想很高,萬事不會,米麵怎麼來的也幾乎不知道了,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所以人生要多歷練才行。
——《列子臆說》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有位大宰問子貢說,孔夫子這位老師,真是聖人,他為什麼這樣淵博,樣樣都會?子貢當然捧自己的老師,他說,那當然!天生的聖人(等於現代說“他是當聖人的天才”),而且學問又淵博。
後來有人把他們的這段談話報告孔子,孔子聽了這個話就說,你們以為大宰真的瞭解我嗎?不然,因為我是孤兒出身,從小從艱難困苦中站起來的,貧賤中什麼事情都做過,人世間一切人情世故都通達了,所以對於人世間乃至下等的事都懂...
孔子這裡講的“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由此我們回過來看東西兩方面的文化,人類的歷史中凡是成大功、立大業、做大事的人,都是從艱苦中站起來的。而自艱苦中站出來的人,才懂得世故人情。所以對一個人的成就來說,有時候年輕多吃一點苦頭,多受一點曲折艱難,是件好事。
我經常感覺這二十多年在臺灣長大的這些青年們,大學畢業了,乃至研究所也畢業了,這二十多年中,從幼稚園一直到研究所,連一步路都不要走。在這麼好的環境中長大,學位是拿到了,但因為太幸福了,人就完蛋了,除了能念些書,又能夠做些什麼呢?人情世故不懂。
真正要成大功、立大業、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老實說,我們這老一代,比他們都行。為什麼?我們經歷過這一時代的大亂,今日的年輕人看都沒有看到過。逃難、餓飯、國破家亡的痛苦,更沒有經歷過;也許說在電影上看過,但那是坐在冷氣裡的沙發上看的。學問是要體驗來的。所以孔子的這句話,要特別注意。
——《論語別裁》
百丈禪師——中國佛教史上的大革命家。今天之所以有佛教,佛法能夠流傳,就靠馬祖百丈師徒二人建立了叢林制度,建立了禪堂,設立了百丈清規。百丈會下有四五百人。有四五百人跟著他修道。那規矩嚴得很。他老人家自己領頭做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你看看叢林制度,百丈清規,那真是了不起。個個都是自動自發,共有共用,同甘苦,共患難。任何事情,都是百丈自己帶頭。弟子們看不下去,勸他老人家不要做,我們來做。他不。後來,徒弟們把他的工具藏起來了,不讓他做工,不讓他種田。他就一天不吃飯。不要我做,我就不吃。徒弟們嚇死了,趕緊把工具拿出來。他老人家又跟大家一起工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們在社會上活了一輩子,貢獻了什麼給社會?光在那裡享受。然後,還有怨言。你看看百丈禪師的精神!
——《習禪錄影》
百丈創制叢林,最要緊的,便是改變比丘不自生產,專靠乞食為生的制度。原始的佛教戒律,比丘不可以耕田種植,恐怕傷生害命,那在印度某些地方,可以行得通,到了中國,素來重視農耕,這是萬萬行不通,而且更不能維持久遠的。所以百丈不顧別人的責難,毅然建立叢林制度,開墾山林農田,以自耕自食為主,以募化所得為副。耕種收穫,也如普通平民一樣,依照政府法令規定,還要完糧納稅,既不是特殊階級,也不是化外之民。
平日于專心一志修行求證佛法以外,每有農作或勞動的事情,便由僧值師(發號司儀者)宣佈,無論上下,就須一致參加勞動,遇到這種事情,叢林術語,便名為出坡,舊制叫作普請。出坡的時候,住持和尚,還須躬先領頭,為人表率,百丈禪師到了晚年,還自己操作不休,他的弟子們,過意不去,就偷偷地把他的農作工具藏了起來,他找不到工具,一天沒有出去工作,就一天不吃飯,所以禪門傳誦百丈高風,便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並且以此勉勵後世,由此可見他人格偉大的感召了,現代的虛雲和尚年屆一百二十歲,還是身體力行,終生奉此不變的。
——《禪宗與道家》
最好自己多做“苦役”,做勞動。你說,那我多拜幾次佛,那還不算勞動啊?多做一點為大家、為別人應該做的勞苦的事,勞其筋骨的事情。這個道理,就是古人的一句話:“勞者善心生”,一個人適當地勞役,慢慢就引起善心。所以孔子也說過,“小人閒居為不善”,自己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悠閒到極點,一天坐在那裡叫做修行,實際上變成了不好,就是“小人閒居為不善”,反是糟了。所以,這個時候,重點就是告訴你,要做很深的“懺悔”,同時要做一切的“苦役”,自己拿苦頭給自己吃。
——《禪秘要法講座》
“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
一個人環境好,什麼都安逸,就非常容易墮落。民族、國家也是這樣。所謂“憂患興邦”,艱難困苦中的民族,往往是站得起來的。
所以古代許多懂得為政的人,都善於運用“勞之”的原則,使得官吏、百姓沒有機會耽于逸樂。勞包括了勤勞、勞動、運動許多意義。所謂“君子勞心,小人勞力”。人在辛勞困苦的時候,對人生的體會較多,良善的心性容易發揮出來。
——《論語別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