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观察五受阴?(钵雲摩)

找个安静的地方,当然了最安静的地方莫过于心不放逸。心若不放逸无论处在何种地方都是安静的。也只有心达不放逸方才可以启用禅思更好的去观察五受阴,这是必须的也是任何正修行人如实做到的。所以,我们把能够如实做到心不放逸就叫做真实观,除此之外都不是真实观。譬如:你心还处于散乱、懈怠、放逸、欲贪,迷幻的状态所观察出来的五受阴悉皆为“出意语”(来自意识的生灭做作)。这样因出意语浮现出来的所谓讲解或观察,正修道人不喜去听去学去行。为什么?变易法的缘故,不是正说正思。所以,拥有如此观察而浮现出如此出意语的人,总是好于空洞说教,文理执取十分顽固。这样的人希望大家趁早远离。何故?无真实智亦。也就是根本没有修证而是凭借意识肆意思量出来的生死说。我们把这样的生死说教就称之为变易法(不真实的说教,属旁门左道论)。

进入禅思观察五受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可以在善思中正念摄受微细的意识流相趋向彻底的冥灭,可以建立正觉正观摄心一处直入三昧。更殊胜的在于可以彻底消除欲贪乃至过去世所造业劫一并消解。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功德呢?因为善法滋养的缘故、正念摄受的缘故,精勤修道的缘故。所以,只有在善法滋养中方才可以进入禅思。这样的善法就是如实观察五受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消除色患即无常、苦,是变易法。如何观察五受阴没有一个实体的我?五受阴中没有一个同于的我?五受阴中无有一个我的境界呢?这个非常重要,十分细致。必定启用禅思去观察五受阴,心必须处于恒常凝寂,无有散乱和懈怠乃至昏沉和游弋。也只有如此方才安住清净观,不作安住想。

观察五受阴,譬如观察色受阴。色为什么是无常的?是因为我们经历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后才发现的。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经历这样的无常,包括内在所有想念的无常、外在所有境相的无常,内外所有感觉的无常。我们通常把这样的无常当作是自己,也就是见色是我。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不明什么才是真正的无常?难道变化的变易的不稳的是无常么?当然不是。因为有一个观察和观察的人。即便不处于观察乃至不充当观察者,也还是处于无常的演绎当中。也就是说你本身就是无常,何苦通过观察得以浮现这种无常呢?然而恰恰相反,我们必须通过观察浮现自己本身无常方可看清他人的无常而不作所观无常想。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一个所谓的“我”就是色既无常相。既然是无常相而不明无常就是苦,既然是苦就是生死相,也就是必将趋向生死轮转。倘若认为自己是存在的,是存在於自己呢还是存在於外界?若存在於自己本身乃至所欲所思所想而以为是自己,那么这样的本身乃至所思所想迟早趋向老死变灭即趋向最终的苦。既然是变化的又哪来你认为自己是存在的呢?你的这个认为岂不是照样趋向无常之苦???更何况外界也是一样。即便内外也是一样。你找不到一个恒常的自己。倘若找不到一个恒常的自己而浮现所谓的观点悉皆假说。这样的假说是站不住脚的,更没必要用各种理论来搪塞自己的存在是真实的。如此说来,你认为自己是存在于自己的或存在於这个世界乃至存在于一切。那么,你的这种存在的想法也是趋向无常不稳定的。否则,你干嘛如此在乎自己是存在的呢?即便你认为自己是无常的变易的也是虚诳之说。何故?非真实语亦!

人若借助外相乃至自身相找不到自己,就会“本能”地借助想来找自己。这个由外在逐渐过渡到内在的状态就是受的显现即触受。有了触受便有想法。即便借助想还是找不到自己也会本能地回味由色、受,想运行状态中来寻找自己,这个重复回味的过程就是行的浮现。在行依然找不到真实的自己就会趋向识的状态继续找自己。当五受阴都无法找到一个真实的自己,就会趋向找不到自己的混沌状态。而这个状态已经在隐隐浮现,浮现于所有名色触受。这个运行的状态就是识的显现即无明本。至此,五受阴的确没有一个实体的我(非我)、相同於我的不同想法(不异我),无有一个实体於我的境界(不相在)。至此,五受阴是无常、是苦,是变易法真实不虚。也只有如此,我们才不离欲贪、不离取舍,不离病患。至于其中更加殊胜精妙的真实义,是属于《金刚上乘》法脉的密修内容,在这里钵雲摩就不再公开详尽阐述了。

总之,不弃不舍、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内不外,皆来自禅思大清净正观。我们把这种大清净正观称之为平等觉照,圆真之性。此圆真之性,为一乘妙说,大涅槃随顺觉。

(0)

相关推荐