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29章》怎样理解孔子指明的“为仁之方”?
6·29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博施:广施恩德。济众:救济众人。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病诸:为此感到遗憾。病,有所不足。诸,“之乎”的合音。譬:比喻。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对百姓广施恩惠,又能帮助民众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这哪里仅仅是仁呢?这一定是圣了!就连尧、舜都还为难以完全做到而感到遗憾呀!仁是什么呢?自己想要依正道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帮助别人依正道立身处世;自己想要通达正道,也要帮助别人通达正道。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可以说就是为仁的方法了。”
子贡所问,说明他对“仁”与“圣”有何区别还不清楚。孔子告诉子贡,“圣”是比“仁”更高远的境界,对百姓广施恩惠,又能帮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只有像尧舜那样居于高位而又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普通的君子则要更务实一些,能够拿身边的事打比方,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热心助人,这就是实践仁道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了。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从始至终贯穿于孔子学说的“道”是什么呢?学生曾参的理解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爱之道,曾子的概括,虽然不是孔子学说的全部,但却抓住了“为仁之方”这个道德实践的要害。
本章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说明仁的精神,在《卫灵公篇》第24章,孔子又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说明仁的精神。这两句话回答的是一个问题,就是君子如何践行仁爱之道。曾参深谙老师的思想,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概括为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
“忠”和“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所强调的是为人谋事要真心真意,全心全意,是真诚待人的精神。孔子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就是强调为仁的方法在于从自己做起,从眼下看得见的具体事例一步一步做起。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所强调的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是尊重他人的精神。“恕”,并不是无原则地妥协、退让、宽容、原谅,而是要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只要把别人当人看,把别人放在心上,人人都可以做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孔子强调“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总之,仁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爱人。爱人的起点就在于心里有别人,能推己及人。孔子告诉子贡,普通的君子践行仁道,不可好高骛远,“能近取譬”,也就是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就是“为仁之方”。
这里还要顺便说明,韩愈在《读墨子》中,把“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加以提炼,他说:“孔子泛爱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的泛爱众,是仁爱而非兼爱。韩愈此论,是混淆了墨家“兼爱”与儒家“仁爱”的区别。
附:
【原文】
6·29 子贡曰:“如有博施①于民而能济众②,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③其犹病诸④。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⑤,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博施:广施恩德。②济众:救济众人。③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④病诸:为此感到遗憾。病,有所不足。诸,“之乎”的合音。⑤譬:比喻。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对百姓广施恩惠,又能帮助民众过上好日子,怎么样?可以说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这哪里仅仅是仁呢?这一定是圣了!就连尧、舜都还为难以完全做到而感到遗憾呀!仁是什么呢?自己想要依正道在社会上立足,也要帮助别人依正道立身处世;自己想要通达正道,也要帮助别人通达正道。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可以说就是为仁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